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知识卡片
本集引文
宣圣御赞: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今古之失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共誉。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仲尼不可毁. 仲尼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 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
本集文稿
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结束了唐末五代以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成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代当过殿前都检点,也就是当时的主要军事力量禁军的总司令。他本人就是在军人的拥立下称帝的。
所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他深知军队的作用,当然也深知军队的厉害。在北宋政权建立之后,他就有意识地削减各路军阀的兵权,有意识的重建文官统治,加大士大夫的发言权。所以他要做的也仍然是推崇儒学,崇拜孔子。他下诏对国子监进行改造装修,重新画了孔子以及其他儒家名人的画像,还亲自写了文章,高度赞颂孔子和颜回。
他还说了一句特别好玩又特别有深意的话,他曾说"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我想让武官们全都去读书,让他们知道治国之道,跟治国之道有关的是什么书?当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书,也就是儒家的书。
宋代统治者在尊孔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一是对孔子的封号不断加码,如宋真宗在1008年去封禅泰山,到了曲阜祭祀孔子,他想追封孔子为帝,皇帝的帝。有人跟他说,不应该给孔子加帝号。他这才改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这个玄是玄妙的玄,圣当然就是圣人的圣。
四年之后,也就是1012年,宋真宗又把孔子的谥号改为至圣文宣王,这个字就是至高无上的至。二是在宋初免除了孔子后裔的租税,这也是很高的礼遇。因为你是孔子的后代,就有不纳税的特权。而到1055年,朝廷又改封孔子的47世孙,叫孔宗愿,宗是宗教的宗,愿是愿望的愿,封他为衍圣公。这个衍就是繁衍后代的衍,就是表示圣道是要不断隆替的,圣裔是要不断繁衍的,所以叫衍圣公。这个封号基本上在后来就一直沿用下去了。民国时的孔子后裔孔德成,后来去了台湾,他都还被民间称为衍圣公。1949年去台湾时,他还不到30岁,但很多老人都很尊重他。据说他去韩国这些地方访问,接机的人见了他就会下跪。三是除了山东曲阜的北孔庙,宋代还有了浙江衢州的南孔庙。宋高宗南渡之后,先是在都城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建起了太学。历史记载,这个太学,规模宏大,舍宇壮丽,非常富丽堂皇。大成殿里奉祀孔子,两边用彩绘画了孔子门下的72贤人。皇帝每年春秋都去祭拜两次,还把皇帝写的《宣圣御赞》配上曲子,让大家传唱。
宣圣指的是孔子,我们在前面讲过,而这个皇帝写的孔子颂歌对孔子的评价高得吓人,吓人到什么程度?就是明确宣称孔子比他所崇拜的政治偶像尧舜还要强。这个词是这么写的:"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今古之失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共誉。"
说孔子就是华夏斯文的一个象征,他是历代帝王的表率,古今所有人的老师,他的志在于《春秋》,《春秋》是一部鲁国的历史书,以前有人说是孔子写的,它的记载很简略,但在这个记载中,每个选择来的字都代表了孔子的是非观,都是有褒贬的意味在的。孔子的目的是让好人好事发扬光大,坏人坏事因为怕被写进去而遗臭万年,而有所克制,有所减少,让坏人不敢再放心放手地去做坏事。
所以孟子有句名言,叫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写了《春秋》这部书,那些乱臣贼子们太害怕了,因为一被写进去,就要遗臭万年了,可见古代的乱臣贼子还是要脸面的。而孔子做了这个书,他的志向都蕴含在其中了。什么志向?那就是制止礼坏乐崩的趋向,重振君君臣臣的纲纪。所以皇帝要把这一点特别强调出来。
当然我们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第一后来不少学者不认为《春秋》是孔子写的。第二,正因为《春秋》太简略了,所以后来有人来补充,他来阐发它,形成了《春秋》的三个传,就是《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左传》。我们中学课本里读过的曹刿论战就是从这里面来的。还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左传的左,公羊传的公羊,谷梁传的谷梁都是传说写这三部传的人的姓。公羊、谷梁都是复姓。
这三传都很有名,成为中国儒家13部经典中的三部。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左传》。而"志在《春秋》"的下面一句"道由忠恕",当然是一直听我们课的朋友都不陌生的,他自然是对孔子主要思想的概括,来源于论语的里仁篇。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出门后门人问曰何谓也?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孔子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通起来的,曾子概括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这个忠恕,前人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而较多的学者认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蕴含在忠恕这两个字,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点当然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所以皇帝用到由忠恕来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也算得上是一语中的。接下来是一个大判断,就是说孔子比尧舜还要伟大,贤于尧舜,所以日月共誉,日月共誉就是天地共赞的意思,也是与日月同光,光芒永不熄灭的意思。这当然也来自于我们以前讲到过的论语的子张篇里子贡那段著名的话,孔子过世之后,有鲁国的大夫诋毁他说孔子的坏话,子贡评论说,这是没有用的。因为老师是不会因为有人诋毁,有人说坏话,就减少自身的价值。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这话说的漂亮,说别人的贤就像丘陵,还能逾越。孔子好比日月,是没法逾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有什么损害呢?恰恰只表明了他的不自量力而已。而用日月共誉其中当然也蕴含了这个典故。
而在金兵来犯,宋高宗君臣仓皇南渡后,他仍然必须奉儒学奉孔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跟他一起南来的,就有孔子的48世孙,当时也被封为衍圣公的孔瑞友,他带着族人也颠沛流离到了南方。到1138年宋高宗定都临安,也就是杭州以后,在衢州封了孔家五顷田,让他们重建先生祠,从此衢州成了孔子大宗后裔居住奉祀的地方,成了孔氏家族的第二圣地。在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以后,金人也崇奉孔子,在曲阜也封了衍圣公,所以宋金有两个衍圣公。
南宋以后,衢州的南孔庙一直保存了下来,今天也还可以参观。不过800年间,地方其实是有过三次搬迁的。就是说现在衢州的那个孔庙所在地,并不是南宋孔庙所在地,当然他还是在衢州。20年前的现在,在1998年的7月8月开始,衢州博物馆成立了南宋孔府考古发掘队。对孔府进行了挖掘考察,基本弄清了南孔庙的规模以及状况。后来还在《南方文物》杂志上发表了考古报告。当然除了这些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活动,宋代统治者还因崇尚文治,重用了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学问有文采的思想家
文学家,形成了风气。从宋初的范仲淹,也就是写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位,以及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等。到后来理学的蔚为风气,都跟宋代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宋代还有一句流传到今天的评判论语的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跟宋代的一位政治家有关,我们下次再讲。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傅老师:您好! 我叫王建,是您的一名听众。 请问《中庸》里有“闻过而终礼”这句话吗?有人说在其27章有:“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我认为,闻过而终礼是错误的。查无典故出处。 想听一听您的意见。若能赐教,非常感谢。 王建。2018-08-11
太太太太太赞(/≧▽≦/)啦,厉害厉害(ง •̀_•́)ง
已读文稿
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志则《春秋》,道由忠恕。
半部论语治天下原来源自宋代
已读文稿
道德约束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非常喜欢,棒棒棒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