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王维的入画入境《山居秋暝》陈格诵读版

第五课王维的入画入境《山居秋暝》陈格诵读版

00:00
00:39

第五课  王维的“入画入境”

——《山居秋暝》里的画面感


  王维的是诗人里最会画画的,是画家里最会写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就是他。文字原来可以画画!声音可以画画吗?

 

精读作品:山居秋暝/唐 王维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     

                  居的人。 

08
锦囊妙计:“色 、速、 调、 量”

色:音色   ---------------------

速:语速   ------------ ---------

调:语调   ------------ -- -------

量:音量   -----------------------

当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这些文字,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

文字原来可以画画!声音可以画画吗?当然可以!就用四支笔:“色 、速、 调 、量”。声音如何塑造画面感、形象感呢?

1.用音色画画。发明汉语言的祖先很有智慧,汉语的读音本就带有形象特征。“暖”“柔”“羊”“糯”“棉”“软”,有没有柔软的感觉?“炮”、“枪”“刀”“杀”“砍”“愤恨”有没有铿锵和喷发的态势?“飘”、“飞”“荡漾”有没有轻飘、曳动的感觉?

因此,“空山”的“空”,“明月”的“明”,自带空灵澄澈,音色明亮,语调稍高,情感恬淡。而有的时候,音色要调的暗暗的。

诵读小实验

1.下面这句话,请用不同的音色来读读看?

天,越来越黑了,小路上静悄悄的。天空被越来越厚的乌云笼罩,仿佛一场大雨就要倾泻而下。

首先,用明亮的音色试试看---要求声音清脆响亮。

然后,用暗沉的音色在试试---要求声音宽厚低沉。

你觉得哪种更好呢?

2.用“语速”画画:推荐“顿音∨∨和拖音

语速有快有慢,可以表达不同的感觉,但,快慢是个不好理解的概念,短 的,可以用“顿”,长的,可以用“拖”

比如“随意春芳歇”的“歇”,“王孙自可留”的“留”,一个是短暂的顿,一个是绵长的拖,小歇和长留就表现出来了。

停连也可以表现语速,如《山居秋暝》中,“莲动下渔舟”中的“动”字。为了表现“动”的突出感。在“动”字后做个较长的停顿,莲叶突然跳跃的感觉就出来了。

同样一个诗句,我们用不同的停连,试试效果吧!

第一种:

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种:

黄河远上 ∨∨  白云间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3.用语调或字调的变化来画画↗↘

“清泉石上流”中“流”字,水的动感,用不同的语调造成甩摆、扬起、滑落的动态感,使人们眼前出现流水的画面。

下面的这句话,分别用向上或者向下的语调来读,试试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这真的是特别的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令人匪夷所思!

4.用“音量”画画。

下面的两句话,分别用较大的音量和较小的音量来读,试试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然后得出结论:

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偷偷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较大的音量——说明你说话的对象离你远,而人数很多

较小的音量——说明你说话的对象离你很近,且人数少

0001 文史小贴士

初秋的黄昏,一个艺术家行走于山间,随手写了这样一篇小小的“游记”,竟成了首屈一指的山水名篇,真是了不起!诗情画意中,我们看到了王维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跟着他到了千年前的那片小山林,诗人与洗衣姑娘已不在,但那泉,那松,那月,那山却依旧-----感谢王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