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优势:避开宗教极端主义

中国文化的优势:避开宗教极端主义

00:00
11:04

课程金句 



100集 中国文化的优势:避开宗教极端主义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


我们继续讲中国文化严防极端的一个基本思路,叫中庸之道。中庸你说起来好像很简单,我们取个中间值、取个寻常态就可以了。但在一切问题当中,你怎么知道中间值在哪里?寻常态在哪里?所以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必须经历五个步骤。


中庸之道的五个步骤 

儒家认为第一,博学。第二,审问,就是到处不耻下问。第三,深思,非常周密的思考。第四,明辨。第五,笃行。就是这个中庸之道还要施行的,就是你如果没有博学,没有审问,没有深思,没有明辨的话,你就不知道在无数的方案当中,哪一个是中间值?哪一个是寻常态?哪一个值、哪一个态可以延续,这就不知道了,所以必须要经历这个非常复杂的步骤。最后是笃行,笃行就是认真地执行,在执行过程当中,再来不断地纠正自己。


要洗掉任何一种极端主义的痕迹,这五个步骤很难做到。所以世界上进入极端主义的那些人,他们不是没有听到过中庸,是因为他们达不到这五个步骤。这就像走路一样,中庸之道并不是像走在大路中间那么简单,不是;而是在非常险峻的一种条件下,你走上了一条平衡木。路可能有很多险峻,而且很容易失去平衡,但是你保持了平衡,这就了不起。由于你保持平衡,又启动了整个社会的平衡,这就是中庸之道的价值。 


这里呢我特别需要说一说,我们中国文化和世界上其他古文化相比,和其他重要的文化相比,它能够接受中庸之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它避开了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 

我需要讲讲宗教的问题了。任何伟大的宗教,在创立的阶段都不会过于极端。因为如果过于极端,它就不可能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当中,来扩充自己的体量,来扩充自己的信仰者。但是宗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又很容易走向极端。大家记住,我说在它创立阶段,不太可能极端,因为它要扩充自己的信仰群体。但在以后发展时,它很有可能走向极端,因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一个大宗教很可能构成一个精神封闭体,自足自享。成为封闭体以后,就有可能产生极端主义。


第二,很多宗教为了生存设定过异教徒的概念。它为了维护自己的纯净性,把敌人说成是异教徒。有的时候不是敌人,由于说到异教徒以后,也就成了敌人,不仅是敌人,而且是魔鬼,极端性分裂的思维就开始了。


第三,任何宗教都有团队,而团队的成员,又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思维选择权利,交给宗教领袖,结果就造成了一个人数很多,却缺少思考者、辨析者的信徒群体,这就让极端更加极端。


第四,宗教极端主义一旦形成以后,它就把极端主义当作宗教了,这就增加了更大的盲目性和危险性。请大家注意,就是宗教极端主义形成以后,它的宗教没别的了,就是极端主义了,这样的话呢,就产生了更大的盲目性和危险性。


世界上很多地方、很多国家,为什么永远也不能从恶性竞争当中拔身而出,为什么不能从战壕和战火当中,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极端主义。你们的宗教的创立过程当中,不是提出过很美好的理想吗?但这个理想为什么老是不能实现呢?极端主义害了你们,害了你们的过程当中又害了宗教。害了你们,害了宗教,倒过来又把世界坑害了。


奇怪的是,任何宗教到了中国,它就磨损了极端主义的锋棱。我首先可以讲讲我自己很崇敬的佛教。我曾经到尼泊尔、印度的各个地方,很虔诚地考察过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创教,再到传教的大部分行迹,还到过他创教前修行了多年的那个洞窟。那个修行方式,现在看起来呢,明显地带有极端主义的倾向。你看,每天吃一粒米,变得骨瘦如柴,肋骨都看得清清楚楚。这种做法虽然让所有的人都震惊和感动,但是却缺少大宗教的气象。大宗教的气象就是要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气象,广泛的老百姓怎么可能这样骨瘦如柴地在洞窟里边待个多少年呢?


后来释迦牟尼下山了,在尼连河边吃了东西,洗了澡,就向那棵菩提树走去了。我呢,按照他的路线走了一遍,就知道这是一种对极端主义的摆脱的路途,回到了正常方式,并且由正常走向了伟大。大家明白了没有?它首先是极端的修行方式,然后走出来了。走出来以后再走到正常,然后由正常慢慢地走向伟大。


但是在释迦牟尼之后,佛教的传播上也出现了繁琐辩论的极端化倾向,大量智慧的头脑增加了佛教的学究性、门派性,结果只能渐渐衰落了。佛教到后来,那实在是在学究的程度上,在门派的深延上,让常人是难于想象了。当常人难以想象的时候,它的生命力也不够健全了。大家注意,一种学问如果到达了普通人无法靠近的程度,只有极少数的人才去钻研的程度,而专业的人也不可能再去撼动那个巨大结构的时候,这门学问大体上已经走向了衰亡。


中国文化的弹性 

但是佛教一到中国就不一样了,我们想一想,敦煌的色彩和舞蹈,再想一想我们所有的名山大川里边的那些寺庙,它居然融入了名山大川,融入了艺术,融入了舞蹈,融入了雕塑,融入了壁画。这样的话呢,中国让佛教在欢天喜地当中,走入了千家万户。


像我祖母,她是一句佛经也读不懂的妇女,却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在宗教极端主义的原教旨主义者看起来,中国这样就太不认真了,你看连个不识字的老太太,都成了虔诚的佛教徒,那佛经的地位在哪里呢?我对这个曾经也产生过疑惑。 


但是当我到了耶路撒冷,到了中东很多地方时,看到两方面都时时讲究认真,每时每刻都准备开枪,每时每刻都准备打斗到底的这种情景,而且打斗了几千年都没法松懈的这种情景,我终于明白:中国不需要那种“认真”,我们的这种宽容,我们的这种弹性,我们的这种松软,是中国文化的优势。


好,这次讲到这,我们下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华Liu

    从物理学我们知道松软可以吸收能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具备了弹性、松软、宽容和不走极端,包容吸收能量,宽容走向长寿。好多宗教中那种所谓象牙塔里的高深莫测的经文,禁锢了教徒的思想,让普通人无法靠近,极易走向极端。这让我想起我尊敬且喜爱的星云大师,他的“人间佛教”,强调入世、普世,淡化出家、出世,使佛教最大限度的接近大众,教化人间,同时简化教义,通俗慧根,避免走向极端主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听友236562884 回复 @华Liu: Ppl?llllllllll??lllll

  • 孔夫子_aq

    重新把老师的文化苦旅拿出来,虔诚的擦掉书上的灰尘,又想起20年前的情景:在高中学校门口看到一堆盗版书,文化苦旅让我心头一震,没有犹豫用伙食费买了。今天有幸聆听老师的声音,倍感亲切。百集纪念。

    1380859wcku 回复 @孔夫子_aq:

  • 松林竹窗

    还是二十上下的年纪,偶然接触到“中庸之道”这个概念,不知为何,尽管了解极其肤浅却有深以为是的感触。和身边人一表达,对方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轻蔑一笑的反应。我知道,在某些人概念中,中庸也许代表贬义,比如和稀泥,碌碌无为,胆小怕事之类。但是,一味和稀泥也是一种极端。……

    奋斗_kcl 回复 @松林竹窗: “反者道之动”,一味的和稀泥,大家都来制造一种和和气气的假象,社会无法向前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文化长寿是长寿了,但是一直无法向前发展,而且自从宋朝以后,总是外族和汉族交替统治中国

  • 开心播客

    不知不觉听到一百集了,余老师辛苦了,谢谢!

  • 晓火花H

    中庸的五个步骤:1.博学,2.审问,3.深思,4.明辨,5.笃行。没有这个过程,就很可能走向极端主义。 宽容,弹性是选择的结果。

    听友236989036 回复 @晓火花H: 慎思

  • 就是可伊

    许多人之所以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中庸之道,其实是没有经历达到中庸之五步。多谢先生~

  • yourbest80

    达到中庸这5点不就是我们中山大学的校训吗?难道大学的办学宗旨就是希望我们做到中庸?

    1364109zeij 回复 @yourbest80: 你还不了解什么是中庸啊!多听听余老师的课吧!

  • 宁静致远_smnu

    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庸最好做,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不需要作为的那一种

  • HoustonH

    听了讲座,找来《文化苦旅》…

  • smart_qpf

    听余老师的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对自身文化的影响那次课我就有了对人生的深刻认识(要有自己坚持的东西,这还是要在潜意识里的,自然的,习惯的),这次我又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人生也是要常态化的,日常追求刻意奇异于身边人的人也是悲哀的,要在正常中谋求发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