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颜氏家训》杂艺第十九

140《颜氏家训》杂艺第十九

00:00
06:50
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家中尝得十卷,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诸书,莫不得羲之之体,故是书之渊源。萧晚节所变,乃右军年少时法也。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之间,斯风未变。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尔后坟籍,略不可看。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忧”,“言”“反”为“变”,“不”“用”为“罢”,“追”“来”为“归”,“更”“生”为“苏”,“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唯有姚元标工于楷隶,留心小学,后生师之者众,洎于齐末,秘书缮写,贤于往日多矣。
江南闾里间有《画书赋》,乃陶隐居弟子杜道士所为。其人未甚识字,轻为轨则,托名贵师,世俗传信,后生颇为所误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