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发展之路既漫长,又很曲折,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古代的武艺,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服务于各种冲突的战斗技能,这是非常清楚的。但近代以来,在越来越强大的火器面前,作为军事技能的古典武艺彻底衰落了,在军事领域里丧失了用武之地,只好黯然隐退。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流派纷呈的民间武术却生机勃勃,蜂拥而起,一度成为中国本土体育的主体,成为富有民族精神和神秘色彩的运动项目。这象征着古典武艺向现代武术的转化已基本完成,标志之一是“武艺”这个词不再被使用,代之而起的是“武术”、“新武术”、“国术”等等,现在统称为武术。但民间武术毕竟不同于主要服务于军事的武艺,它的源头很多,结构庞杂,各式各样的拳种虽然都属于武术,但区域性的传派性的差别非常之大,内容和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说,民间武术虽然也保存下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但数量并不多,特别是在兵器上,除了少数几种兵器外,许多所谓“兵器”其实早就是骨董了,是戏曲道具,是小说家和画家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这时,武术的主体不再是兵器,而成了曾经被视为“无用于大战之技”的徒手技艺——套路化了的拳术,于是“打拳”成了民间武术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曾经令世界为之震惊的义和团运动,因为领导人的参加者多是农村武术人士,也被称之为“义和拳”,而不是“义和武艺”。正因为如此,旧时的中国人习惯上称练习武术为“练拳”,把擅长武术的人叫做“拳把式”。还有一点,民间武术家们把许多古代的身体理念和养生经验带入了武术,促进了格斗技能与健身祛病方法的合流。古典武艺原本就和中医走得近,这是很容易理解的现象。到了近代,武术家们关于身体和生理的理论,大部分都取自中医。中国人很早就通过练习武艺来强健肌体,明白二者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古人习武,提高战斗技能是第一目的,健身是第二位的。随着历史的演进,健身的经验和认识亦不断丰富,目的性便渐渐发生变化。民间习武者因为缺少实战机会和不必一定要付诸实行,兴趣会更早一些转向对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追求,习武的文化愉情意义增大了。到了近代,对战斗技能的辛勤操练,和对强健体魄、赏心悦目的追求,二者终于从传统的主次关系过渡到兼而有之、融为一体的状态。尽管练家们在言辞上依然保持高古风格,强调实用价值,大讲每一招每一势的技击功用,而实际上许多以拳术为核心的门派,其实用意义仅仅存于想象或假设之中;许多围绕着技击实效所展开的研讨,包括有限制的肢体抗争,本质上都是古代尚武精神的遗存,有些只是一种趣味性的对抗游戏罢了。这是中国武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本质上是它自身体育化进程中的一个飞跃。不再以技击功效为单一目标,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包括表演的自悦和愉众意义)使武术的体系日益放大,理论趋于丰富和细密。此时,一些以传统理学理论为依傍的新流派便悄然而生,太极拳就是其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