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满足感和攻击性】我们为什么忍不住互相伤害

002.【 满足感和攻击性】我们为什么忍不住互相伤害

00:00
14:21

了解家庭冲突的真相,是为了告别伤害,走向爱。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胡慎之。这一集我们来讲人的攻击性。


从心理动力学来讲,人人都有攻击性。



1. 攻击性,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内驱力。


人们的攻击性往往会释放在家人身上,因为攻击家人是相对安全的。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安全的时候人才有安全感。这里要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客体和客体关系。对婴儿来说,只要是满足他需求的人,或一切事物,都可以叫做客体。对儿童或成人来说,自己以外的人,都可以叫做客体。客体关系主要就是指人际关系,你和原始客体——主要的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就会成为你现实中的关系模式,简单一句话描述,你被对待的方式,会成为你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2.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有攻击性,因为他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这种攻击性没有被父母(尤其是妈妈)接纳的话,会造成很多问题。要么会压抑内化为对自己的攻击,要么就会慢慢变成一种补偿性的朝外的攻击。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好人,当你走近他们,感受他们时,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缺少激情。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活力被父母的攻击性压抑了。这样的人生命力不会太强。很多时候,攻击性是生命力的象征。


留意一下你的亲密关系,你们是打是亲骂是爱,是经常吵吵闹闹的那种关系呢,还是两个人感觉很压抑,如同一潭死水?如果是前一种,其实是不错的,因为认同打是亲骂是爱”更多地是在证明自己是安全的,或者被爱的。而彼此之间吵吵闹闹,反而能给你们带来激情;而后一种,两个人之间死气沉沉没有交流,那是很难受的,也有可能离婚也不远了,因为吵架也是在释放攻击性,释放出来了,就不会在内心里面攻击自己了。


有很多熊孩子和打架斗殴的叛逆少年,他们之所具有攻击性,恰恰是因为小时候被压抑了。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成年人和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其实这也与内在的攻击性有关。因为在游戏中可以过关斩将打怪物,充分释放他们的攻击性。


心理学家武志红和我的一次对话很有意思。他说自己大二期间,有一年半的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我表示对游戏不感兴趣。当时武志红开玩笑说:“老胡,你的游戏在人间。”虽是玩笑话,却折射出游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打游戏是一种释放攻击性的方式。


很多人感叹独生子女很难养,他们和父母之间发生冲突的几率,比过去的多子女家庭更高,原因就在于城市生活中,被分割在一个个格子间的孩子们,缺少足够的释放攻击性的团体性游戏活动。


在这里我想提醒年轻的父母,在孩子5岁以前,你们要学会做一个好的容器,接受孩子的攻击性。不要因为孩子偶尔发脾气摔东西或者冲你喊叫,就认为孩子大逆不道了,其实5岁以前的孩子只能从父母身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5岁以后他们慢慢开始社会化了,能从学习游戏中去升华这种攻击性了,对父母的攻击性就会减少。



3. 有时候人们释放攻击性,是为了与人连接。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她有施虐的倾向,和男友的关系很是纠缠不清。在访谈中,她告诉我,妈妈在她小时候,对待她的方式比较糟糕。


妈妈太忙了,家里又有弟弟妹妹。所以,大部分的时间,妈妈会把她放在固定的某个地方,然后,就去忙别的事情了。


一般情况下,她半天都不敢离开那个地方,


她说,到现在还经常回想起一个画面:自己三四岁的时候,一个人坐着,看着一样东西发呆好久,一坐就坐半天,要么就自己对自己说话。好不容易等到妈妈回来,还是觉得自己像个隐形人,妈妈不停地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时间理他。有时候,她有什么需要了,可能喊了好几声,妈妈都没能及时回应。所以,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自己不被妈妈重视。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她的妈妈一定会理她——比如在她犯错的时候,妈妈会走过来打她。那时候她会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犯了错,妈妈打骂是应该的,妈妈打得好,但是她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犯错,犯错让她兴奋,因为至少犯错的时候,妈妈就不再是隐性人了。


她的讲述比较平静,可是我能感受到,她的内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痛苦。


我要表达的是:一个经常忽略孩子的父母,跟孩子建立连接的方式,有可能是一种施虐的方式,不是爱。因为,只有在他打骂的时候,孩子才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跟父母之间是有连接的。当父母没有理睬他,他的言行对父母没有任何影响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特别虚空的感觉。


有没有一些时候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当你怎么做都没能让对方重视你的时候,会特别绝望?冷暴力,就是无视你,不做回应。


所以,我的这个来访者慢慢就会觉得,自己要和别人产生连接,方法就是对对方施虐。


施虐的过程,也是试探的过程。试探这个人会不会被我虐走?哪怕我对他不好,哪怕我虐他,他都能承受,那么这就是一个稳定的,不会离开我的人。


我的这个来访者,她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把男朋友乱打一气。看到对方生气,她会打得更凶了。


如果男友喊疼,她也会愧疚,可是愧疚的感觉太糟糕了,驱使她必须做出补偿的行为,而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补偿。所以,她反而会打得更凶,这是一种对男友、对自己恼羞成怒的感觉。


非常有趣的是,当对方没有任何反应时,她也会很愤怒,她说,“我弄不清楚为什么对方一点感觉都没有,连打他都没有任何反应。”


我让她去体会一下:“当对方不喊疼,表情很冷淡,也不做任何回应时,你体会到的是什么?”


她说,是一种恐慌,因为感觉自己似乎对对方没有任何的影响。


这种没有任何影响的感觉,就是没有连接的感觉。


所以说,只有当我们能影响对方,才能体会到一种自我的价值感。如果我们不能影响对方,我们会特别恐慌。



4. 婚姻中的攻击性,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其实,婚姻中的攻击性,往往与性的满足感有关。对婚姻中的男女来说,如果性得到满足,攻击性就会弱很多。所以,一个暴脾气的男人女人的背后,往往也是性没有被满足的。爱和恨是一体的,得到的爱多了,恨就少了,性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攻击性就会少很多。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是不是太偏颇,或太直接了。的确,婚姻中追求的满足感有很多种:包容、尊重、自由、爱等等。不过我想要说的是,不要忘了,性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性也是一种和他人链接的感觉,没有链接也是一种虚空。我知道,即便到了今天,很多朋友仍然是羞于谈性,认为性是一件羞耻的事,没有意识到性是一种很重要的满足感和跟对方链接的方式。


我们还应该明白一点,性首先是满足自己,而不是满足对方的。在很多家庭里,人们以为是性是满足对方的。尤其是很多女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觉得性生活是一种对丈夫的付出,甚至觉得是在伺候丈夫,很难从中找到满足的感觉。这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和有些男人对待性和女人的态度有关,他们甚至有可能会将女人物化,这会带给女人很不好的体验。




回顾一下:这一集,我讲了家庭中的攻击性和满足感,人有攻击性和追求满足感,这并不是坏事,这是一种很强大的行动的驱力。很多时候,攻击性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空间和边界,维护我们的尊严。同时,攻击性是可以升华的,比如运动挥发汗水,努力念书当学霸,工作中要业绩最好,或者要当大老板之类,这都是一种攻击性的升华。


获得满足感越多,攻击性越弱。当我们理解了,家庭中发生的各种攻击性事件,都是因为背后的不满足,缺少链接所导致,那么,我们就知道如何更加关注家人,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感受,创造更多的,和对方的链接和爱。


我是胡慎之,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你留言,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水问_sd

    胡老师您好,我总是忍不住怀疑自己,因此做事的动力也往往被自我怀疑消磨,而且很难坚持一件事,也就像您这一节课里所说,把攻击性朝向自己,而不能升华成学习或者工作等等的动力。我想知道,您对于走出这种困境,有什么具体有步骤的建议呢,非常感谢阅读和回复,

    子非鱼传媒 回复 @水问_sd: 你已经意识到了,改变就很容易发生了哈,加油

  • 1581857bvpi

    在认识男朋友以前,我从来就不会去攻击别人,从来都不会在别人面前哭,可我自从和他在一起,有了头一回放声大哭,在他面前,完全收不回来的那种,然后有了第一次大吵架,接着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吵架,经常生气,无论是朋友,陌生人,一触碰到我不舒服的地方,我就会去攻击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以至于自己一发不可收拾,完全无法控制情绪,这与我之前完全是相反的

    永巷人1314 回复 @1581857bvpi: 有了安全感,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了

  • 1506939sxoj

    我是一个从来没有什么攻击性的人,从小总被父母责骂,觉得自己确实是个无能的人,长大后离开家在被别人攻击的时候我也不会反抗,而是自己生闷气好久,总是自卑的想钻进泥土里。

    胡慎之 回复 @1506939sxoj: 自我否定,也是一种攻击性。当意识到问题的原因,改变也悄悄发生。

  • 为谁辛苦w谁忙

    我觉得是要做自己擅长的事,从中获取快乐和成就感,如果现在的工作或学习不顺利,要找改进的方法而不要自责或自我怀疑,任何人都有做不好的事。其实那些成功的人可能都经历过很多人的否定,但后来成功了,一个是路子对,一个是肯坚持。

    胡慎之 回复 @为谁辛苦w谁忙:

  • 卡了发呆

    攻击性内化的表现是什么?对自己的自残或是内心的高要求?我从这件课认识到攻击性并不是什么坏事,很多时候都是在找寻存在感,且这种攻击性可能是语言上的也可能是行动上的,但什么方法或是什么时机把控住攻击性,以防这种攻击性真的会极大的伤害别人

    做一个活着回来的少年 回复 @卡了发呆: 很棒啊,我也很想问这两个问题,攻击性的升华更像是社会化的渴望,或者说欲望。对外可能就是进取心,竞争意识。内化,真可能是高要求,没升华就是自残

  • 人生忽然而已

    讲的好

    胡慎之 回复 @人生忽然而已: 谢谢支持

  • 咿呀学语123

    压抑内化成为对自己的攻击,要不就弥补性的成为对外部的攻击,这两种心理我都有。

    咿呀学语123 回复 @咿呀学语123: 不满足,缺少链接,所以才释放攻击性。

  • 无法弥补的痛炯声

    我也是一个从小到大都一直在摆托受原生家庭的痛苦,从小到大性格不断的被父母压抑,不断的被说,骂,叫我什么事都得忍……硬是要把我的性格压榨成听话顺从……微微诺诺,什么事都得顺他,若有自己的想法,就被爆打,养成我现在一听到父母说话,我的手脚不停的在颤抖

    岁月_wow 回复 @无法弥补的痛炯声: 你比我好可怜,幸好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只是初中毕业以后经常被骂

  • 做一个活着回来的少年

    释放攻击性应该是寻求存在感的方式吧,只是方式更尖锐,更让人不舒服些。攻击性也是生命中必要的状态,全然没有攻击性就没有了生命力。但想问胡老师,攻击性内化是怎么理解?

    胡慎之 回复 @做一个活着回来的少年: 精神分析是这样的解释的:力比多会在不同阶段积聚在不同地方,驱使人去满足。当满足不了的时候就会成为攻击性。攻击性表现形式很多,对外/对内,积极意义/消极意义。

  • 小珍珠_if

    获得满足感越多,攻击性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