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诗经·颂·商颂·那

301诗经·颂·商颂·那

00:00
03:34






茶水先生读《诗经》301:那——乐声悠扬舞姿婀娜




您的点赞分享能让《诗经》生出翅膀!






301诗经·颂·商颂·那.mp33:35

来自月下闲书





猗与那与!

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

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

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

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

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

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

万舞有奕。

我有嘉客,

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

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

执事有恪,

顾予烝尝,

汤孙之将。

多么美好啊多么盛大,

树起我那高大的鞉鼓。

击鼓发出嗵嗵的声音,

娱乐我们有功的先祖。

汤孙将美乐献给神灵,

神灵赐予无限的幸福。

鞉鼓咚咚感动了神灵,

笙管悠悠庄严而肃穆。

乐声和谐且音量适中,

依照这磬的节奏演出。

啊,显赫的成汤子孙,

美好的音乐感人肺腑。

钟鼓的声音如此盛大,

宏大的万舞令人瞩目。

众多的宾客来到这里,

观看这祭礼不亦乐乎。

自古以来遥远的前代,

我们先人就作乐祭祖。

从早到晚都温厚恭敬,

做起事来又谨慎诚笃。

愿神灵眷顾我的祭祀,

汤王的子孙献上礼物。



茶水先生解读:

《诗经》里的诗篇多为周王朝时期的作品,最后却有5首颂赞前朝,也就是商王朝的诗篇,这一方面反映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的政治传统,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一种政治开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商颂》到底是商时期的作品,还是商朝遗民宋国人的诗篇历来争论不休。我倒觉得,如果是商王朝的遗产,那说明我们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到了周朝无论是民间乡野还是庙堂王畿涌现出那么多诗歌作品实在不足为奇;如果是宋时期的作品那也顺理成章,对于祖先神灵的祭祀和崇拜是一个国家、民族、部落、家族得以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前朝遗民更应发愤图强。

《那》带给我们的是祭祀殷商祖先时鲜活的乐舞。从那个时候开始,“婀娜”就成为了曼妙舞姿的形容词,伴着舞姿是恰到好处的音乐响起。乐声是沟通人和神灵的载体,先人们寻找天籁之音的脚步执着虔诚。无论是丝竹还是金石,大自然的每一样器物都可能发生声响,那声响都可以成为乐音表情达意。鞉鼓高高耸立,“奏鼓简简”“鞉鼓渊渊”;继而笙管鸣响,“嘒嘒管声”;紧接着磬声悠扬,“既和且平”;当庸鼓奏响的时候,万舞的场面也趋向宏大,祭祀进入高潮。

在《邶风·简兮》中我们畅想过万舞的场面,“左手执龠,右手秉翟”,“有力如虎,执辔如组。”朝代可以更迭,文化总会在民间传承,音乐和舞蹈洗涤着人的灵魂,承载着人的希望和精神。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这种文化现象和精神态度绝不仅仅是“汤孙之将”,而是中华大地古老的先民们共同的遵循。



知止乎?知止!

读到这儿的都是真爱,那就点个赞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颦儿J

  • 风雨云Wendy

    声音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