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来啦!
喜马讲书【圈子】来啦!
栏目开播快10个月,喜马讲书【圈子】正式成立了,各位爱听书的小伙伴终于有自己的组织啦!
【圈子可以做什么?】
在这里,你可以:
● 参与【话题日历】,加入我们的话题讨论和日常活动;
● 发帖。可以是自己的读书心得、对栏目的建议、日常感悟、困惑等;
● 跟帖。给其他小伙伴点赞、拍砖;
● 各种花式调戏编辑老师和我。
点击以下链接进入圈子
美学大师一本小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美。
听书笔记
如今的中国,复兴传统文化已经成了趋势,从综艺节目,到服装,到工艺品,都试图带上点中国传统元素。那么,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中国风呢?《美学散步》(作者:宗白华)通过中西对比,和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具体阐述,告诉我们什么样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美学观。
美学的哲学起源
西方哲学探究世界本源和人如何认知世界,发展出了唯物论和唯心论两种流派。于是美学也发展出了两种中心观念,一种认为要完全模仿自然,另一种则追求完美的理想和谐形式。
中国哲学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阴阳两种气交织的产物,每一个事物都是不断运动的阴阳二气,所以人与万物是可以融于一体的。所以中国美学追求天人合一,物我相融。
中国美学观是什么样的?
中国美学观特点分在于“虚实结合”,指的是化景物为情思,艺术家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事物内在的精神,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
虚实结合产生了艺术意境,就是把具体事物和人类心灵结合在一起。意境的高低,还跟创作者本身的人格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人格修养越高,创作出的作品意境就越深远。
中国美学观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如何体现的?
书法:
中国的文字从图画演变成象形文字,既保留了自然事物的形状,又发展出抽象的意涵,用可描写的东西表达不可描写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虚实结合。书法家可以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表现作者的情感,人格和胸怀。
园林:
中国的建筑讲究要与自然融合为一体,不像西方建筑,房屋与自然界是分开的。中国的园林建筑会通过窗户,把室内和室外的自然景色连接在一起。人们即便坐在房子里,心里依旧是广袤的自然,幽深的宇宙。
绘画:
中国画家不仅仅关注于眼前的景色事物,描写对象的外形,而是把握事物的核心,在创作的时候抹去自己的笔迹和存在,把自己融化在创作的对象中,突出它最有代表性的一面,画作让观众可以有想象,有感悟。
以中国美学观看西方艺术
中西方美学各有特色,但也不是完全对立,书中以罗丹的雕塑为例。罗丹的雕塑作品既模仿自然又不拘泥于具体形象,雕塑里融入了罗丹自己的思想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从这一点来看,他的雕塑与中国美学观是契合的。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书法、绘画、建筑,都对“虚实结合”原则一以贯之。创作者不是纯粹模仿自然,而是将具体事物抽象出来,描绘出它的气韵,融合自己的心境情感思想,再展现出来。
解读 | 柳七
前媒体人,美国东亚研究硕士在读。
播音 | 沐泽
策划编辑 | 胡潇方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美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美的标准是什么?
zi79kij3a1cohndnyoac 回复 @Simba玉: 1阿姥还好好的额哦噢噢噢哦哦呃呃呃呃呃呃呃11第二学期休息一下
美学散步绝对是一本好书。
书如其名,宗大师带着读者,以轻松的心态,在美学中徜徉漫步,让美学理论变得简单、生动。在我的认知里,中国美学观讲究意境和气韵,明显高西方一个层次,《美学漫步》告诉我们,在审美上,东方和西方认知方式不同,各有特点,没有高低之分。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格修养与作品意境关系方面的论述,人格修养的提升,会使作品的意境更深远。书中未涉及到美的标准问题,有些遗憾。
融为一体,阴阳,流动的节奏。内心体会,融入创作,气韵。
听着听着睡着了
之前没听说过美学,看书名以为是如何优雅地散步的呢,哈哈。查了下才知道是主要研究艺术的哲学,感觉听了之后,对写作还是对画画都有些不一样的感悟。值得看看原书。
里面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呢!
是,喜马讲书真的越来越不好找到
四面边声连角起 回复 @baicl888: 看来都是真爱
没听说过八大山人有弟弟
战船_el 回复 @1365702xxdt: 有弟弟的
版本設計改去改來的,差點又找不到喜马讲书在哪裡![](http://s1.xmcdn.com/css/img/face/d_nu.gif)
四面边声连角起 回复 @世事如書2007: 我倒觉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