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宁欣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宁欣老师的赠书。
大家好,我们在第一讲中提炼了五代十国的历史特征,也就是说给大家把五代十国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各个政权的构成、特点、由来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讲我想让大家从更大的地理环境以及局势的发展当中来看一下五代十国的历史特征。
政治和军事重心东移
不知大家是否熟悉五代十国的地图。与秦、隋、唐的地图相比,大家观察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秦到唐,统一全国或北方的中原王朝的都城基本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移动。统一王朝如秦的都城是咸阳(即长安),西汉的都城是长安,东汉的都城是洛阳,曹魏的都城是洛阳,取代曹魏的西晋都城也是洛阳,北魏的都城洛阳,隋的都城大兴(即长安),唐的都城长安。仅统一北方的王朝如前秦的都城长安,北魏的都城洛阳,北周的都城长安。
(秦朝(都咸阳即长安)、东汉(都洛阳)疆域图局部对比)
那么,我们再通过五代十国的地图,看看五代各朝都城的选址,与此前的王朝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北方的五代各朝,后梁都城为开封(汴州),继之的后唐选择了洛阳作为都城,但此后的后晋、后汉和后周又把都城重新选在开封。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都定都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回顾一下隋唐两朝,西京是指长安,东都则为洛阳。按照中国台湾著名学者严耕望的说法,隋唐时期的轴心是东西向,轴的两端即为长安和洛阳。那么,五代时期的开封是“东京”或“东都”,西京已经不是长安了,而是洛阳。如果轴心还是东西向的话,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心已经开始向东迁移了。当然,最后正式迁移到东北——今天的北京一带,则是在元朝建立后的公元1271年,此后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从大西北迁移到东北地区其实不仅仅是都城的选定,这个看似一瞬间所决定的事,前后经历了500多年的时间。我们这讲讨论的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在500多年的长河中只约占八分之一的时间,但却是不可或缺甚至是关键的八分之一。
清代学者赵翼云:“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大变局也。”很多人都看到了自唐中叶以后发生的变化,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指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这是在《论韩愈》一文中说。如果说陈寅恪先生的论断重点在中国历史内在的变化上,赵翼的“地气”说已经涉及到东北亚格局的大变动了。
(赵翼)
把这种变化归结为“地气”,赵翼则是第一人。但当我们理解和诠释这句话时,不要简单地归结为时运、气运等虚无缥缈的东西,而要具体分析。赵翼的论断其实告诉我们,古代中国的重心已经从秦始皇以来的西北逐渐向东北转移了,当然,主要是指政治和军事重心,经济重心南移主要是向东南移,是我们另外一讲的论题。
陈寅恪先生的经典之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是我们理解赵翼“地气”说的依据,也是我们把握五代都城变化与地气转移关系的依据。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那么,应该如何解释“地气”说呢?如何把握五代都城的变化和地气变迁的关系呢?
都城不离根据地
为什么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到唐中叶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心和中心都在西北呢?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兴起以后的社会,都城的选址是不一样的,重心和中心的判定应该以都城为核心。秦始皇建都咸阳,刘邦建立西汉,首都定在长安。此后虽然历史进行了大的分化、动荡,但是隋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历史以后,定都长安,唐朝继隋而起,仍然定都长安,这就是中国自秦到唐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心的核心地带,偏在西北。
为什么从秦始皇到唐高祖、唐太宗都把都城选在长安呢?为什么政治和军事的重心都要偏在西北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传统社会一个统治集团建立了王朝,要选择都城位置的时候,他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说经济条件要好,要易守难攻,交通要便利,估计大家主要考虑这些方面的优势。上述这些问题对一个统治集团选择都城确实很重要。但是就中国传统社会来讲,自秦到唐的统治者之所以选择关中,其实还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或者两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新建立的王朝,统治集团要考虑根据地问题,也就是他的起家之地。不管是秦始皇也好,还是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也好,关中都是他们的根据地,起家之地。因此一般把隋唐的统治者称为关陇集团。他们立足于关中,统治基础在关陇,这是第一个条件,看根据地在哪里。
西汉刘邦建都在长安,为什么东汉刘秀定都在洛阳而没有定在长安呢?从根据地的条件来看,就知道刘秀依靠的是河南地主集团的武装力量,所以他的根据地是在河南,关中不是他的根据地,所以他在选择都城的时候,根据地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如果再往下看,唐之后进入藩镇割据时期的五代。五代的第一个建立者后梁的朱温,他为什么定都开封呢?朱温降唐后,建立军功,被唐朝封为宣武军节度使,驻守汴州,这是他的根据地。五代除了后唐定都洛阳,其他的四个朝代都定都开封。整个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五代君主不属于关陇集团,所以关中不是他们的根据地。而结束五代的赵匡胤,包括后周郭威取代后汉都是从中央禁军起家,因此开封是他们的根据地、起家之地,因此后梁和北宋的都城都选定在开封,也可想见。
(赵匡胤)
东移带动东移
第二个条件也很重要,即这个政权或者国家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何方。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主要的威胁来自何方?主要来自北边。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游牧民族,通过一次一次波浪式的南下,对中原王朝,对以汉民族为核心的政权造成巨大威胁,甚至能够进入中原建立王朝。北方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五个少数民族,史称“五胡”,曾经使得整个中国南北地区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他们陆续进入中原地区,在北方建立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甚至统一了北方。像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都在北方实现了统一。后来蒙古族建立元朝和(满族)女真族建立的清朝,相继统一了整个中国。因此中原王朝最主要的威胁来自北方。这样就和中原地区的政权、中原地区的民众发生了很多频繁的交流、交往,当然很多时候是通过战争和掠夺的方式,也有可能是通婚、友好往来等交织在一起。
(五胡内迁)
由于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组织,使他们很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全民皆兵。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北方,为什么在唐中叶以前,这个重心都偏在西北呢?最早兴起的草原民族除匈奴来源尚未有定论,其他民族基本发展态势是在迁移中逐渐东移的三条线,即:偏西北的阿尔泰山的西线,呼伦贝尔草原的中线,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东线。北方草原民族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从山间到山下再进入漠北再进入漠南。他们南下的发展路线是:跨过阴山,进入河套,也就进入了整个中原王朝腹心地带。面对南下的草原骑兵,中原王朝已无屏障可恃。阴山不是很险峻,山头是圆浑的,骑兵很容易上去。而且阴山的各个山之间是有山口的,有水的时候是水,没水的时候是白色的砾石,号称“白道”,整个小的砾石一片白,可以通马队。因此如果北方草原民族的骑兵越过了阴山,中原王朝基本无险可守。而河套地区更是水草丰美之地,是草原民族向往的地方,尤其当气候转为寒冷期时,河套更是他们追逐的牧场。至少在唐中叶以前,主要的威胁来自于北方民族的偏西部地区,中原王朝很长时间里必须把政治和军事的重心放在西北。什么时候这种情况发生变化了?应该说从魏晋南北朝就开始了,但真正的变化是在唐中叶以后。因此,我们看到从鲜卑族南下起,北方草原民族的南下路线就开始向东移动了,进入到漠北,进入到漠南,跨过阴山,通过辽河中下游,进入内地。北方民族走向的改变,也是东北亚民族大格局的改变。从唐中叶以后,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也逐渐向东北方向转移。五代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大变动时期,五代都城的逐渐东移,也正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可以说北方草原民族发展的逐渐东移,以及逐渐兴起的东北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明显加大,引起中原王朝政治重心向东及东北移。如果往前追溯到隋朝,隋炀帝之所以不恤民力开凿大运河,还拐一个弯,修通济渠到涿州(今北京地区),也是为解决东北地区的战略问题。
(隋大运河示意图)
政治与军事重心转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唐中叶爆发的安史之乱,迫使唐王朝将原驻守西北的精锐部队悉数内调,边防空虚,青藏高原的吐蕃趁机占据了河西走廊,控制了天山南北,并对长安时有侵扰,中原王朝政治和军事重心的转移也势在必行。地气的转移不仅是指中原王朝重心的转移,也指东北民族的崛起,影响了此后一千多年的政治与军事格局。
两点不同
因此,五代政权的性质虽然仍属于统治北方的中原王朝,但与隋唐两朝至少有两点不同,一是西北地区的党项已经崛起,河西地区又有归义军节度使和甘州回鹘等割据势力;而东北地区前有河北藩镇的割据,后有活跃在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建国称帝,即辽国。辽国又利用中原王朝汴州集团与太原集团之间的矛盾,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割取了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又不断南下侵扰,对中原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中原王朝处于西北和东北地区割据势力与民族政权的包夹中,所控制区域明显内缩,政治和军事重心只能转移到汴州,守住中心,兼顾西北和东北,基本呈战略防御态势。这种格局发展到北宋时形成宋、西夏、辽三国并峙的局面。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
五代的君主还有一个特点,后唐、后晋、后汉的统治集团都是北方的沙陀人。沙陀族为西突厥别部,唐后期,崛起于代北(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称作代北是因为这个地区是唐朝代州北部及以北地区),沙陀人曾助唐镇压黄巢起义,势力渐强,接受了唐朝的封号,成为盘踞代北的割据势力。后唐、后晋、后汉都是从太原起家,南下与开封势力争夺中原,最后取而代之,汴州集团屡败于太原集团,其实与契丹(辽)的兴起有密切关系,如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就是以割让幽云十六州的代价换取了契丹支持,从而南下灭亡后唐的;而后晋又是直接亡于契丹之手;后周之所以取代后汉,赵匡胤之所以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都是以率大军征辽为名,途中拥兵自立,返回开封后称帝建国的。太原集团与汴州集团的争夺,贯穿于整个五代,直到后周建国,留守太原的刘崇也自立为帝,但南强北弱,后周时期的太原集团已经不具备南下与汴州集团争夺中原的实力了,太原残余势力北汉只能臣服于日益强大的辽国羽翼下,伺机南侵,但基本无功而返。宋太宗979年灭掉盘踞太原的北汉,最终结束了太原集团与汴州集团的中原之争。北方地区争夺的主要战场随着辽国的崛起实际已经向东北方向转移了。因此,五代政权的更迭,不仅和太原集团与汴州集团的争夺有关,也与北方诸民族的动向有密切关系。
此外,五代都城的变迁也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格局的变动。这点希望大家结合后面的几讲进行思考。
(宋灭北汉)
第二讲复习课
你好!宁欣老师的第二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从秦到唐,统一全国或北方的王朝,都城无外乎长安或者洛阳。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他都以开封为都城。政治、军事重心开始向东迁移,到元朝正式迁移到今北京一带,此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
古代中国政治、军事重心从西北逐渐向东北转移。其原因与都城的选位有很大关系。选择都城除了经济条件好、易守难攻、交通便利等条件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都城要接近统治集团的根据地。秦、隋、唐,起家之地都在关中,自然选择长安为都城。五代君主主要以太原或者汴州为根据地,因此都城选址都较偏向东方。这表明当时整个政治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
第二,威胁中原王朝的北方游牧民族从西北转向了东北。唐中叶以前,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偏西部地区的民族。唐中叶以后,北方草原民族的南下路线开始向东移动,中原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也逐渐向东北方向转移。五代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大变动时期,都城逐渐东移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据河西走廊,控制了天山南北,中原王朝政治、军事重心的转移也势在必行。
五代政权虽仍属于统治北方的中原王朝,但与隋唐两朝相比,所控制的区域明显内缩,受到西北和东北地区割据势力与民族政权的包夹,政治、军事重心只能转移到汴州,守住中心,兼顾西北和东北,基本呈战略防御态势。这种格局发展到北宋时形成宋、西夏、辽三国并峙的局面。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水平回归
先生别打屁股 回复 @汀雨鸥: +1
宁老师是继胡老师后 这个节目真正体现水平的老师 赞的同时 为汉唐历史而悲哀
喜欢宁老师讲的课,特别有趣,不只是讲一时一地的历史,而且从一个大的格局来讲五代十国,更让人印象深刻,也特别吸引人,期待宁老师接下来的课程。
恩,宁老师讲的好,隋唐应该重讲,隋唐这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讲的太糙了
对照隋唐讲课的老师,五代十国短短的历史,老师能讲出大观点,举例实证又丰满,让人信服。一定要手动点赞
水平回归,宁老师讲的很好,格局大,兼顾具体事实,简单清晰。
老师讲的真好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大熊的姐姐_ij: 谢谢支持~
宁老师的声音听了就让人信服,我已经好几天不愿意听了,好在实力回归
秦八里 回复 @艾总爱喝茶: +1,卡在那个诗朗诵的廖老师,好几天没听,后来我直接关了声音看文稿了
宁老师大处着眼,廖老师小处着手。内容侧重点不同而已。如果宁老师的声音有廖老师的甜美,廖老师的重音稍微纠纠偏,那就两全其美了。听了后面别的专家,比如讲清史的,不知大家作何评论。节目策划者肯定是要老师们各有千秋的。
宁老师水平确实高,比讲唐朝的那个对着论文念的强太多了
先生别打屁股 回复 @tmar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