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李鸿宾:安禄山叛乱与唐朝军事布局的转型

9.5|李鸿宾:安禄山叛乱与唐朝军事布局的转型

00:00
32:10

李老师本次9节课程相对比较有深度一些,需要费些力气来学习。如想听“通史”版本,可直接前往【6月特辑】标题收听李老师重新录制的9节课程。祝各位学习愉快!

叛乱制度性因素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历史转折的标志而为人们所熟知,它的具体情节通过后人不断的记载和描述,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了,虽然尚有诸多细节需要澄清。我这里跟大家交流的不是这场叛乱本身的具体情况,而是叛乱发生背后隐藏的那些东西、叛乱对唐朝此后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影响等。现在先谈第一个问题。


安禄山叛乱打的旗号是清除玄宗周边那些扰乱王朝正常秩序的异己势力,他们以时任宰相杨国忠为首。叛军占领洛阳后,安禄山另立江山的意图就变成了事实,建立“大燕”政权取唐朝而代之。他起兵所依托的军队首先是他盘踞幽州的范阳节度使和卢龙节度使军队,外加河东节镇。总兵员十四五万,几乎占据十节度使49万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他依靠唐朝的军队进攻唐朝的两京以抗衡王朝,所以叫“叛乱”。


(安史之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人们解释说,是安禄山利用了唐廷给予他的机会,或者叫有机可乘。的确是这么回事。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我这里要说的是他依凭的这种军队背后的制度,如何导致节度使个人权利的增大,以及制度背后到底反映的是什么情况。


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唐廷已陆续设置了9个节度使和1个五府经略使,分布在东北至西南的农耕缘边地带,重点保护长安、洛阳为核心的中原腹地。它防备的对象包括契丹、奚、突厥、吐蕃、南诏等周边各种非汉人的政治势力,突厥、吐蕃、南诏早已建成政权,契丹、奚则以部落联盟的方式存在。十节度使的目的就是防边,这是玄宗沿承前朝尤其武则天的政策进一步发展而完善的。节度使防边格局的形成,表明的是唐廷与周边民族和部族势力关系的变动,这也是影响甚至左右唐朝命运的一件大事。陈寅恪先生曾说魏晋南北朝、尤其北朝时代整个国家和社会占据主流的大事,一个是胡汉关系,一个是士族与庶族的关系。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些关系必须要搞清,才能做到提纲挈领,重点突出。同样,汉人与非汉人(或胡人)之关系于唐朝前后的变化,也是理解唐朝主旋律的一个重要面相。

唐天宝十节度使位置图)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得知,唐朝建国征服、收降其他各支势力的同时,高祖、太宗也不断用兵周边,试图将中原以外地区的各种胡系势力纳入到王朝的控制之下,以达到大一统的格局。既然将周边胡族势力纳入,就意味着唐朝的统治出现了胡汉内外兼具的双重或多重的局面,胡系民族势力成为唐廷处置的重要问题就不可避免了。这是魏晋以来胡人势力步入中原建立政权导致胡汉分合关系的必然结果。隋唐两朝若想建立一统化的王朝国家,就必须统合这些胡汉势力。所以二朝经营中原之同时将触角伸向周边远域,是此前胡汉关系的逻辑延展。经过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的经营和开拓,将东北至西南周边内陆各地的势力相继纳入,构成了王朝内外二重结构的格局。


但是这个格局(或体系)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在人群、地域上分作内外二重(或多重)形式,即以汉人及其中原为腹心、以非汉人及其周边为外围,内外主辅依次递进,形成了王朝的架构。用唐太宗君臣的话语表述,就是汉人、内地为大树之本根,非汉人、周边则成为枝叶。它鲜明地表达了唐人内外有别的观念。唐朝初期将周边突厥、契丹、党项、吐谷浑等众多势力纳入统辖之内,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也是内外有别,内地称作“正州正县”与国家的“编户齐民”,它(他)们是王朝的主要依托;外围地区则采纳羁縻府州的方式安置胡人,外加都护府予以控制。这种办法可谓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唐廷以府兵驻守的方式控制全国上下,其中多数居守两京内外,形成“内重外轻”之格局。这是前期通行的做法。


(唐朝疆域图)


然而,吐蕃崛起于青藏高原并挺向东北吞并吐谷浑,直接威胁了唐都西部的纵深之地,随之又展开与唐廷争夺西域腹地安西四镇的较量;北面的突厥降户持续叛乱,重新复国于草原,并紧随其后南下滋扰;加之契丹、奚人“两蕃”首鼠两端、反复无常,周边的这些震荡,使唐朝前期那种“守内虚外”的格局遭受了空前的挑战,府兵驻防机制逐渐失灵,唐廷遣派都护府和边防兵前后征讨,调派数万人的行军反复施压,然而叛乱或造反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致使朝廷措手不及,终于打算通过调整步伐和变革军事制度以加强防守能力,节度使体制随之浮出水面,以驻守特定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守。为了提高效率,朝廷原有的直接任命将领的那种权力便给了节度使,让它统辖所在地区的军事、民政和经济财政,也就是集全部大权于一身,这样,以特定地区为核心形成的新型权力格局就此展开。安禄山之所以有能量调动三镇兵马转而对抗朝廷,就是这个机制赋予他这个节度使职位的权力导致的。我们清楚地看到:朝廷将它自身的一部分军权转授军队将领,目的是通过他们防守边地保卫中原核心腹地的安全;但授予的同时并没有形成对这些将领控制的机制,一旦将领统辖自身所属的军队滋扰闹事,那么朝廷就很难应付。军队士兵之所以能听从将领之命令,也正是他们身系并附属于将领之结果。这一系列旨在防边的体制性改变,权力也跟着发生了转移。这种情形恐怕是唐廷未能预料得到的。


然而节度使体系之建构,表面上是军队结构的变化,但支配它转变的因素,还是周边胡系势力及其政权的建设与唐廷之关系的转变所致。说一千道一万,唐朝与其控制下的非汉系民族或族群势力如何调整彼此的关系、如何维系或者说是分还是合,这才是军事制度变迁、安禄山叛乱之生发的内层制约的要素。长话短说,就趋势而言,唐朝立国后它所面临的诸多任务之一,就是整合魏晋以来的中原、周边的胡汉关系,它以羁縻府州、正州正县的行政建置,都督府、都护府与军镇的布防,以及胡汉官职的配备等措施试图将周边的胡系势力纳入到王朝国家的结构之内,从而建设巨型的王朝并臻至极盛。这是唐朝统治集团的目标。唐也的确构筑了这个局面。然而周边势力之反复无常,内外兼统所需要的资源之多和能量之大,不足以长久维持这个局面,终以周边势力兴盛或再度崛起而破局。安禄山叛乱正是这一格局及其形势转移的标识,这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


对局势产生的影响 


安禄山叛乱产生的影响,就唐朝而言,打破了朝廷整体性建构的布局,突出表现在长安朝廷对全国控制能力的陡然下降,尤集中在河朔藩镇的割据行为之中,这虽是人们熟知的内容,但也是最本质的。与前期统一的架构相对照,后期中央控制力的下降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和后果。


首先是区域地位的分明与逐步实态化。上面曾讨论唐朝建国的基本步骤,即以关中为核心宰制山东,面向江南,进而构成王朝的整体布局。这本身就建立在区域化的基础之上。一旦建立一统化的王朝,无论在哪方面,都要消除非均衡的状态,达到全国的上下统一。当朝廷的能力增强之时,区域化现象的削弱就愈加明显;反过来,当朝廷的控制减弱,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区域化的再现和自身的壮大。唐后期,区域化的主要表现,就是节度使控制的地区逐渐增加,自身的独立倾向随之加强,这在河朔、中原等地都有突出的展现。黄巢率军造反,对唐廷的冲击雪上加霜,前所未有,各地节镇势力进一步坐大;到了晚唐时期,连长安周边的节镇都纷纷拥兵自重了,他们“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把朝廷和皇帝放在眼里,朝廷的权威丧失殆尽,一统格局的景象湮没无闻:它的合法性完全丧失了。

(唐代藩镇割据分布图)


其次,唐后期,节度使遍布内外各处,他们都在巩固自身、盘踞地盘以自保,跟朝廷的关系若即若离,有的公开叫板和对抗。外围边地则是各胡系部族势力与所在地区的节度使力量结合,或这些边族首领充任节度使强化自己,于是逐渐形成了盘踞特定地区的胡汉联合势力,譬如契丹固守东北、党项于都城长安北部崛起自立、南诏据守云贵高原、回鹘西迁建立若干政权、沙陀蜗居代北强化自身并形成北方的强盛势力等等。这些胡人武装之崛起和壮大,正是朝廷控制力下降为他们的兴起提供的机缘。我们上面曾说唐朝建国本身就是融合胡汉势力并整合魏晋以来多民族、多部族势力进而统合为一的,然而随着唐朝建国后形势的发展变迁,胡汉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那些旧有胡汉差异消解的同时,新型的胡汉关系又再度萌生。原本活跃在天山北麓的沙陀就是再生势力的典型。由于他们忍受不了吐蕃的控制,便举族内迁,虽然在吐蕃军队追击下损失惨重,但他们最终逃到了唐朝控制的地区,从长安北部的灵州(治回乐,今宁夏吴忠西)转往代北,于唐末形势的复杂激荡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以雄踞代北并参与王朝、地方的角逐发展和壮大。待唐朝被节度使朱温推翻之时,他们与各地节镇将领趁机独立建国,出现了大小王朝、政权各立的新局面。

(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


这表明,在秦始皇建立中原一统化王朝之后,随着东汉的解体,汉系以外的其他民族势力向中原挺进形成的参与王朝建构的新时代,从此开始了。隋唐大一统之成功,就在于它们吸收和利用了胡汉各种势力,将中原汉地农耕型的王朝扩展至包括草原游牧在内的南北兼具的二重组合的格局,成为了复合型的国家。唐朝后期社会分化的事实告诉我们,这种复合型王朝的成型是一回事,怎么维系并巩固它则是另一回事。唐朝创立了这种类型,但它没有能力进行维系,待重新整合再建一统化异质性(复合型)的巨型王朝之时,这个使命落在了蒙古贵族和满族贵族的肩头,元和清就是两个较唐朝更成功的典型;尤其清朝,它不仅是尝试,也是古典时期以来这类王朝的归结和综合,并将其整合到新的层次。也就在这时,西方势力东渐进入,并以民族国家的观念冲击中国,传统王朝的脚步戛然而止,中国随之步入到了民族国家的行列之中。


第五讲复习课 

你好!李鸿宾老师的第五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第一,安禄山叛乱的制度性因素。唐朝前期,面对内外二重结构的格局,内地称作“正州正县”与国家的“编户齐民”,它们是王朝的主要依托;外围地区则采取羁縻府州的方式安置胡人,外加都护府予以控制。唐廷以府兵驻守的方式控制全国上下,其中多数居守两京内外,形成“内重外轻”之格局。


然而随着吐蕃的崛起,突厥的持续叛乱,唐朝前期那种“守内虚外”的格局遭受了空前的挑战,府兵驻防机制逐渐失灵。于是唐朝开始实行节度使体制,以驻守特定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守。为了提高效率,朝廷原有的直接任命将领的权力便给了节度使,让他统辖所在地区的军事、民政和经济财政,也就是集全部大权于一身,这样,以特定地区为核心形成的新型权力格局就此展开。安禄山之所以有能量调动三镇兵马转而对抗朝廷,就是这个机制赋予他这个节度使职位的权力导致的。


第二,安禄山叛乱将对唐朝的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安禄山叛乱打破了朝廷整体性建构的布局,使长安朝廷对全国的控制能力陡然下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区域地位的分明与逐步实态化。唐后期,节度使控制的地区逐渐增加,自身的独立倾向随之加强;唐晚期,连长安周边的节镇都纷纷拥兵自重,“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的权威丧失殆尽,一统格局的景象湮没无闻。其次,唐后期,节度使遍布内外各处,他们都在巩固自身、盘踞地盘以自保,跟朝廷的关系若即若离,有的公开叫板和对抗。等到唐朝被节度使朱温推翻之时,胡人武装与各地节镇将领趁机独立建国,出现了大小王朝、政权各立的新局面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你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风雨潇潇_py

    我倒觉得李老师的课蛮好的,他的课不是讲故事,而是从整体制度、国与国的地域外交关系等方面来分析的,视角更宏观。

    风雨潇潇_py 回复 @宇宙无限_y0: 也对

  • lili_kht

    李老师讲的内容高度和深度都更高深,不是流于讲述历史故事和史实,所以不好理解但是一旦听进去了,对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灰跳跳 回复 @新亚人文书院: 为李老师的负责和敬业精神点赞

  • 木堯

    功力深厚的历史学者👍

  • Alexander177

    李老师的学术研究功力深厚,对现象的原因剖析深入透彻,不愧为“大师课”!与之前有些类似儿童版上下五千年的课程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很有收获!

  • 喜爱秦的桩子

    我挺喜欢的李老师的讲解方式的

  • ljjxiaohuya

    个人觉得无需改变。想听通俗的,你们索性再做一个演义版的好了。否则跟别的节目有啥区别度呢?

  • 慧明jenny

    这不是针对历史系的学生的课,这种方式太学术,太晦涩,跟前面几个大师相比,太不接地气了

  • dovedove

    太学术了 像给历史系研究生讲课 听着好容易走神

    咪哈Momoko 回复 @dovedove: 唐史分了好几个老师讲,学习一下,听了之后再回来听一遍,你会发现受益匪浅

  • ekcinw3pxsn68pjihg5o

    李老师讲得特别好,格局大,豁然开朗

  • 慢点儿再慢点儿

    老师的课,适合坐在桌前慢慢品读、捉摸,高屋建瓴、以俯视的角度审视历史,并不是以平视的角度品评历史,这种课不适合一边开车一边听课。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慢点儿再慢点儿: 安全驾驶第一,反正订阅了课程就是一辈子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