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你好,我是付小平,欢迎来到我的喜马课堂。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孩子喜欢欺负别人该怎么办的问题,这节课我就来讲讲另一个相关的话题,那就是如果你家孩子被别人欺负了,究竟怎么办。
每当孩子被别人欺负后,很多家长都会纠结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是让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是亲自上阵好好教育一下欺负他的小朋友?更有甚者,最后还由孩子之间的“儿戏”演变为家长之间的“大战”。
庆幸的是,很多家长觉得这些做法都不是最好的。那么,遇到自己孩子被别人欺负的情况,我们究竟怎样处理更为恰当呢?
第一,家长要淡定,被欺负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对于孩子是否被别人欺负,家长首先要确定“欺负”这个词,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判断。有时候孩子并不认为这是欺负。很多小朋友在玩游戏或争抢玩具等活动中发生的无意的打人行为,或者他们模仿动画片中互相打斗的行为,并不能严格算作欺负,不要按照成人的判断随便给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
假如碰到真正被欺负,那么我想说的是,孩子对社会的判断是通过生活来学习的,在与同伴玩的过程中,可能大家都守规则,也可能会有孩子想破坏规矩甚至用强权来争取更多的机会。不管遇到哪种情况,这都是孩子的学习过程,也是孩子的社会化过程。
孩子生下来以后,就一直在我们的万般呵护中,这个时候孩子的世界只有真、善、美。但是现实社会中,除了真、善、美以外,还会有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
被欺负的经历,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会保护自己的机会。我们让他自己去探究下一次怎么做才会不被欺负,再碰到欺负他的人,他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当孩子受欺负后,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倾听他内心的感受,舒缓他的情绪,引导他自己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怎么避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
第二,感同身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面对孩子被欺负时的情绪,家长首先需要感同身受,接纳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家长的温暖和抚慰,就会很快平复自己的情绪。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骂孩子。当孩子被欺负后,部分家长喜欢用“没出息”、“活该”等字眼训斥自己的孩子。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情绪释放,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有一天,我家二宝小雨放学后在小区玩,突然被一个小朋友追着打。怎么打起来的,我们大人都没看到。当我看到的时候,那个孩子正用手劈头盖脸地打他。
刚开始,我以为他们也就闹着玩一下,没有干预,同时也想看看小雨会如何处理。他马上用胳膊挡住自己的头,既不还手也不跑,更没哭。我看那个孩子还没停手的意思,似乎越来越凶的样子,于是就大声喊道:“不许打架!”
在其他小朋友的拉扯下,那个孩子终于住手。我赶紧让小雨离开现场,先表扬他很勇敢,然后问他受伤没有。他说没事,还把胳膊亮出来给我看,发现确实没有受一点伤。
后来,我问他怎么没有想到还手呢。他告诉我:“爸爸,他太厉害了,我打不过。”我又问,那为什么不走呢。他说后面就是墙壁,我也没法跑。
我赶紧把孩子揽在怀里,轻轻地对他说:“下次,你可以大声对他说,不许打人!”小雨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下次应该如何应对。过了一会,他又开心地跑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了。
有了这次经历,我发现小雨已经逐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了。当他再次遇到比较逞强的小伙伴想动手的时候,就会大吼一声:“不许打人!”很多时候,对方听到小雨的怒吼,反倒会吓得溜之大吉。
当然,也有个别小朋友是不吃这一套的,不管怎么吓唬,还是会勇往直前。如果遇到这样的小伙伴,小雨就会采用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以后也会逐渐远离这个小朋友。
当孩子受到别人的欺负之后,内心一定很难受,也会觉得很委屈,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任何人的不良情绪,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管道进行发泄的。
第三,循序渐进,让孩子远离“小霸王”。
如果孩子遇到总是喜欢动手的玩伴,我们就尽量让孩子少跟他玩或不跟他玩,去找一些容易跟自己孩子玩到一起的玩伴。如果不能一下子断绝,也可以减少跟对方玩的频率。当孩子找到更合得来的玩伴后,就会逐渐远离他的。
伊伊曾经有一个同龄好伙伴,是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因为都是小女孩,刚开始的时候,她们很喜欢在一起玩,不是在我家,就是在她家。由于那个孩子比伊伊稍大几个月,一起玩的时候,她总是喜欢对伊伊发号施令。
当这个孩子四岁多的时候,逐渐出现喜欢打人的倾向。跟伊伊在一起的时候,只要伊伊稍稍不听她的,就会大声呵斥伊伊,有时候甚至还出手打她。
伊伊每次跟她玩过之后,都会跟我们告状,一五一十地描述她是如何欺负自己的。刚开始,我们也没有太当回事,以为是伊伊夸大其词的。
但通过几次在我们家发生的情况来观察,我确实发现那个孩子喜欢争强好胜、动手动脚。
后来,当伊伊向我们告状的时候,我和伊伊妈妈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孩子,每个人的个性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就是喜欢占别人便宜或者欺负别人,爸爸妈妈不能随便教育其他小朋友。如果自己觉得跟别人合不来,不跟她玩就是最好的选择,远离这样的小伙伴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从那以后,我们也开始限制伊伊主动去这个小朋友家里玩,但是不限制这个小朋友到我家来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我们尽量不干涉,即使她们吵架,即使伊伊被欺负。玩耍结束以后,我们会跟伊伊聊聊想法,谈谈这个小朋友和她的其他朋友的区别,让她自己考虑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跟这个小朋友相处。
通过引导,伊伊自己开始意识到这个小朋友不是真正的好朋友。到后来,伊伊主动拒绝跟她一起玩。即使她来我们家,伊伊也爱理不理。一段时间以后,伊伊就很少再和她一起玩。
第四,不要培养孩子的报复心理,学会保护自己才是王道。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就会感觉孩子吃亏,替孩子忿忿不平。于是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些家长就怂恿自己的孩子动手回击,最好全部打回来。更有甚者,家长亲自上阵帮孩子还击,非把对方搞得皮青脸肿才肯罢休。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受伤,也总是喜欢代替孩子去解决本该由孩子面对的问题。然而,我们完全不需要培养孩子的报复心理。即使别人家的孩子喜欢欺负别人,也不要鼓励或默许自己的孩子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进行报复。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你家孩子真的遇到一个喜欢欺负别人的“小霸王”,孩子打回去的后果通常会被那个“小霸王”再次还击,很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命能量,更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面对,也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事情。“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在不断的经历和磨炼中,孩子的内心才会变得更强大,自我保护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当然,有些过激的情况下,大人的适当保护(让自己的孩子免于挨打,但不要打别人的孩子)或适当干预(阻止自己的孩子打人)也是必要的,但尽量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
我们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更不可能让孩子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既然如此,与其抱怨和指责别人的不是,不如教孩子面对暴力如何保护自己。比如,平时走路的时候就要昂首挺胸、精气神十足,被人欺负的时候要从容淡定、不要自乱阵脚。同时通过怒目圆睁、横眉冷对等方式,让对方知道自己很生气了,甚至斩钉截铁地告诉对方“不能打人”、“我很生气”。实在不行就教孩子走为上计、暂时脱离危险的环境。
当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虽然无法完全排除所有风险,但至少能够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以上就是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孩子被打了,记住一个基本的原则:不埋怨孩子、不做过多干涉,具体事情具体分析。[n1]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生长出保护自己的能力。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期待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期见!
[n1]老师能不能一句话总结一下这一课的内容呢?我总结了一下,可能不太对。
总结:语言制止,语言无法制止就逃走。感觉很怂包耶。
1:自我保护自己!打不过去,就跑!2:别先打人,也不能被人打!3走路自信,被打要淡定!不埋怨,不过多干涉,多经历多磨练,会自己成长勇敢面对!
能打回去,再打就大声说,不许打人! 面对暴力自我保护!淡定!走路自信! 被人打不责备她!
不是完全同意。
付小平博士 回复 @瑞阔宝OmniBook笔记宝: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根据自己的理念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