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之眼》央美首映,徐冰凭这部“监控”电影再获瓦尔达影像奖 -
北京。6月25日,第六届瓦尔达影像奖颁奖典礼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艺术家徐冰凭其导演的首部剧情故事长片《蜻蜓之眼》获得2018年的特别关注人物奖。导演安东尼·拉默里纳拉(Anthony LaMolinara)为其颁奖。
▲颁奖现场
“我很钦佩这位电影人的能力,使用来自于各处的监控摄像头的视角,构建了一个故事和一个剧本,并将其运用得神秘迷人而且非常有趣,祝贺徐冰!”瓦尔达影像奖的创立人,现年90岁,刚刚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法国电影导演、艺术家阿涅斯·瓦尔达通过视频向徐冰表示祝贺。这部电影也在2017年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国际影片人奖一等奖。
“我们的创作能量其实应该不是来自于艺术系统或电影系统本身,而应该来自于这个世界或者中国社会,现成的能量给我们补充了新的思想和动力。”徐冰在获奖感言中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得过一个中央美术学院的奖,学生创作竞赛一等奖,是我刻的那些小小的黑白木刻,下个月21号在尤伦斯的回顾展会有这部分的呈现。这是第二次在中央美术学院获奖,当时那些作品虽然形式上和材料上与今天的《蜻蜓之眼》不同,但一个艺术家内在创作的方法也好,不断完善自己封闭的艺术系统也好,作品之间是有相互关系的。其实大家可以从中发现艺术家是怎么思考的,创作灵感是怎么获取的。”
▲ 电影《蜻蜓之眼》中的“龙标”,图片来源:TANC
这部完全由来自公共渠道的监控视频片段构成的影片,来自11000小时的素材,徐冰和他的团队从中选取可用片段,并赋予它们连贯的故事情节。一个17岁时被送进寺院的女孩蜻蜓,因不满寺院的改变而还俗。她在奶牛场打工时,遇上技术员柯凡。柯凡被蜻蜓的独特原真所吸引,并为她进了监狱,出狱后到处寻找蜻蜓,而蜻蜓已消失于人海。柯凡认定网红潇潇就是改头换面的蜻蜓。潇潇由于“网络暴力”失踪,柯凡错失了挽救她的机会,追悔莫及的他整容成过去蜻蜓的形象,体验她的社会境遇。
▲ 电影《蜻蜓之眼》中的潇潇与柯凡,图片来源:TANC
“其实有很多人问我这个电影到底说什么,我确实没法回答它到底是在说什么,真假、现实与虚拟等等,又不止于此。”徐冰说:“我们确实把这个片子的原始时间全都融入进去,最早的画面是上个世纪末,1999年的,最新的是2017年6月份,在我们最后剪辑完成之前。开始我们想做大片,特别像电影,但是后来发现不行,又重新弄成16:9,把时间码留在画面上,提示你这不是故事主线里头的内容。这种像布莱希特的间离感如同戏剧的换台,上来该搬椅子该搬桌子,让你意识到原来自己在看戏,在看艺术呢,而不是看生活。”
- 徐冰:思想与方法个展在尤伦斯开幕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8年7月21日至10月18日在大展厅、中展厅、甬道和大堂呈现个展“徐冰:思想与方法”。本展览是徐冰在北京地区最全面的回顾性个展,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四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囊括以版画、素描、装置、文献记录、手稿、影像、纪录片等为形式的六十余件作品。
▲徐冰于北京大兴采育乡古籍印制厂制作《天书》,1988。
此次展览为UCCA大展厅改建后的首个大展,展厅中呈现徐冰所有主要系列的作品,以勾勒出其艺术探索的完整轨迹。此次展览标题“思想与方法”也正源于在回溯式呈现徐冰艺术创作全貌的基础上,通过作品来展现徐冰的艺术方法和他保持不断思考的动因所在的展览理念。
▲徐冰,《鬼打墙》,图片来源:徐冰工作室
在此基础上,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以呈现艺术家创作思想中的重要转折点。《天书》(1987-1991)、《鬼打墙》(1990-1991)、《背后的故事》(2004至今)等作品展示徐冰对于意指系统、文本性与语言困境的冥思,《A, B, C…》(1991)、《艺术为人民》(1999)与《英文方块字书法》(1994至今)等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在文化杂糅、文化差异和跨文化语境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作品《烟草计划》(2000至今)、《凤凰》(2008)、《地书》(2003至今)以及艺术家的首部电影长片《蜻蜓之眼》(2017)则共同探讨了在过去的百年间席卷中国及整个世界的经济与地缘政治转变。此外,展览还将展出徐冰于中学时期摹写的《多宝塔碑》临帖(1971);艺术家依据北宋郭熙的作品特地为UCCA创作的“背后的故事”系列新作《树色平远图》(2018)也将在大展厅中呈现。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片来源:徐冰工作室。
▲徐冰,《天书》,图片来源:徐冰工作室。
作为在国际舞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徐冰以其持续不断、数量蔚为可观、类型涵盖宽广的艺术实践深入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书写。徐冰始终对自身所处的时代保持高度敏感,其作品与当下社会文化现实联系紧密且发人深省,正如他所言,“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的艺术创作在多条不同线索上交叉进行,从早期研究的文化、语言及传统知识体系,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纽约后开始关注的跨文化与全球化议题,再到本世纪对于不断飞速发展的社会新现象的探讨,他始终专注于寻找新的艺术方法以回应新问题;其创作概念严谨,媒介多样,艺术表达清晰明确,在世界当代艺术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也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整体面貌的构成,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缩略图。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