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123|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00:00
16:38

本集知识卡片 


本集引文 

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孔融: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本集文稿 

汉代是中央一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有政治学教授声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不能百花齐放的后果,影响的恶劣,要超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个如果他写的是杂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也是可以的。如果他写的是历史,那么全面考量的结果,恐怕他的见解不容易得到历史学者的公认。


汉帝国灭亡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长期分裂,没有了政治力量的强制作用,学术思想上也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格局,又重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结果。例如兴起了玄学,输入了佛学,发展了道教等等。但就多数统治者与主流学者而言,儒家学说仍是他们主要的遵奉对象。


曹操重视名法之治,相对不那么重视道德名节,但他对政治上的反对者的打击,却还是利用了维护儒家正统作为理由之一。比如当时反对他的人当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是祢衡,就是击鼓骂曹的那位。还有一位是祢衡的好朋友,被曹操杀了的那位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


孔融出身名门,少年成名,年纪又比曹操大,一来心明眼亮,二来依老卖老,对曹操的治国方针政策,常常一眼看破底蕴,然后说三道四,让曹操不止一次地恼羞成怒。鲁迅先生说过,政治家最不喜欢人家反抗他的意见,最不喜欢人家要想,要开口。


所以最后曹操终于找理由把孔融杀了。而罪状中有一条,就是孔融虽然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但是生于思想相对自由的时代,他已不是完全恪守儒家思想的传统儒生,而不乏狂放的言行。当时的人归纳他的罪状,除了反对皇帝攻击朝廷之外,还有一条是非孝,就是反对孝道。


我们以前说过,孔子倡导孝,儒家倡导孝。孝在中国古代实在不只是一种道德规范,还是一种政治守则。翻开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二句就是孔子的学生有子的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一个人敬爱父母,尊重哥哥,养成了习惯之后,他走到社会上就不会犯上,更不会作乱。所以在家是孝子,在外是忠臣,孝道对维护社会秩序、稳固君主统治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所以我以前也说到过,历代皇帝亲自来为儒家经典作注,注的最多的不是论语,不是周易,而是孝经。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孝在统治者眼里有多重要。但孔融和那个击鼓骂曹的好朋友祢衡却极力反对孝道,而且话说得非常刺激,刺激到让人目瞪口呆的地步。


孔融的观点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说父子之间的亲情,本质是什么?是做父亲的情欲罢了。"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孩子跟母亲又是怎么回事?就像一个东西,寄放在一个瓶子里,你一旦拿出来就没什么关系了。


这种议论今天看来都是惊世骇俗的奇谈怪论。但其实根据历史的记载,孔融本人就是一位孝子,也许一来当时的儒家正统不像汉代那么严密,有遵从儒家的言论者,也有非议儒家的言论者,已经形成风气。二来孔融、祢衡因为对政治不满,而孝道跟政治的联系又那么紧密,所以可能他们是借这样的言论来表达他们对政治的极度愤懑。三是孔融是著名的文学家,经常有些极端的言辞。其实曹操在著名的求贤令里,求贤就是求才,因为政治需要,要有才能的人,曹操就下了一个求贤令,要招揽人才,说如果这个人或有文才,或有武力,能有办法治国用兵,那么即使"不仁不孝",这个是曹操的原话,也可以不拘一格地委以重任。这个文章就收在曹操的文集里。这在后来深受儒生的批评,可见当时的风气。


但曹操可以堂而皇之地发这样的政令,孔融的议论却被定为重罪,以致人头落地,从中第一可见政治常常没有道理可讲,第二可见当时非议儒家的风气。那时的风气确有多元的迹象。


比如我们都知道当时有两位齐名的文豪,一位是嵇康,一位是阮籍。嵇康崇尚老子庄子,而不喜欢儒家,说儒家的六经未必为太阳,那是因为反感别人都把儒家的经典当作太阳,所以他特别提出未必是太阳。而说儒生们崇尚儒家经典,没有什么道理。


在他眼里是"以讽诵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把讽诵儒家的经典,看成是鬼叫。而觉得六经里面也有垃圾,而仁义是臭腐,臭是那个臭味的臭,腐就是腐烂的腐。可以看到他的话非常的极端。而阮籍也崇尚老子庄子,但是他非常的尊重孔子,明确称孔子为圣人,专门写了一篇乐论来发挥孔子关于乐的思想,并且称"礼乐正而天下平。"所谓的正就是把已经失传的或者已经被改造了的,都能回到他原来的那个样子,变成正了之后,天下就容易太平了。可以看到他对孔子和儒家的极端的尊崇。


再往后,儒家学说还是成为统治者最尊奉的学说。比如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㪫,曹魏有三祖,曹操是魏武帝,那是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封的。曹操生前是魏王,他并没有封帝,尽管他的实际权利已经至高无上。而曹丕是魏国的建立者,这就是魏文帝。


而魏明帝曹㪫是曹丕的儿子,这三位就被称为魏的三祖,曹㪫鼓励学术,推崇儒学,明确说"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还是要推崇儒学,尊重学问。后来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主要也是以儒学来作为国家的正统意识形态的。如晋朝的时候,晋武帝整顿太学,兴办国子学,要求太学生和在国子学做老师的博士官精通儒家经书。晋肃宗下诏,说孔子的后裔一年祭一次孔子不够,必须春夏秋冬,四时都要祭孔。


又如十六国时候,前秦的国王大名鼎鼎的苻坚,就在执政期间下诏,把老庄之学都禁掉了,同时禁的还有汉代流行的那种谶纬之学,他不是一般的禁,是"犯者弃世",你敢鼓吹,后果很严重,脑袋要搬家,而明令公卿王侯子弟及将士,从官员到将士,都要去读儒家经典,学习儒学。


魏晋南北朝统治者在维护儒学上做的最主要的是两件事:一是由国家的层面来推广儒学教育,二是由国家的层面来展开祭孔的活动。比如十六国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尊信佛学,他也推崇儒学,他不止一次地到学校去视察,亲自拿儒家经典来考学生,"尤高者赏帛有差,"成绩好的可以得到很好的物质奖赏。还有的如前燕的国君,常太学里去过问学生的成绩,对儒家经典掌握的特别好的学生,就"擢充近侍",提拔到自己的身边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而北魏时期的异族皇帝也对儒学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来学习,来推广。他们有的像儒学博士请教经义,亲自去听课,有的甚至要求官员们"旦理公务,晚就讲习,"这个旦是元旦的旦,就是白天的意思。你们白天忙着办公,晚上全去上课,上课的内容首先就是儒家的六经。除了重视学校,再就是在仪式上对孔子的祭拜也层出不穷。各朝不断的建孔子庙,修孔子墓。一会皇帝下诏要建孔子庙,一会皇帝下诏要去孔庙祭祀,一会皇帝下诏要给孔子的后裔新的封号,所以孔子的后人沾了先祖的光,受到了很高的礼遇。


还有皇帝自己写书来阐发论语的意义,讨论孔子的思想,如梁武帝萧衍就写了《论语正言章句》,只是论语的著作太多,这位皇帝的书并没有传下来。而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把孔子的谥号由宣尼改为文圣尼父。谥号是一个重要的有功绩的人过世之后,当然这个功绩有的时候是正面的,有的时候是负面的,你把世界搞乱了,这也是要有一个谥号来给你盖棺论定。后人按照他的生平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不一定是褒,也可以是贬,比如殷纣王啊隋炀帝啊这些在历史上的昏君暴君也都有谥号,那用的都是坏的词。


比如殷纣王在谥号里边就有"残义"残是残暴的残,义是忠义的义,残义就是毁坏忠义。而孔子一开始的谥号,是鲁国的国君在孔子过世之后封的尼父。孔子的字不是叫仲尼嘛,尼父这只是一个尊敬的称号。到了汉代汉平帝的时候,他被封为褒成宣尼公,褒是褒贬的褒,成是成功的成,这当然是好词。宣尼公,公是一个爵位,公侯伯子男,第一是公。宣是圣善周闻,道德高,为人好,名声大,就叫宣。所以孔子在后来还甚至被封为文宣帝,公都不够了,要直接封为帝。而文圣尼父之称,也是对他圣人地位的一种确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卯林夹

    傅杰先生,我通过听您讲的《论语》对孔子的言行越来越感兴趣。最近翻到了一段,关于孔子对子贡论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查了一下,说是出自《孔子集语》。百度搜索这本书的介绍,说宋朝人和清朝人都编纂过。千百年后出现了论语中没有出现过的孔子说的话,那《孔子集语》算不算借孔子之名的伪书?

  • 魏大鱼

    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用,要通过中国人民的实际情况判断,老百姓需不需要才是王道,而不是根据西人的经济学理论来判定,西人不是真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只要西人那一条路!

  • 赫敏_Hermione

    已读文稿

  • 易大胆_ad

    老师,我今天读论语的时候读到季氏篇里,孔子让孔鲤去学诗学礼,然后,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这个“君子之远其子也”怎么理解呢?是说君子疏远自己的孩子吗?这有什么可“喜”的呢?

    A肆玖昌明 回复 @易大胆_ad: 喜:不开小灶,有教无类!即,没有分别心呗

  • 锦川Z

    有子

    A肆玖昌明 回复 @锦川Z: 有若

  • 远山近水376

    孔融和嵇康被杀都是一样,就是挑战专制君主的权威,不听话不合作。至于什么不仁不义,那就是随便找个理由罢了。

  • A肆玖昌明

    越听越喜欢,坚持

  • 听友191914544

  • 刘珊萍_r3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