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安提戈涅》——制度的宿命与重生(上)

第二讲:《安提戈涅》——制度的宿命与重生(上)

00:00
45:45

《安提戈涅》——制度的宿命与重生(上)

 

我们就开始,大家参与我们的法律与文学的系列讲座,我们今天就开始正式进入法律与文学的文本的主题。在未来的差不多有十来讲的时间,我们可能会选一些最经典的小说或者话剧等等这样的文本来给大家进行展开。当然我们上一次是整体对法律文学的研究领域给大家做了整体的梳理,我的梳理是把法律与文学分为五大类型,这五大类型其实是我的总结,谈不上原创。因为传统上对法律与文学的分类差不多就是两个。文学中的法律、法律中的文学,还有些是四个,但是我是给它分了五个,稍微细一些,具体我们就不细说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部非常伟大的悲剧。

 

我们知道悲剧是从古希腊开端的,我们经常说中国到底有没有悲剧,是一个大的问题。后面我们专门会讲大家在中学课本也学过的《窦娥冤》,很多人概括窦娥冤其实不是悲剧,因为中国没有悲剧精神和悲剧传统,它可能是悲苦剧,或者苦情剧,但它说不上是悲剧,我们待会就会解读什么叫做悲剧。

 

《安提戈涅》这部戏剧其实是所谓的忒拜三部曲当中的一部,应该是最后一部,从发生的这样的时间,但它是最先写好的。在我看来,其实在这三部曲当中,它是写的最好的一本。这三部曲当然最熟悉的就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下来是俄狄浦斯刺瞎自己的眼睛以后,他的女儿安提戈涅陪着他,应该是叫《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大概是这个,就在一个岛屿上,最后他的晚年怎么度过的,有很多的精神性的拷问,但是最后俄狄浦斯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的傲慢,然后第三步就是《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当然是最为出名的一部。因为我们一说到《俄狄浦斯》,都知道杀父娶母,像弗洛伊德这样的精神分析大师,也专门以这样的个案做出了经典的分析,已经成为我们今天观察儿童成长和心理问题、甚至性别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范式。



弗洛伊德


我们今天早上又是读女权主义,也专门谈到了存在主义的女权和精神分析的女权以及后现代女权,你会发现他们好多的女权主义也是从俄狄浦斯情结开始的。因为俄狄浦斯情结它有一个核心的标志,就是人本来在前俄狄浦斯时代是没有性别意识的,就是一个婴儿期。我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我没有这么大的一个性别认同,所以说都是一样的。


但是到了俄狄浦斯阶段,婴儿发现了父亲和母亲的差异,再加上所谓的阴茎崇拜,就是女性因为自己只有阴蒂没有阴茎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然后就产生了所谓的恋父情结等等,就是后面一系列的故事都是从俄狄浦斯情结来的,后面最后就导致了人的一个性别的认同,再加上社会、文化、教育等等的一些灌输,就形成了所谓的社会性别。



阴茎崇拜


在女权主义里面就是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是要区分开来的,生理性别是自然的差异,它不能成为正义的基础,而社会性别就是人为的一个东西,就自然差异,它是天然的,它说不上高低,说不上价值的排序。 但是社会性别它是有价值排序的,阳就是比阴要强,刚强的就一定比柔弱的要好,这叫价值排序。我们今天在《安提戈涅》的悲剧里面也会看到这样的价值排序。因此我们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当然是要从俄狄浦斯的故事开始。


俄狄浦斯是因为他的父亲拉伊俄斯曾经犯下了错误,这个我们就不再赘述太长。犯下错误以后觉得神就诅咒拉伊俄斯的儿子长大以后会杀父娶母。然后拉伊俄斯夫妇果然就生下了一个婴儿,就是俄狄浦斯。但是他们害怕这个婴儿长大会实现神的预言,于是就把他的双脚钉穿,然后丢在旷野里面。


其实俄狄浦斯在希腊文里面就是把脚钉穿的这个意思,结果把俄狄浦斯抛弃在荒野的时候被一个牧羊人捡到,交给了邻国的城邦的国王养育。俄狄浦斯长大以后,有一天宫廷里面醉酒一个人就告诉他,你其实是个野孩子。俄狄浦斯就很生气,就到神庙里面去问神庙,就里面的神意就告诉俄狄浦斯,你会杀死你的父亲,娶了你的母亲。俄狄浦斯这下就害怕了,于是他就从他的养父母那里跑走,因为他以为他的养父母是他的真父母,结果就逃走了,逃走在路上,刚好碰见他的亲生父亲拉伊俄斯,是国王忒拜城的国王,带着一群随从,从路上经过,双方在十字路口因为争夺过度发生了争执,俄狄浦斯在争执当中把暴躁的老头子他的父亲杀死。



忒拜城


杀死以后当时忒拜城发生了瘟疫。瘟疫的原因就是在忒拜城外有一个所谓的怪兽,这个怪兽我们都知道叫斯芬克斯,他出了一个谜语,这个谜语有一个伦理上的内涵,猜的谜语很简单,什么样的动物早上是四只脚,中午是两只脚,晚上是三只脚,所有人猜不出来,猜不出来就诅咒城邦,让城邦发生瘟疫。结果俄狄浦斯猜出了这个谜底,就是人。俄狄浦斯因为猜出这个谜底,说明他知道了善恶,它是一个伦理上的猜测,我能够看清别人看不清的事情,我能够明白我的伦理的身份,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吊诡。



斯芬克斯


当他的眼睛猜出谜底的时候,其实他的心却变得盲目了,他才不知道最大的伦理悲剧会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俄狄浦斯因为猜出这个谜底,拯救了忒拜城,被忒拜城迎接为国王,娶了这位王后—她的母亲。当上了忒拜城的国王以后,其实已经当了很多年,按照这个时间,因为她已经生下了四个儿女,两个兄弟,两个女儿,安提戈涅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叫伊斯墨涅,然后她的两位哥哥已经长到差不多十来岁的时候,最后忒拜城又发生了大的瘟疫。这一下俄狄浦斯就开始要去探讨真相。因为瘟疫你要知道肯定是神的诅咒,诅咒一定也是有原因的,一定是有人犯了得罪神的罪。



伊斯墨涅


对于俄狄浦斯来说,他得罪神,就是他玷污了这片土地,它玷污了床榻,国家的床榻。所以说俄狄浦斯这时候才发现,当时他在杀死他的父亲拉伊俄斯的时候跑回来一个随从,但这个随从一看见俄狄浦斯已经当上了国王就跑了,就谎称当时是一群强盗给拉伊俄斯杀死的,后面俄狄浦斯就要去探讨真相。这时候悲剧开始上演了,因为在探讨真相的过程当中,各种证据已经在显示俄狄浦斯就是污染城邦的人。在这个时候,俄狄浦斯的妻子兼他的母亲已经在苦苦哀求俄狄浦斯不要再去探讨真相了,因为大家都预感到真相一旦发生,一定是毁灭性的结果,但是俄狄浦斯一定要去执着地探讨真相,哪怕这个真相会导致它的毁灭,这是俄狄浦斯的伟大和崇高之处之一。


后面俄狄浦斯就找到真相了。找到真相以后,那一下是晴天霹雳,最后他的妻子兼母亲应该是伊俄卡斯忒,就自杀了。自杀以后,俄狄浦斯就从妻子身上取出了别针,疯狂地向他的眼睛刺去。在戏剧里面有一个惨烈的描述,我给大家念一下。他说,国王从他的袍子上摘下两只他佩戴的金别针,举起来朝着自己的眼珠刺去,并且这样嚷道:你们再也看不见我所受的灾难、我所造的罪恶了!



伊俄卡斯忒


你们看够了,你们不应当看到人,不认识我想认识的人,你们从此黑暗无光!他这样悲叹的时候,屡次举起金别针,朝着眼睛狠狠刺去,每次一下。那血红的眼珠里流出来的血便打湿了他的胡须,那血不是一滴一滴的,而是许多的黑的血点,雹子般地下降。这场祸事是两个人惹出来的,不止一个人受难,而是夫妻共同受难。他们旧时代的幸福,从前倒是真正的幸福,但如今悲哀、毁灭、死亡、耻辱和一切有名的灾难都落在了他们的身上,这是俄狄浦斯的悲剧。


俄狄浦斯所做这些事情,它的最大的不凡的地方就在于他明知道事实的真相会毁灭自己,仍然要去查下去。有一个人就专门解读俄狄浦斯的故事,他说俄狄浦斯的故事说明知识可能毁了你。我们很多时候认为人类最大的罪是无知之罪,但是你掌握了知识,有时候也会导致毁灭的命运。而俄狄浦斯的生命还存在一种反讽,就是我们越想要避免什么,就会越变成那样,我们讨厌什么,自己往往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俄狄浦斯就是要靠人的一种(力量),它整个家族和他的父辈都想靠人的力量去对抗命运的安排,最终他们对抗的结果反而是更深地落入到命运的计划。


这是整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当俄狄浦斯的悲剧发生以后,对于安提戈涅来说,我是谁的问题没有解决。安提戈涅的焦虑其实是一种身份性的焦虑。我是俄狄浦斯的女儿,但是其实我又是俄狄浦斯的兄弟,因为俄狄浦斯是我的母亲的儿子。同时我的母亲既是我的母亲,也是我的祖母之类的,就是要高一辈。对于安提戈涅来说,他一直有一种身份的错位,这一面我们就给他略过。安提戈涅的悲剧,我们现在就看到了,就是她从一生下来,她就知道自己是受到诅咒的命运。


然后俄狄浦斯家族的诅咒还没有完成,到了俄狄浦斯死了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直接导致安提戈涅的两个哥哥,其中一个哥哥就是叫波吕涅克斯,他背叛了城邦,被驱逐出去。然后他被驱逐出去以后,又带着外邦的兵和他的另外一个哥哥,双方就进行了交战。最后交战的结果是兄弟俩同时战死疆场,互相杀死对方。



波吕涅克斯


现在她的两个哥哥死了,又是诅咒,死了以后,显然城邦没人了,这时候城邦就由另外一个人继承了国王的位置,这个人叫克瑞翁。克瑞翁是谁?克瑞翁就是安提戈涅的母亲、俄狄浦斯的妻子的弟弟,换言之就是安提戈涅的舅舅,他的舅舅继承了城邦的位子。在继承城邦位子以后,然后就颁发了一个命令,要求对于护卫城邦而战死疆场的兄弟要予以厚葬,因为他对城邦是有功的。但对于另一个背叛城邦的战死疆场的弟弟,不准掩埋他的尸体,如果有谁去掩埋他的尸体,要判处死刑,而且死刑的方式是用乱石砸死,这是一条命令。


这条命令发生以后,安提戈涅就挑战了这条命令。安提戈涅挑战命令的理由是,你克瑞翁颁布的这条法律不过是城邦的法律,城邦的法律不一定是正当的,因为你不符合自然法。安提戈涅所指的自然法就是来自天神的命令,她说我依据传统的、更永恒的天神的神力,我要埋葬我的哥哥,我有更高的义务,所以我不算违反法律,或者你这个法律是不正当的,这就是这场经典的戏剧。


在我们传统的法学教科书里面都认为这是探讨所谓的自然法源流的最早的一个文本。因为我们知道西方法律思想的传统就是自然法的传统。从最早期的古希腊的自然法,然后发展到罗马时代,比如说宇宙论的自然法,然后又发展到中世纪,成为了上帝一神论的自然法。然后又发展到比如说包括二战以后围绕纳粹审判,也是对于希特勒时期制定的法律的正当性,也有自然法,二战以后的又分为两个,世俗自然法和神学自然法的这样的分野,其实都是在探讨法律的正当依据的问题,就是恶法非法或者恶法是法,就形成了西方一直到今天最经久不衰的一个辩论。


现在我们就要来了,围绕着安提戈涅的这么一场悲剧,一共有五个,其实不止,对于安提戈涅的这场悲剧的解读可以说是汗牛充栋,非常多,但是我这里面,我列举了六个最经典的解读,我们的解读都是建立在这六种经典解读的基础上的,我把这几种经典解读给大家都介绍一下。

 

第一种经典的解读就是我刚才说的自然法的解读。安提戈涅她之所以要对抗克瑞翁的命令,是因为安提戈涅她认为,她援引的是一个更高级的法律,它可以宣布城邦所制定的实在法,因为违反到更高级的法律,所以它是无效的,这是她的正当依据。


但是自然法的解读其实在中国和在西方学术传统里面是很不一样的。在中国的学术传统里面往往都是很简单的道德判断。因为我安提戈涅是代表了更高的道德的标准,所以说简单的善要战胜恶的问题,或者这种道德标准,要么就是安提戈涅是善战胜恶,要么就是克瑞翁是一个大奸臣等等,基本上是这样的一种逻辑,简单的道德判断。要么是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西方学术传统,他认为自然法和实定法,就是城邦制定的法律之间,它确实是两套系统,但是这两套系统之间的冲突并不是简单的自然法,就很顺理成章地高于实定法,而是这两种法律之间一直有张力,一直有冲突,而且在张力和冲突的过程当中显示出悲剧性的力量。这是第一种解读。


换言之,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里面,认为自然法和实在法之间有一种紧张关系,它是一个描述性命题,因为道德永远不是那么简单就成就的,不能说我抓住了善,我代表了正义,正义就可以唾手可得。不是这么简单的。而在中国可能对自然法的解读是一种规范性的命题,所谓规范性的命题就是认为应当的,因为所有的规定都是应当。你应当这样,你不得杀人,你要杀人你就会判处死刑,这是应然性的规定,对吧?是一个纯粹义务性的规定。


但是他不适应就是规范性的一个命题。其实自然法和实定法的冲突应该是更准确的说是一个描述性的命题,这是第一种解读自然法的解读。


对于安提戈涅悲剧的第二种解读是伦理冲突的解读。伦理冲突的解读,最典型的提出者是黑格尔



黑格尔


因为黑格尔认为安提戈涅和克瑞翁之间的一个对立是最高的伦理悲剧的对立,是一个绝对性的、本质性的对立。换言之,这两种价值都有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克瑞翁他做出他的决策有它的合理性。他作为一个城邦的统治者,他要维护城邦的安全和稳定,他必须要去个人化,他必须要把自己的感情和意志放下,而采取规则主义的、一视同仁的面孔,不讲人情、不循私枉法的面孔。所以克瑞翁他的争议,你不能简单地说,克瑞翁就是一个坏人,他就是邪恶的,没有那么简单,克瑞翁也有他的无可奈何,因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选择。


就像我们以前经常会说的,我也以前举过例子,就是对于国家统治者的伦理要求和对于私人的伦理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私人的伦理要求,可能你碰见到天灾人祸,你马上掉下同情的眼泪,这个大家都会觉得你这个人太好太善良了。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国家统治者,面对天灾人祸,你也只是掉眼泪,大家觉得你太不称职了。因为重要的是你要解决问题,你要如何从制度的层面,进行更好的避免这样的灾祸的重演,这是你统治者要承担的使命。


所以说伦理要求不一样,克瑞翁他的伦理要求站在他的视角有他的正当性,而安提戈涅的伦理也有她的正当性,当然了,它依据的是一个从古到今就有的一种家族的伦理、亲情的伦理、神圣的伦理。这些东西也是维系着人类社会生存的必要的伦理基础。你不能说它所依据的这些伦理基础是错误的。


所以说在黑格尔看来,两种冲突都是绝对的本质性的冲突,不能说谁高谁低,而且它在这个过程当中向我们阐明了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善与善的冲突,悲剧不是好人与坏人的冲突,如果一个好人他把一个坏人干了,那是喜剧。如果一个坏人把一个好人干了,那是一个什么?惨剧,邪恶当道没办法,说不上悲剧,如果你是因为天灾人祸、地震被灭了,确实算你倒霉,偶然无常的这样的东西。只有好人和好人发生了冲突,才是悲剧。就是把善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我们说不上谁对谁错,但是它确实就发生了。在发生的过程当中,大家有伦理性的挣扎和拷问,大家有这样的一种内在的冲突和煎熬,这是悲剧性的重要标志。


但是伦理性的解读有什么问题?大家想过没有?这种伦理性的解读听起来特别的悲壮,但是悲壮过后我们能够做什么?悲壮过后,我们要重整人类的秩序,还需要一些最基本的价值性判断。这就是今天人类社会,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些普世价值?为什么会需要一些政治正确的东西?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普世价值,这些政治正确,它是支撑着人类文明发展,不至于毁灭的,最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因素。否则的话大家都是丛林法则,都是弱肉强食。人类早就被毁灭N次了,N多次了,对不对?我们正因为有所谓的这些普世性的,自由的、正义的、平等的这样的一些价值,而这些价值说明价值之间它是有排序的。


价值之间尽管再冲突,它一定其实是内含着高低的判断的,你绝对不能说所有的价值一视同仁,不可能的。如果所有价值一视同仁,从实际的伦理操作的层面,你解决不了人所面临的困惑。法律要判处某一个人有罪,他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一个小偷他偷了东西,他有他为自己辩护的价值理由,比如说他说我穷得狠,或者我遇到了什么事情,他一定有理由,但是你不能因为他的这种辩护理由就证明了他的偷盗是正当的。


而且在这种排序当中一定不准偷盗的价值排序一定是高于好像我遭遇了具体的困难的排序。所以说价值之间它有冲突没问题,但是他一定还是有排序,而这种过分强调伦理性的冲突,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价值的相对主义。我们后面会解读在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冲突当中,他们所秉持的价值的这种可认同度还是不一样的,可能安提戈涅大家可能会多少更倾向于一点安提戈涅的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念。这是关于伦理冲突的解读。


第三个是女权主义的解读。还有一种解读就认为安提戈涅和克瑞翁的冲突是女人和男人的冲突,是理性和男性的冲突,是女权和男权的冲突。安提戈涅她更注重家庭价值观,而家庭价值观所代表的就是那种亲情,那种同情的理解,那种具体的善,而这种特殊性是更重要的。而克瑞翁代表了一种男权的价值,这种男权价值是以理性的逻各斯


(逻各斯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


作为中心发展出来的,这种逻各斯就意味着它更强调一视同仁,更强调所谓普遍的规则,就是更强调规则主义的视野。所以说我们经常说法律是不讲人情的,正义的女神一定要蒙上自己的眼睛,不能被她所看到的这些东西所影响了自己的正义的判断。这就是所谓女权主义解读。


在女权主义解读里面,我们看到克瑞翁之所以对安提戈涅那么愤恨,他有很多理由,比如他有很多的直男癌的理由,他说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女的来挑战我的权威。他对他的儿子说,如果你失去了安提戈涅,还有别的土地可供你播种,什么意思?男性的价值观。女人只是为了男人生儿育女的工具,女人在城邦里面,他是没有资格向男人的权力结构形成挑战的。这又在强化女权主义解读的正当性,但是女权主义的解读显然有盲点。


第一个盲点是安提戈涅所秉持的家庭价值观,真的就代表女权吗?其实不是的。在一个男权的权力结构下,家庭更是权力结构的男权化的集中体现。我们今天都知道很多的自由主义者在外在公共事务当中是一个讲究民主平等的自由主义者,在家里就是一个大老爷们,觉得女人服务他是天经地义的。太多了这样的自由主义者。所以说家庭从来都是男权的渊薮,男权兹生的温床,更何况在那个时代。


第二个,克瑞翁尽管说了,在我们今天听上去很刺耳的理由,女人怎么可能挑战男人的权威,但是要知道当克瑞翁说出这些理由的时候,安提戈涅并不反感。换言之,在克瑞翁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男权就是天经地义的。


安提戈涅之所以挑战克瑞翁,其实从来没有持一种女权主义的理由,你们好好的把安提戈涅的所有理由细细地理一下,她从来没有认为我是因为受到了男人的压迫,所以我要反抗禁葬的命令,禁止安葬我哥哥的命令,不是这回事。安提戈涅认为男权是天经地义的,她没有要挑战这个东西。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一定不要有时代错位,不要拿着我们今天的女权主义的观念去套,在当时根本压根就不可能产生这种观念,匪夷所思,在当时是,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解读,我觉得是解读的特别棒的就是朱苏力先生所谓的社会科学的解读。我曾经给大家说,我解读文学文本,我持的视角也是社会科学的视角,社会科学视角就是不再简单地对文学文本停留在所谓的风花雪月式的文学欣赏的审美的层面,而是说这个审美的能力也是丰富的。它必须要借助多学科的交叉的研究,比如说要有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法学的人类学的、经济学的、甚至生物学的东西去切入文本,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而社会科学的解读在苏力看来,它是针对前三种解读的。


针对所谓的自然法的解读、社会科学的解读,就认为这种自然化的解读太道德化了。它不理性,不讲科学,它仅仅是一种道德的一种呼求,但是他忽视了对文本的精致的细读。换言之,忽视了安提戈涅之所以做出这个行为的真实的动机。安提戈涅尽管她确实援引了所谓的自然法,就是克瑞翁的法律是违反了神圣的天条。


但是安提戈涅所引用的东西,只不过是它用于行动的借口和事后的理由。我们一定要区分借口和事后的理由,以及一个人行为的真实的动机。初心到底是什么?安提戈涅她真实的动机和初心,绝对不是说我就是要捍卫自然法,完全不是,自然法不过是她的一个说法而已。这是社会科学解读针对自然法。社会科学的解读针对所谓的伦理冲突,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当时的伦理冲突也不能太简单化,我们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当时是社会和制度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是从传统的英雄主义和家族伦理的时代转向了所谓的国家的法理型的制度主义的这么一个统治时代。


而克瑞翁和安提戈涅的冲突恰好是这一点,安提戈涅她所代表的家族能力是已经即将消失,但是还是非常顽强的这么一种能力,这是安提戈涅。反而是克瑞翁,尽管表面他是统治者,颁布了这么一个命令,但是他的命令挑战的是几千年存续下来的传统。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不是安提戈涅是挑战者,反而是克瑞翁是挑战者。克瑞翁更孤独、更弱小,他比起传统来说,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克瑞翁最后还是被传统打败,非常惨。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克瑞翁的儿子和他的妻子都自杀了,所以到底谁是强者,谁是弱者?不好说。你一定要以社会转型的一种眼光。


我记得上一次我讲总论也讲过,我们研究法治的转型,经常就是旧的秩序崩溃了,新的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个期间是最容易发生各种伦理性的冲突,而这些伦理性冲突你不能说纯粹从道德层面,从他秉持的价值观层面去讲,人秉持的价值观其实也是被社会、被环境所塑造的,这是关于社会科学解读的第二点,反对伦理冲突社会科学的解读的。

 

社会科学解读的第三点,反对女权主义。反对的理由我刚才说了一点,就是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之下,是不是真正的女权?有没有这种女权观念?根本就说不清楚。还有一点就是所谓的男权和女权,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体现,安提戈涅在当时那个时代,她作为女性,她作为晚辈,她的视角可以局限于家庭的具体的视角,她不需要考虑那些更广阔的、更宏大的社会国家安危问题,所以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激情选择做出自己的行动。


这些行动表面上是女权主义,实际上,这样的行动一旦介入到传统的所谓由男人控制的这样的政治生活领域,反而会导致更大的破坏。因为你破坏了既有的自身稳定的规则,所以它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安提戈涅她所处的社会分工,注定了她眼光的狭隘。克瑞翁的眼光当然也很狭隘,但她他的社会分工,她所占的这种位置决定了她只能采取男权化的思维。这是所谓的社会科学解读。但是我想说的是社会科学的解读正因为太理性了,太强调理性的分析工具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我们即使用社会科学的东西,把前面三种解读方式都给它解构了,但是这个冲突依然存在,一如既往,这是社会科学解读。

 

下一个精神分析的解读。精神分析的解读主要是拉康所提出来的。



拉康


克瑞翁他为什么要判处波吕涅克斯这位叛国的哥哥,他的尸体不得埋葬,因为要满足他的一个最高的欲望,这个欲望就是要把死者第二次杀死。第一次杀死是肉体上的杀死,第二次杀死是精神上的杀死。在维护王权统治的时候,经常有这种事情。为什么?中国古代会把死者的尸体弄出来还要鞭尸,就是要第二次的杀死,否则你永远不稳定。


我们会发现把一个或者某个类型的人第二次杀死是维持统治的重要技术。比如说在中国50年代我们有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按理说你把人家地主的土地分了,就完了嘛,为什么还要斗地主?就是要从精神上让他认识到他是坏的,在精神上、在价值层面认为他是卑劣的,他低人一等,不仅是肉体上消灭地主,而且是精神上要打垮他,第二次杀死他,很多统治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判处死刑还要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其实没必要,我死都死了,有没有政治权利管我屁事,但是为什么要这样?第二次杀死它,要满足他的原始欲望,当然他的欲望从哪里来的?又要对克瑞翁进行精神分析,我待会马上要进行分析。

 

克瑞翁他的政治正义的行动的逻辑有它的理由的,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系,与他的不安全感、他的权力的焦虑是有关系的。然后安提戈涅有没有欲望?有啊,安提戈涅的欲望就是犯罪,犯罪是实现人的欲望的最高的手段。人都是喜欢突破规则,都不喜欢被常规约束,一约束我的话都讲不出来了,没有约束我就可以天马行空。所以说犯罪是实现欲望的最高形式。安提戈涅要故意通过挑战他的禁葬的命令,然后实现自己的最高的欲望,从而实现自己最高的价值。这是精神分析的解读。

 

精神分析的解读,尽管它在原初的解读是与我们的法律和制度没有太大关系,看上去,但其实它为我们进行法律制度的视角的切入,提供了很好的起点。我后面马上说,安提戈涅实际上所对抗的不是克瑞翁的法律,她对抗的是命运本身,只有对抗命运才能实现她最高欲望,所以我们是从这要切入的。

 

最后一个是爱与恨的解读。其实我有点不太准确,或者应该叫做内外有别的解读,或者叫圈子内外的解读,或者叫局内局外的解读,为什么这样讲?克瑞翁的政治逻辑为什么说不准埋葬这位叛国的哥哥,就是因为城邦要安全要稳定,必须要区分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的敌人。对于朋友的标准是什么?是忠于城邦的标准。如果你是忠于城邦的,你是朋友,就要予以厚葬。如果你是叛国的,你就是背叛城邦,你就是我们的敌人,所以就要鞭尸,就要羞辱你的尸体,敌人和朋友怎么可能平等相待呢?

 

但是我们知道,敌人朋友的标准,就像我们的阶级斗争的标准一样,对待朋友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我觉得都是从克瑞翁这儿学来的。然后敌友的标准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对人进行了身份类型的划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我的人,他不是我的人,对待我的人,我们是一家子,就不讲原则,怎么都好。对待敌人,他是局外人,他是圈外人,马上我们就可以抛下自己的温情,换上另外一副面孔。这是爱与恨,就是克瑞翁敌人朋友的标准。

 

正义就是对朋友有益对敌人有害,叫益友损敌,这是正义的标准。我们在读柏拉图《理想国》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


《理想国》


《理想国》里面就有人提出正义的很多标准,益友损敌、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都是不同的正义的定义。安提戈涅是不是就比克瑞翁更好了?不一定。安提格涅在剧中曾经说过,我这人天性喜欢爱,不喜欢恨,说得让我们挺感动的,其实不是如此。


安提戈涅,他的爱恨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说克瑞翁的爱恨的标准是对城邦的忠诚,那么安提格涅爱恨的标准就是对家庭的忠诚。你是我家的人,我就爱你,你不是我家的人,我就不爱你。而且在剧集当中多次揭示,安提戈涅并不是真正地爱她的哥哥。而且还有一点,安提戈涅还有一个妹妹伊斯墨涅,按理说安提戈涅跟妹妹的关系比他哥哥的关系(好),因为她跟被杀死的哥哥是同父异母,还不完全是同父同母的关系,而且她跟她妹妹伊斯墨涅是患难的,是闺蜜更亲近,但是当伊斯墨涅因为胆小不敢去挑战命令、不敢陪她一块去埋葬哥哥的时候,安提戈涅立马就反目成仇,就说你不配做我的妹妹,我要诅咒你,我们俩从此就是一刀两断,各种诅咒的话全部出来了。所以说安提戈涅也有圈内人和圈外人的这么一种判断,他们自己都陷在自己的圈子里面了。


这是我说的爱与恨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正义。因为今天我们很多人秉持的正义。正义之所以会发生冲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我们的正义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就忽略了别人,也会持有别人的正义的标准,也是发生冲突了。这是总共的六个解读。这个就解读的特别的过瘾。


下面我们就要看我的一个命题,我的一个解读是认为安提戈涅的行动体现的不是她跟克瑞翁之间的抗争,而是她跟命运的抗争。换言之,前面的所有的六个解读,基本上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安提戈涅一直最恨的,或者跟她发生最激烈冲突的,或者她最不满意的,就是克瑞翁及其他所颁布的不合理的法律。大家可能基本上都会认为克瑞翁的法律才是安提戈涅的敌人,但是我的分析告诉我,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先来看安提戈涅在这部戏剧一开始就对他的妹妹说的一段话。在那个时候,克瑞翁颁布了一条法律,就是禁止安葬叛国的这位兄弟。然后安提戈涅就找到了她的妹妹,说了这两段话。


她说:我的亲妹妹,你看俄狄浦斯传下来的诅咒中所包含的灾难,还有哪一样是宙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没有使它实现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罪还没有完,我们只要活着还会有,还要承受很多的东西。首先我们已经看到苗头了,他最恨的是谁?是宙斯。


然后第二段话更有意思,他说:听说这就是高贵的克瑞翁针对着你和我,特别是针对着我宣布的命令。在这个时候克瑞翁这个直男癌,刚颁布了一条命令,然后安提戈涅就说,这条命令是针对我的,合理吗?我们后面知道克瑞翁压根就不知道居然是一个女人,而且居然是他的一个外甥女来挑战他的命令。


当安提戈涅被抓的时候,士兵说我们已经抓到了禁葬的,然后克瑞翁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谁?是哪个汉子,竟然敢挑战我的命令,克瑞翁怎么可能颁布一条普遍的城邦的法律,说我是要针对你安提戈涅的,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是安提戈涅来害他、来挑战他。所以安提戈涅为什么非要强调是真的针对我的规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寻丘

    谢谢老师,提供了许多角度供听者思考,人生就是要通过阅读经典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与视野才行🌹

  • 思无思任方圆

    我不是免费的,我是买的

  • 汉穆拉比sir

    免费收听,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