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江南春》:小清新诗题里的历史深沉
亲爱的朋友,您好!我是柳岸风来。
今天我们一起读的诗,是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们怎么写,杜牧怎么写?
我们先来看诗的题目:《江南春》,如果让您来写这个题目,写一首诗,或者写一篇散文,您会怎么写?哎,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写江南的春天如何如何,阳光明媚,绿水青山,多么多么秀丽,绽放的花朵,多么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鸟语花香,江南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完了。相信大家看到这个诗题的第一反应,大概也是这些。但是唐代的杜牧,人家是什么人?人家跟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比肩李白杜甫,人家是大家、大手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千里”还是“十里”?
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们先把“千里”两个字盖上,看看这里写到了什么?
莺啼燕语,桃红柳绿,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还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我们注意这些景物的排列,这里有好几处相互映衬、对比的关系。莺啼,是声音,红和绿是色彩,不仅是红色和绿色相互映衬,还有声音和色彩的相映;村庄临水,城镇靠山,不仅有村庄和城镇的对比,还有山和水的对比;而“酒旗风”三个字,酒香飘洒,一股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好了,我们再把之前盖上的“千里”两个字揭开。怎么样?什么感觉?啊,原来,千里江南,处处莺歌燕语、桃红柳绿,处处山水相依,乡村镇店,酒旗飘飘,这才是江南的春天!那时候可是什么无人机、滑翔翼航拍都没有啊,杜牧就是用想象力俯视了千里春色,用简单的十四个字描绘了出来。别急,奇妙的还在后面。再看看“江南春”的标题,我们又会恍然大悟。正是写出“千里”之内的景色,才叫“江南春”啊!题目不是“南京春”“杭州春”“桂林春”,不是让你写江南一个地方的春色,而是要把整个儿江南春色的精华抓出来啊!两句十四个字,江南的千里春色尽在眼底。这,就是小杜的大手笔。
可是,明代有个大才子,杨慎,对“千里”两个字提出了质疑。先插一句,提起杨慎这个人,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提起他的一首词,大家一定听说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也是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的歌词。这个词,就是杨慎写的一首《临江仙》。
好回到我们的《江南春》。杨慎先生问了:“千里这个千字儿,是不传抄的时候写错了?应该是十里吧?要不然,千里范围内的莺啼、村庄、城镇等等,你诗人又没有千里眼、顺风耳,怎么会连看带听这么远?要是十里,就能说得通了。”想一想,杨慎先生的质疑有道理吗?有,也没有。他有的是日常生活的道理,但是没理解艺术创作的道理。杜牧站在一个地方,当然只能看见眼前的景物,但通过想象、概括,江南的千里春色,都是这样莺啼燕语、花红绿柳、酒旗招展,美不胜收。想象力飞腾起来,高度概括,正是诗人的本事。
深沉的历史感慨
应该说,诗的前两句,其实已经把“江南春”字面的内涵,完美地写出来了。那后两句还怎么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是什么?是隋唐之前,定都建康(南京)、先后更替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它们都是主要偏安江南的政权,这里面,时间长的50多年,短的也就20多年,合称为南朝。杜牧写下了这两个字可不得了,他从前两句的空间穿越到了时间,从前两句的现实世界穿越到了历史世界,从酒旗招展的日常生活穿越到了帝王将相的国家兴衰,从明朗秀丽的自然景物穿越到了烟雨朦胧的人文景物。这么多层穿越,诗意升华了,可是跑题了吗?没有!用历史的眼光看江南,本来就有南朝的意蕴在。南朝曾经在这里修建了将近五百座寺院,如今那些亭台楼阁,都静静地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大家又要问了:这个四百八十寺,是不是夸张啊?怎么这么多寺院?还真不是夸张,这还打折了呢。据史料记载,比如南朝梁武帝时期,崇信佛教,光首都建康一地,就有富丽堂皇的佛寺,多少?五百多所。“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
但这么多寺院,并没有保佑南朝长治久安。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体会体会里面的感慨。当年修建这些佛寺的人,也曾经位高权重,赫赫扬扬,也曾经冠盖如云、前呼后拥来到这些亭台楼阁,祈求长生不老、国泰民安。可是,到了杜牧的时代,经过两三百年的纷争战乱、风吹雨打,南朝多少帝王将相,现在又在哪里?当年那些佛寺消失了多少?保留下来的亭台楼阁,又有多少原来的样子?如今,它们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无言地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不胜感慨!再结合前两句来想,当年南朝帝王的功业,他们着意建造的那么多宏伟富丽的寺院,都如过眼云烟;唯有江南的山水美景,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是永恒的。用杨慎的话来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杜牧:翩翩浊世佳公子
杜牧为把《江南春》这首小诗,写得真是超凡脱俗。那么他的这份历史眼光是从哪儿来的?这涉及到杜牧这个人的才性。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一位帅哥兼学霸,翩翩公子,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讲他的故事。今天只讲一点,他出生在一个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家族——京兆杜氏家族。他的祖父杜佑,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担任过宰相。杜佑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名叫《通典》,记载了从上古到唐代天宝末年的典章制度的源流发展,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在这样的家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杜牧,又适逢国事多艰的晚唐时代,他特别关心历史上兴衰治乱的问题,特别关注治国理政、行军用兵之道,而且在这方面多有建树。明白了这一层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杜牧能够让这样一首通俗易懂的小诗,包含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他用深沉的历史意蕴,把江南春这个小清新的题目,写出了感慨,写出了思考,写出了荡气回肠。
好,今天我们的诗词品读就到这里,朋友,我们下次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