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在说到被动伤害概念时,我们的感觉是:身体是被物体侵犯了。比如你在走楼梯,快到平面时,突然脚下一踩空,摔了下去;你好好地端着一杯热茶,忽然身体碰到一个物件,热茶打翻,把自己的手烫伤了;你刚洗完手,这时电热水壶开了,你赶紧跑过去拔下电插头,结果被一阵电击打懵了……
这些不知觉的伤害,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被各种能量包围。一旦能量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身体的耐受水平,就会让身体受损。比如身体遇到热能时,就会被烫伤;身体遇到电能,就会被触电;当身体遇到机械能时,就是车祸的结果……
这样思路的转换,相信你会对伤害就有了更全面和高级的认识。那么,如何减少或者控制这些能量的释放,就是我们说的伤害预防。
在接下来的这些集里,我想和您分享跌落(跌倒)伤害话题。一共包括6节课程,分别从综述、高楼坠亡、平面跌倒、校园冲撞、和建立规则、环境建设等层面,和您聊聊这方面的常识。
【中国儿童跌落现状】
1. 一线医院的数据:今年4月份,一份来自浙江大学儿童医院的数据统计,说4月以来医院收治了34例儿童坠落,其中有4个孩子撒手人寰。30个孩子不同程度的受伤或者致残。医生们分析了原因:
①按地点来分,一是从阳台或者窗户摔到户外的致死率高。二是屋内有楼梯,尤其是环形楼梯,护栏的间隙问题,导致孩子坠落,致残率高;
②按年龄来看,超过80%的受伤孩子年龄在4到6岁,其次是2到3岁;
③按照看护情况来看:孩子发生意外时,70%的家里是有人的;30%的孩子是独自在家中。
2. 相关专业部门的数据:来自中国疾控中心2017年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3600名0-17岁儿童死于跌倒(跌落),它仅次于溺水和道路伤亡,排在中国儿童意外伤害里第三位。死于跌倒的男童是女童的1.8倍。而跌倒同时也是5-19岁人群第一伤害致残原因,是儿童医院急诊排位第一的受伤原因。
跌落通常分两种,一是从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的跌落,比如高空跌落;一是同一平面的跌倒。第一种情况发生在低幼的几率很高,致死率也高;第二种情况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因为普遍和反复发生,又多和年龄大一些,有自主社交活动能力的学生相关,造成的受伤对生活和学业都有影响,经济成本也很高。
1. 几乎所有的跌落意外都有这些共性特点,比如:
1)高处坠落40%以上发生在家里;
2)因跌落致死的孩子多数年龄段在0到5岁。受伤的部位多是头部。其中婴儿致死率最高。
3)受季节性的影响很小,寒暑假是高发期,尤其以暑期为主。
4)男孩的受伤比例要高于女孩。
5)是儿童意外伤害类别里,致残率最高的,且很可能因为跌倒发生其他二次伤害。
【危险因素分类归纳】
了解了跌落分类后,我们就要将注意力放在造成危险的原因上了:
【儿童自身因素】
1. 生长发育程度
2. 认知发育
3. 冒险行为/同伴/性别影响
4. 缺乏成人看护
【致伤物的因素】
1.消费品
1)比如说不安全的儿童家具
2)游乐设施
3)没有护栏的楼梯、高层建筑的窗户和阳台
4)运动产品
2. 娱乐场所
在中国,游乐场和操场是孩子们发生跌落的主要场所。且孩子自身缺乏防护装备和常识也有很大关系。从数据上看,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外孩子多在蹦床、秋千发生问题;我国的孩子多在跑步、打球等运动性项目上发生问题。
【环境因素】
1. 物理环境:居家建筑结构上的设计隐患,造成了问题。
2. 社会经济环境:这一点,你完全可以理解为看护者的有效看护效率。
【跌倒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过去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将本国儿童跌倒致死率降低了大约50%。那么这些经验也就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预防经验,在全球推广。比如上面说的立法取缔学步车的举措,安全带3点式5点式的设计等,都是有效措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是一个顺时针的路径。共4步:
1. 发生了什么问题,也就是评估现状
2. 原因是什么?确认危险因素
3. 找能避免的方法,制定和评估干预措施
4. 怎样去做?实施完成。
跌倒的预防干预,是教育重点。不同场景和环境,伤害成因和结果就不同。要针对性来讲。为此,我将在下几堂课里分别分享。
#远离儿童伤害,我在这里#
很应时实用的知识
张雨鼜 回复 @ZKZHxhq: *看
好像个性感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