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听众:哲学研究者、爱好者,真理的探索者
主要内容:
阴阳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二)
纪由
三十二个字既然是解剖阴、阳排列组合总法则的公式,首先谈一下这个公式的根据和内在联系是必要的。
可以看成是对八卦图的文字注释,八卦图的中心是阴阳鱼(太极),周围都是两两相对,这个中心就是最后的一句:“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外围中的八卦,包括乾卦和坤卦与中间的太极相比较又属相对的阴或阳,其余六卦与乾、坤相比较,阴都低于坤,阳又都低于乾,低于坤的阴就是阴为阴中阳,低于乾的阳就是阳为阳中阴。包括太极本身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图中两个鱼眼对这种情况表示得非常形象,由八卦图引出的六十四卦,对这种情况不过是表达得更细,八卦图只是个平面图,并且是最概括性的抽象,它不可能在乾卦中的阳再划出阳中阴,也不可能在坤卦中再划出阴中阳,因为它是宇宙全息的缩影,乾当然也不就是狭义的天,坤也不就是狭义的地,因为是个图,特别是当后来人们对图进行注释时,因慧根(悟性)各异,难免被曲解。如用水或火来作为阴阳征兆时,只是在特定场就一般现象的概率讲的,这一点又往往被人忽略,把征兆理解成等同。征兆是在特定场中两种相关现象相比较,以场作为中性参照系时所呈现的象征阳性或阴性反应。如果忽略这个事实,虽然在阴阳理论发展过程中对表里、寒热、虚实等对应现象,都指明了偏阴或偏阳的概率,并用阴阳中还有阴阳加以补充,但都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表述。三十二个字则可以完全避免上述的误解。它不仅适应宏观现象,也适应微观现象。只要对这三十二个字反复进行推敲,宇宙全息的阴阳现象,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都将一览无余。如果把八卦图中的太极看成是整个宇宙的中心,(诸作用力的平衡点,真阴对真阳)把乾卦看成是白洞,坤卦看成是黑洞,仍符合:“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的表述。
从阴阳互根的角度去理解,“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已经不言自明,但如果只是理解了阴阳互根,一切现象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那为什么还要加上前面的:“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有阴,”以及后面的:“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前后各两句虽然都是因阴阳互根引起的。但只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并不能表述阴阳交感中体现出的全部本性。古典阴阳学中最早只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消阳亢,阳消阴散,”关于阴阳本性互根的表述,并无三十二字中的前后两句。缺点是既不能反应任何具体的阴阳都只能是在比较中定性,也不能反应如何鉴别阴阳的纯度。当运用阴阳原理来探索客观现象时,也就无法给出明确的指导。
中和体本身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导体,又是绝缘体,这在第一部分中已经讲到。这种绝缘性能,使只有两性的宇宙,因纯度不同,比例不同,排列方式不同,出现了复杂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使相邻的结构,保持着阴阳差。因为我们所处的场是阳性场,任何相对稳定的结构都是把阳性排在表层。由元素到分子,大分子、蛋白质、细包、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生物群体到人类社会。只要有一种结构就有一种相应的中和体,这种本性无处不在。因此,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时,如果不先确定一个中性标准,就无法作出明确回答。用不同标准,得出的同样结论,其本质往往并不一致。“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就是对这种极为复杂的现象,指出同名而异是,同是而异名的误差,关键是决定中性参照系的标准。它比用相对性,比较性这些大家更熟悉的用语,更为形象和明确。因为万象都是由阴阳两种根本元素组合的,故万象均有上述属性。
三十二字口诀中最后两句“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不仅明确指出了,鉴别真阴或真阳,只能在同类中优选,压倒一切阴的阴才是真阴;压倒一切阳的阳才是真阳。真的标准是冠军,不能用阴来鉴别阳的真伪程度,也不能用阳来鉴别阴的真假程度。只有把三十二个字全部揭示出来,才能对阴阳排列组合的宇宙诸现象,找出一个完整、形象又是简单和全面的表述。
本文选自《阴阳初探》(1996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赵朴初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