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在不停转动的轮子,他怕追不上知情者、传承者老去的速度,听不到他们的诉说;他怕来不及记录传统村落里的文化,它们就已被改变;他怕的太多,所以他从不敢懈怠,三十多个春节不曾回家。抢救东北文化遗产,是他终身不能舍弃的事业,他就是曹保明。
40年间,曹保明有 30多个春节都没有与家人同过,奔波在各个村落间,去探望那些村民和孤寡老人、老艺术家,挖掘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挖掘东北文化。这些年,曹保明共抢救保护了 88个传统村落,他带领志愿者写出了 15个村落的文本,几十部关于村落文化的书籍。而关于东北文化的专著,他也写了近百部。
曹保明说:“我放不下乡亲们,放不下村里面的人和事,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留住更多的村落文化。我觉得留住村落文化就是留住乡愁,乡愁是联想,是怀念,从小母亲就喜欢给我讲故事,讲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故事,我把这些故事扩大并融入到村落生活里去,听村民们讲,现在我又把这些故事讲给我儿子听,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因此乡愁也是一个个故事。我非常喜欢做这件事,因为我也喜欢讲故事和听别人讲故事。”
曹保明出版了《木屋村》《牛心套保村》《鹰屯》等几十部关于村落文化的书,他以自己的行动,把这些传统村落保护下来了,他是真正的村落守望者!
2015年4月初,吉林省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办公室等机构联合发起了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文化工程,对在册抗战老兵实行全覆盖寻访。曹保明带领 63名志愿者,在全省九个地区乡(镇)对两百多名抗战老兵进行了考察、调研、采访。调研期间,只要有一丝线索,曹保明都不辞劳苦前往采访,以获取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5月 1日,他冒着大雨前往老兵张林家时,老人的棺材都准备好了,曹保明含泪记录了老人的口述史……还有老兵王明,接受志愿者们采访十天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工程进行到后期,百分之八十的整理材料反馈回来时,曹保明才发现,原来这些“材料”(口述史)大部分是在老兵口述录音的基础上原封不动地交上来的,很多内容都一片混乱,在毫无顺序的述说原稿,根本无法阅读。这怎么行?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新组织,重新编辑,重新回炉。曹保明决定亲自动手,决不能放弃这批珍贵的遗产。他立刻带上这些“原始”的各式各样的口述初稿,买了一堆方便面,用麻袋背着,找了一家小旅店,他把手机一关,门一锁,就开始了奋战……遇到看不懂的口语、地名、番号,他就立刻打开手机直接询问采访者本人。这期间曹保明不断叫来志愿者,把实在“改”不了的稿退给他们,让他们重新去见老兵,去和老兵一一沟通,这种工作量简直无法计算……那些日夜,曹保明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一切都是为了老兵口述文化遗产的真实、科学、完整,而又具有文献和档案价值,经过两个星期的日夜奋战,《抗战老兵口述史》终于成稿。全书共记录了121名老兵的口述史,其中老兵陈同安、孙庭江还在 2015年 9月 3日应邀去北京参加了庆祝“ 9· 3”胜利阅兵式。
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这项工作,共召开了三次中期工程推进会,经过多次审稿、修订,最后完成。全书共上下两卷,上卷为“口述史”,下卷为工程的文件、工作图片和历史图片,共 60多万字, 1000多张图片。这部记录红色文化记忆的珍贵文本、重要文献,已交由吉林省档案局接收入档。
曹保明,已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每年要做几十场公益文化报告。曹保明说:“森林、村落、渔猎、冰雪,长白山下传承的所有文化,都是吉林省最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吉林理应拥有文化自信。我一生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守望吉林和东北的本土文化,留住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
已年近七十的曹保明,正在全面思考如何让大家更爱他生活的城市——长春。
爱长春这座城市,首先要对她的自然和历史特色进行宣传。现在很多人虽然生活在长春,但如果问他们为啥叫长春?他们并不知道,也就是说,他们对这座城市还并不了解。
长春是一本书,需要认真地读。为了让大家读懂长春这本书,曹保明正在创作《我是东北的孩子》,这部书将通过故事、歌谣、谚语、成语等多种表现形式,用孩子的口吻来讲述他是东北的孩子,长春的孩子。进而使长春,乃至东北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进入孩子的头脑,进入到校园。这部书将分5部,结合东北和长春的自然和历史,一件一件地讲起,诉说城市,这部书已经列入吉林省全民阅读丛书计划。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