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诗经·颂·鲁颂·閟宫

300诗经·颂·鲁颂·閟宫

00:00
07:56

茶水先生读《诗经》300:閟宫——鲁国的长篇史诗




您的点赞分享能让《诗经》生出翅膀!






300诗经·颂·鲁颂·閟宫.mp37:57

来自月下闲书





閟宫

閟宫有侐,

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

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

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

是生后稷。

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

稙稚菽麦。

奄有下国,

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

有稻有秬。

奄有下土,

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

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

实始剪商。

至于文武,

缵大王之绪,

致天之届,

于牧之野。

无贰无虞,

上帝临女。

敦商之旅,

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

建尔元子,

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

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

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

土田附庸。

周公之孙,

庄公之子。

龙旂承祀,

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

享祀不忒。

皇皇后帝!

皇祖后稷!

享以骍牺,

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

周公皇祖,

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

夏而楅衡,

白牡骍刚。

牺尊将将,

毛炰胾羹。

笾豆大房,

万舞洋洋。

孝孙有庆。

俾尔炽而昌,

俾尔寿而臧。

保彼东方,

鲁邦是尝。

不亏不崩,

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

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

朱英绿縢。

二矛重弓。

公徒三万,

贝胄朱綅。

烝徒增增,

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

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

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

寿胥与试。

俾尔昌而大,

俾尔耆而艾。

万有千岁,

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

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

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

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

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

遂荒徐宅。

至于海邦,

淮夷蛮貊。

及彼南夷,

莫不率从。

莫敢不诺,

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

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

复周公之宇。

鲁侯燕喜,

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

邦国是有。

既多受祉,

黄发儿齿。

徂徠之松,

新甫之柏。

是断是度,

是寻是尺。

松桷有舄,

路寝孔硕,

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

孔曼且硕,

万民是若。

这閟宫是如此的清净,

宏深坚固又琢磨至精。

显赫光辉的女祖姜嫄,

她有毫不邪曲的德行。

上帝依附到她的身上,

怀孕和生子没灾没病。

怀胎十月没延期生产,

生下了后稷无比英明。

上天赐给他各种福分:

黍稷和早熟晚熟品种,

还有豆麦分早种晚种。

种植技术传遍了天下,

他教导百姓从事农耕。

庄稼有稷子还有黄黍,

有稻谷也有黑黍等等。

各种农作物遍布天下,

他接续了大禹的伟功。

后稷有一位后代子孙,

就是那位勤奋的太王。

他迁居到岐山的南面,

就从此开始准备伐商。

到了文王和武王时代,

继承了太王伟大理想。

执行天命去诛灭有罪,

在牧野之郊誓师宣战。

要忠诚专一不必顾虑,

上帝看着你奋武激扬。

讨伐商王的浩浩大军,

得以完成那功业无上。

成王说我尊敬的叔父,

封建你的大儿子伯禽,

做了东方鲁国的君长。

开辟你那广阔的疆土,

成为辅助王室的樊墙。

于是册命伯禽为鲁公,

让他立侯国在那东方。

赐给东方的山河大地,

田地周围再附筑城墙。

当今鲁侯是周公后代,

庄公的儿子高坐庙堂。

蛟龙旗下主持着祭祀,

六缰马车是多么盛强。

一年的祭祀不敢懈怠,

精诚的祀礼丝毫不爽。

我们祭祀显盛的群神,

我们祭祀伟大的后稷。

献给他们红色的牲牛,

请神灵歆享祭肉祭礼。

赐予我们多多的福气,

我们伟大的祖先周公,

也将赐福和保佑着你。

秋季举行尝新的祭礼,

夏季精心把牲牛饲养,

用红色白色公牛献祭。

公牛形的酒樽叮当响,

连毛的烤猪和肉片汤,

摆满笾豆搬上那大房,

万舞的场面洋洋大观。

神灵给孝孙降下吉祥。

让你的国家兴旺昌盛,

让你享受长寿和安康。

神灵将保你拥有东方,

鲁国的基业恒久正常。

像山岳不亏损不崩塌,

像静水不翻腾不震荡。

君侯的生命与天同寿,

就像那山陵像那山冈。

鲁公拥有的战车千辆,

矛头上红缨弓袋绿绳,

战车上双矛甲士双弓。

鲁公拥有步兵三万整,

戴着红线缀贝的头盔。

众士兵列队叠叠层层,

戎狄来进犯迎头痛击,

南人想入侵必遭严惩,

没有人敢于抵挡逞能。

让你的国家兴旺昌盛,

让你长寿富有永太平。

直到黄发黑背寿无比,

只有高寿之人相比并。

让你的国家昌盛壮大,

让你活到耆艾无止境。

你将享受一万几千岁,

健康长寿又无灾无病。

那泰山多么雄伟高峻,

我们鲁国人尊崇仰望。

我们尽有龟山和蒙山,

也就拥有了极东国疆。

一直到达那东海沿岸,

淮夷来我国朝觐投降。

众部族无不诚心归顺,

都是鲁侯的功劳威望。

我们保有凫山和绎山,

拥有徐人居住的地方。

一直到达那东海沿岸,

淮夷地区的蛮貊各邦。

以及那南方各个夷族,

莫不一个个相继归降。

没有人敢于说个不字,

听鲁侯的号令不走样。

上天赐鲁公巨大幸福,

让他长寿永保这东鲁。

又居有了常邑和许城,

恢复了周公旧日疆土。

鲁侯于今安心又快乐,

他有贤妻和高寿老母。

他和士大夫和睦相处,

长久拥有自己的国土。

他已承受了很多幸福,

会黄发再生细齿再出。

徂徕山上的长松,

新甫山上的大柏。

锯下它来砍下来,

按照尺寸做成材。

松木方椽真粗大,

宗庙正室多宽敞,

新庙雄伟放光彩。

公子奚斯作此诗,

篇幅很长气势壮,

顺应民意天心开。



茶水先生解读:

鲁僖公决定修建閟宫,用来祭祀祖先神灵。閟宫的规格远非其他诸侯国可比,“徂徠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鲁国在祭祀的时候可以行天子之礼。

《礼记·明堂位》记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

鲁国大夫奚斯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心中一定也充溢着一种崇高,为了鲁僖公的重振雄风,也为了鲁国显赫的过往和远高于一般诸侯的地位。所以,他从后稷开始祭起,彰显着鲁国的与众不同。

后稷“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他的子孙无论是太王、王季,还是文王、武王,目标既然确定了“翦商”,就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鲁国是姬姓国,“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鲁国的史诗自然更应该浓墨重彩于周公。清末学者俞樾综合前人的疑问,经过认真考证,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第四章“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九句当在“王曰叔父”之上。……所谓公者,周公也。

因为周公才有了鲁国,周公的长子伯禽成为鲁国的第一位君主,他“俾侯于鲁”“为周室辅。”

我把《閟宫》称为鲁国的史诗,其实它还只能算是一首鲁僖公的赞美诗,因为对于鲁国的历史诗篇不过一笔带过,转而开始歌颂“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鲁僖公对于祖先的祭祀虔诚而又恭敬,对于鲁国的贡献如龟山、蒙山般恢弘,赞颂的文字文笔流畅,文意简明。

这首诗是《诗经》中篇幅最长的一首,作者倾尽全力写下这样“孔曼且硕”的诗篇,在我看来不是因为阿谀,更多的是因为“万民是若”,所以这赞美也是发自真诚。

可惜的是如今我们再去鲁国的都城曲阜,周公却被他的粉丝占据了大本营,到处是孔子的身影,游人更多的是流连一下“三孔”就打马而去,没有谁会留意周公的庙宇,应该给鲁国的过往留下更多的踪影,别让一个宋国的遗民灰暗了鲁国曾经的光荣。



知止乎?知止!

读到这儿的都是真爱,那就点个赞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