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背影》|朱自清:为什么这个父亲感动了我们

第二十一讲.《背影》|朱自清:为什么这个父亲感动了我们

00:00
15:15

课本内外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关于《背影》,孙绍振先生讲过一段特别有道理的话:
经典总是历史的,理解经典文本,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回到历史的语境中去。不回到朱自清所处的历史语境,就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被父亲爬月台的姿态感动,自发性的感受只能是感到“不潇洒”“违反交通规则”。《背影》中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


的确,这其实也就是郦老师经常在讲古诗时强调的“知人论诗”的原因。只有讲明白、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说一首诗、一篇文章会是一部经典的作品。


知识拓展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郦师点拨 

这篇文章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这是作者把最真实情绪自然地呈现出来给读者,也是一种艺术的审美的流露。


因此,在刻画自己对于父亲情感的转变时,朱自清便选择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意象——那就是背影。


可以说,整个故事的讲述,始终是围绕着朦胧“背影”来构思、展开的,“背影”始终遮蔽着父亲的真实形象及其音容笑貌;这一种独特的构思使文章产生了模糊性、多义性和抒情性。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并不能够仅仅分析课文四次写到的背影,不要仅仅把眼光放在几个外在的细节上,还要去体会朱自清笔下所要表达的情愫。


而且,这篇文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对父亲形象的全新塑造。在古代,父亲形象始终是威严,甚至是神圣的;而这篇文章里父亲所留下的,却是他那略显笨拙、甚至有些潦倒的背影。


思考探究 

朱自清笔下这种父子间既纠结又冰释的情感,会让我们加深对亲情的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并得到心灵的真正成长。同学们也可以对和自己父母之间的情感写下一些所思所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