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和商鞅变法
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战国时代的特点: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列国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残酷。
为了在这个日益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变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成果最显著、对历史影响最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我们将分成三个问题来讲述:
1. 秦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2. 商鞅是个怎样的人?
3. 他是如果在秦国推行他的改革措施的?
首先我们要简单的介绍一下秦国这个国家
秦国在西周的分封国里,属于典型的“后起之秀”,一直到西周末年,秦才做为一个诸侯国在西周的版图上正式出现。
在西周末年的动乱中,秦襄公和入侵镐京的犬戎作战,并且护送周平王东迁。周平王就正式封秦襄公为诸侯,并且把被犬戎占领的西周的故地都赐给了秦人,令秦人“自取之”。
此后百余年的时间,秦人主要致力于驱赶西戎各族,在关中地区站稳脚跟。在秦穆公在位时(前659—前621年)秦国一度很强大,试图参与中原大国的争霸活动,也取得过一些进展。
但是秦国地处偏僻,又长期和戎族打交道,所以秦国在列国中,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它的东方又有强大的晋国这只拦路虎,很难向中原发展,所以秦国一直被东方国家看做是和夷狄一样的封闭而又落后的国家。
公元前361年,时年21岁的秦孝公即位,这是一位很有抱负的君主,力图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但是由于秦国人才凋零,秦孝公就向天下发出求贤令,以高官厚禄为条件,征召治国人才。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商鞅来到了秦国。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商鞅这个人
商鞅本名公孙鞅,是卫国的贵族,所以又被称作卫鞅。后来他在秦国因为变法立功而得到了一块叫“商”的封地(今陕西商洛),所以被称为商鞅。
他是法家学派的信奉者,相信严刑峻法可以使国家富强。但是卫国是个弱小的国家,不能为他提供建功立业的平台。
于是他就到了魏国,成为魏国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很赏识商鞅的才干,还没来得及举荐商鞅,自己却得了重病。魏惠王来探视的时候,公叔痤就推荐了商鞅,说他“年虽少,有奇才”,认为魏惠王可以把国家托付给商鞅。魏惠王不置可否。公叔痤接着说:您要是不想用他,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其他国家去。魏惠王觉得这是公叔痤病重时的胡言乱语,越发不肯相信。他走后,公叔痤劝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很从容的说: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重用我,也肯定不会听您的话杀我。
后来,商鞅听说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就来到了秦国。秦孝公连续召见了商鞅四次,前三次商鞅为了试探秦孝公的诚意,故意和他说些古代帝王治国之术,孝公听得昏昏欲睡。
直到第四次,商鞅和他说“强国之术”,也就是法家的治国理论,这才对了孝公的胃口,居然和商鞅连着说了好几天都不知疲倦。秦孝公由此认定商鞅正是他需要的人才,便委以重任,在秦国实行变法改革。
下边,我们就来看一看,商鞅是用什么办法让秦国强大起来的
对于秦国来说,商鞅是个外国人,在当地毫无根基,很多旧贵族都看不起他,不肯支持他的改革。
商鞅知道,自己首先要树立权威,取得信任。做为法家的信徒,他知道法令必须有权威性,令行禁止,言出必行,否则就是形同虚设。
商鞅想了个办法:他让人在秦国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觉得不可思议,谁都不敢去搬。后来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就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果然得到了赏金。
这就是著名的“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用这个办法在秦国的民众中树立了威信,随之就开始颁布新的法令。
首先,商鞅奖励耕战。
在七雄兼并的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至关重要,军事力量又植根于国家的经济基础当中,而当时政府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商鞅发布法令,明确保护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并且规定:凡是在致力于农耕和纺织,给政府上缴赋税多的人,政府免除他的劳役负担,作为奖励。而如果从事手工业和商业导致破产贫穷,政府就要把他和家人都罚做官府的奴婢。这样就可以防止商业对农业的冲击,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政府的财政收入。
同时,商鞅花大力气奖励军功。他为秦国制定了二十等爵位制度,爵位的高低对应着不同的政治、经济特权。而对于秦人来说,要想获得高的爵位,主要的途径就是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这就对壮大秦国的军事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那些旧贵族来说,他们过去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统和出身垄断和把持政治权力,现在也要和平民百姓一样立军功才可以获得政治地位。这当然会招致他们的怨恨。
商鞅的法令中,还有一类,属于对民众的控制。
商鞅变法的着眼点完全在于秦国的强大,所以必须要求民众的绝对服从,不得反抗。他把民众按照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的单位编定起来,互相监视,实行连坐法。如果你的邻居犯法而你告发了他们,就和在战场上杀敌一样受赏赐,反之,如果你包庇犯法的邻居,就和在战场上投降敌人一样以酷刑处死。
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就是说,治理国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也不必事事都效法古代。而当时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儒家偏偏喜欢用理想中的古代社会来非议当代,这在商鞅看来是不利于他的改革,也不利于秦国的强大的,所以他下令焚烧儒家的经典,打击复古思潮。秦国的民众就成为了政府赋税的来源和战场上的兵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令,不能有独立的思想。
在法家的设计中,国君应该是独掌大权的人,也是法令的制定者。而以前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度则把对地方的控制权分散到了诸侯国君的手里,商鞅在秦国废除了分封制度,在全国推行一种新制度—县制。他把全国分成三十一个县,每个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令是一县之长,县丞和县尉分别执掌民政和军事,这些官员不同于以前的贵族,而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拔出来的职业官僚,都由国君来任免。这就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的雏形,这种制度后来被秦朝在全国推行,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商鞅在秦国主政十年,秦国的国力迅猛增长,对外作战也节节获胜,为最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商鞅却招致贵族们的仇恨。他们用秦太子做挡箭牌来反对变法,结果导致太子触犯了法律。
商鞅说:法令不能施行,都是因为上边的人犯法。但是又不能处罚太子,于是商鞅就把太子的两个老师处以刑罚,以示惩戒。公元前338年,商鞅变法最坚强的后盾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有人告发商鞅要谋反,商鞅只好逃亡。在途中他想投宿客栈,但是客栈的主人说:按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人是要治罪的。
商鞅无奈,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最后被秦惠文王杀死,尸体还被车裂示众。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使秦国迅速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最终得以完成统一。
即使是对他恨之入骨的秦惠文王,在商鞅死后也并没有废除他的新法,而是继续推行。
但是商鞅本人却遭到了身败名裂的下场。那么他到底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请你思考的问题。
在下一讲中,我们要了解的是秦国崛起之后在对外兼并过程中的一场关键战役—长平之战。
成功者!
成功者
同意楼下
讲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