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23| 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问答23| 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00:00
08:10

本讲精华内容 

今天我们先公布选书活动的投票结果,然后再来讨论大家在《如何改变心智》这本书下的讨论和留言。

 

先来说选书活动,这里要跟大家道个歉,我闹了个大乌龙,我做候选书单的时候疏忽了,没有核实一遍,结果后来经骑羊的兔哥同学提醒,我才发现《无为》这本书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已经出了中文版,中文版叫《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

 

这本书获得的票数是并列第一,大家对它很有兴趣,所以我们还是要讲这本书,但既然它已经有了中文版,我们就把它作为额外的特刊来讲。再次感谢 骑羊的兔哥同学提醒。

 

除了《无为》之外,获得票数最高的是以下这三本书。

 

与《无为》并列第一的,是《事物的奇怪秩序》,接下来是《悲伤的价值》和《弹性》。

 

所以,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里,《为与无为》、《事物的奇怪秩序》、《悲伤的价值》和《弹性》这四本书会在节目里陆续登场。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在《如何改变心智》这本书的后三期里大家的留言和讨论。

 

在第82课「天人合一是种什么感受」这一讲里,劳震宇_羊城网同学留言说:

佛教得到的高僧、道教得道的真人能通过打坐(冥想)得到觉悟,应该也是和致幻剂带来的效果类似吧?为什么佛教和道教都主张万物有灵?应该也是修炼者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的主观体验有关吧?

 

对于这条留言,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对于佛教、道教里的那些思想和主张,我是外行,不敢妄议,我不敢说它们主张的万物有灵之类的思想是不是跟咱们提过的就是一回事。但是这里可以跟大家说一个八卦。

 

大家还记得之前跟大家介绍过的哈佛大学裸盖菇素研究计划三剑客里的理查德·阿尔伯特吧?他跟蒂莫西·利里一起被哈佛开除之后,就独自一人来到亚洲,去印度、尼泊尔这些地方寻访高僧去了。

 

结果有一回,他在一位精通冥想的高僧喝的茶里加了一点LSD,他想看看那位高僧喝完致幻剂之后会有什么反应,结果,那位高僧居然没什么反应,就像喝完普通的茶一样。于是理查德·阿尔伯特断定,那些高僧通过打坐冥想达到的状态与致幻体验其实就是同一回事,他们早就已经很习惯了。

 

再结合那一讲里提到过的知识--冥想状态和致幻状态的脑活动很相似,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某些宗教概念很可能跟致幻体验有关。

 

在这一期节目里,谰言非_6t同学留言说:

之前有研究说冥想能够降低个体的焦虑。如果冥想致幻剂=默认模式网络被抑制=主管情绪的边缘系统活跃的话,那焦虑应该被加强才对啊?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焦虑并非都是发自于边缘系统啊,边缘系统负责的应该是更本能的那些情绪反应。但焦虑这个词所指的状态似乎比较复杂。或者这么说吧:焦虑应该至少有两种:

 

一种是过度关注自我引发的焦虑感,也就是抑郁症里那种焦虑,这一种焦虑似乎应该能被致幻剂或者冥想缓解;

 

但还有另一种焦虑,是被恐惧引发的焦虑,特别害怕什么东西,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这也可以用焦虑这个词来形容嘛。这一种焦虑反而可能会被冥想或者致幻剂助长。

 

事实上当年致幻剂在美国流行的时候,的确有不少人因为吃致幻剂的时候环境太糟糕或者本来情绪就很不好,结果吃完致幻剂之后体验就非常糟糕,情绪进一步恶化。

 

在第83课「灯笼与探照灯」这一期里,A_A杨腾同学留言说:

如果说儿童的注意力是灯笼式的,那么儿童训练注意力…岂不是很奇怪?

 

我的回答是:首先,那一讲里说到的儿童,基本是在说婴幼儿以及学龄前的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似乎越倾向于灯笼。

 

但是灯笼和探照灯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不是说儿童长到某一个年龄的时候一夜之间注意力模式就从灯笼切换成探照灯了。它们不是一个非此即彼,而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灯笼模式慢慢减弱,探照灯模式慢慢增强。


所以并不是说儿童的注意力就永远是分散的、没有任何焦点的,只能说是年龄越小,灯笼模式越占主导。

 

但是,我觉得A_A杨腾同学的质疑有道理,我觉得训练幼儿园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是挺扯淡的。

 

在这一讲里,苏州热不热同学留言说:

其实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大脑处理过后的,那到底什么是真实世界,是不是有可能吃了致幻剂后看到的反而是世界原本的样子。我觉得这一讲讨论的是我们用探照灯还是灯笼看世界,那世界原本的样子呢?不过这个也可能无法回答,没有原本的样子,世界只存在于被感知中,区别只是被谁感知以及以怎样的方式被感知。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没错,这其实也是《如何改变心智》这本书里讲到过的观点,这跟《为什么佛学是真的》那本书里提到的“色即是空”的道理也是相通的——那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经过主观建构的,我们眼中的世界附带上了我们自己的需求、偏见、过滤,做不到绝对的“客观”。

 

但这也不能说,一切都是虚幻的,那就太虚无了。你面前有一朵花,不同的人在不同状态下看上去都不一样,但我们总不能说那朵花并不存在吧?

 

我老婆最近给女儿买了一本绘本,叫《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绘本里画了一只猫在各种动物眼中的样子,它在蜜蜂的眼里是一个个颗粒,在老鼠眼里是个魔鬼,在蛇眼里一幅热感应图像,在臭鼬眼里是黑白的。每一种动物眼里的猫样子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你可以说,猫的形象千变万化,但这只猫总是在那儿的。

 

在第84课「一点儿也不紊乱的“心理紊乱”」这一期里,苏州热不热问:

魏老师,如果抑郁症是秩序多,僵化,精神分裂是秩序少,混乱。那躁郁症呢?也就是双相情感障碍,即有抑郁状态,又有躁狂状态,这种病到底是算秩序多还是秩序少呢?以及是否能用致幻剂治疗呢?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暂时还没有读到过用致幻剂治疗躁郁症的案例。结合我之前读到过的关于躁郁症的资料来看呢,躁郁症应该就是在那个坐标轴的左右两极打摆子的,秩序时多时少。

 

秩序多的时候会抑郁,人会变得很僵化和迟钝;而秩序少的时候很狂躁,处在躁郁症的狂躁状态时,人的确是会展现出秩序偏少时的那些反应的,

 

比如突破常规的思维会变多,会变得更有创意。《天生变态狂》的作者詹姆斯·法隆除了精神变态之外,也有躁郁症,他的情绪就是在轻度狂躁和轻度抑郁之间循环的。他在书里说,自己在轻度狂躁的时候,想法特别多,他其实很享受那种状态。

 

所以,从这些资料来看,我估计,致幻剂没法直接用来治疗躁郁症,它们对躁郁症里的“躁”的那一部分,可能起不到缓解的作用,反而会火上浇油。

 

那我们这期问答就到这里,祝你生活愉快,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风风囡囡

    冥想的时候会产生吃了致幻剂的效果,那些高僧心里肯定在想:现在我没在做冥想,咋产生了那种感觉呢?还好我久经考验,不会暴露此刻的真实状态😄😄

  • sunnywith

    世界原本是什么样子?

    sunnywith 回复 @sunnywith: 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只是形态不一样而已。

  • 风风囡囡

    阿尔兹海默症就像躁郁症。

  • sunnywith

    焦虑的种类。

  • lijie_dharm

    感谢魏老师

    魏知超 回复 @lijie_dh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