考试作弊背后的这些法律常识你得知道

考试作弊背后的这些法律常识你得知道

00:00
02:36

“严禁作弊”这一概念似乎从学生时代开始逢考必提,在不少人印象中,考试作弊会被处分,可很少有人知道作弊和帮助作弊是违法的。


近日一则重磅新闻在教育圈炸开了锅,帮助专升本考生作弊,2名大学函授辅导班教师获刑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头版头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我们先回顾一下案情:王某、李某系某大学函授辅导班的教师。他们一直想通过提升业务能力,帮助考生提高成绩,进而为学校打响知名度以招揽生源,然而两人为达到目的却动起了歪脑筋,王某建立微信群拉考生入群,2016年在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和英语考试前和考试期间,暗示考生拍下试题上传至该微信群,待考生将试题上传后,他们二人再将试题答案传入群内,帮助考生作弊。


而某旅行社业主周某2年前做起了包车送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去考场的生意,为了更好的招揽生意,她建了两个微信群,将从王某建立的微信群中获得的试题转发至QQ群获得答案,再将答案上传至自己建立的微信群内,供考生作弊。


2018612日,法院对王某、李某、周某组织考试作弊案作出一审判决,三人分别被判处六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各处罚金1万元。


诚信考试,拒绝舞弊,否则,后果很严重。王某、李某在接受调查时称:帮助作弊,是为考生服务,让大家都通过考试,就业渠道也广阔一些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而如今法律意识淡薄者仍然有之,我们要明白,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维权意识,还要学法、守法,提升尽责履职意识!


那么此次事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到底触犯了哪些法律呢?


主要是《刑法修正案()》对《刑法》第284条新增的规定【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综上,我们要提醒大家,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一定要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得到,不能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甚至触犯法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