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曾国藩与父亲曾麟书
 2.72万

试听180二十五、曾国藩与父亲曾麟书

00:00
13:20

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春节休息一周,咱们节后恢复更新!


二十五、曾国藩与父亲曾麟书


曾国藩家书当中,有很多都是写给父亲曾麟书的。因此要想学习了解曾国藩家书,我们必须也要了解一下曾国藩的父子关系。


上一集,我们讲了,曾麟书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老父亲卧病在床很长时间,都是他每天晚上亲自侍奉。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他父亲对他并不好。曾国藩在给曾麟书写的墓志铭中说,曾玉屏脾气非常暴躁,在家里经常痛骂自己的这个长子。生活中有什么不如意,也爱拿这个曾麟书当出气桶,一天到晚,斥骂不休,大家都躲得远远的。曾麟书呢?起敬起孝,老老实实听着。大气都不敢出。


曾国藩后来在一封家书中这样说:“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1]既说兄弟身上的刚强之处都是遗传自母亲,言下之意则父亲曾麟书性格比较柔弱。[2]


曾麟书性格为什么比较柔弱呢?一个这是人类家庭的规律,过于强横暴躁的父亲,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比较懦弱的儿子,这也是家庭生态的一种规律性互补。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曾麟书长期屡考不第,有负父亲的重望,这也让他在父亲面前抬不起头来。


那么,等曾玉屏老了,生病了,老虎成了病猫了,曾麟书怎么对待他这个父亲呢?我们上一集讲了,仍然是小心谨慎,照顾得无微不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曾麟书的人品。


所以曾玉麟虽然表面上看一事无成的人,实际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曾麟书身上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不报怨,能忍耐。他天分不高,考秀才总也考不上,一共考了十七次,可是他从来也不报怨,不怨天尤人,只是一次次重新备考,再上考场。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身上有一种超人的“韧”性。曾国藩后来也称自己身上最大的长处是韧劲和挺功,在困难的境地中能百折不挠,给自己拟了一个谥号叫“文韧公”,这显然是来自曾麟书的影响。


上一集我们讲了,曾氏家风的奠基者是曾玉屏,其实曾麟书也起了很大作用。他的作用是“和”,让家里和谐。曾玉屏脾气很暴,在家里经常骂这个骂那个。曾麟书呢,能忍,能消灭矛盾。一个家族里,也缺不了这样的角色。我们要深入了解曾国藩家书,还应该看一本书,叫《曾氏三代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里人的,这本书,则是曾家其他人写给曾国藩的,或者其他人相互之间的家书。这本书里收了大量的曾麟书写给几个儿子的家书,从这些家书当中我们能看到,曾麟书是一个涵养非常好的人,说话很克制,四平八稳。有时候也有一些很有特点的见解,对我们不无启发。比如他给他的儿子曾国华的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华写信与老兄、老弟,每多愁苦语。凡作诗赋,宜避穷愁字句,写信亦然。自来乘风破浪、得时而驾者,其文章语言,未有不和平畅快、令人可爱者也。


曾国华是一个牢骚满腹,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的人。所以给家里人写信的时候,也总是自伤自怜,充满了愁苦。曾麟书说,你看历史上那些乘风破浪,作了大事业的人,都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心态比较平衡健康,写出来的文章,也平和畅快,让人读了愉悦。那些成天骂这个骂那个,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的人,他们的人生和事业发展也往往不好。所以人的精神面貌影响文章的气势,文章的气势也影响人的精神面貌。


这些观念,对曾国藩也有影响。后来曾国藩在写给曾纪泽的家书当中说:“凡作文,末数句要吉祥;凡作字,墨色要光润。此先大夫竹亭公常以教余及诸叔父者,父谨记之,无忘祖训。”也就是说,写文章,一定要加一条光明的尾巴,写字,墨色要光亮,不要晦暗,这都是我父亲对我和我兄弟们的教诲,我再教给你们。


我们不能说曾麟书的这些说法是完全正确的,不主张我们今天的人也应该完全这样去做。只不过中国历史上确实是这样,那些一生咏叹穷愁的人,命运确实大都不太好,这可能和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有关吧。


曾麟书对曾国藩兄弟的教导还有很多,比如强调立志,说,“有志进取,亦是圣贤”。强调读书要专一,不能分心。“心不专则业不精,心驰于外则业荒于内。”做事要有恒心,不能求快。“教书不可求速效,循循善诱,教之有常,自然有效。”“有常”就是有恒。这些对曾国藩都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在曾国藩家书中都有体现。


曾麟书对曾氏家族贡献很大。曾国藩在外面当官带兵,他在家里管家。这个家很不容易管,主要是经济压力太大。因为做为曾国藩这样的高级官员,虽然家在农村,但是经常要和其他官员的家族来往,平时日常应酬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而曾国藩做为一个清官,又很少往家里寄钱。特别是带兵之后,发誓不要钱不怕死,所以每年给家里寄的钱更少了。但是,曾麟书守住一条,不管家里多困难,绝不和儿子说,绝不能让儿子坏了经济操守,成为一个贪官。所以不管多难多苦,他都默默想办法,一个人默默忍受。


曾国藩后来回忆,“父亲每次家书,皆教我尽忠报国,不必系念家事。”


后来父亲去世之后,曾国藩回家给父亲守孝。曾国藩当官以后没在家里长住过,这一次一住一年多,他才发现,家里确实很缺钱,这才知道,老父亲曾麟书活着的时候,经管这个家非常不容易。他想到自己老爹手里没钱,又不敢向儿子开口的情形,心中非常难受。他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


今冬收各处银数百,而家用犹不甚充裕,然后知往岁余之不寄银回家,不孝之罪,上通于天矣。令老父在家,受尽窘迫,百计经营,至今以为深痛。


也就是说,今年家里收到几百两银子,结果钱还是不够花,我这才知道以前我不往家里寄钱,让老爹在家里受苦受窘,实在是太不孝了。


所以这个老人是一个能忍耐、识大体的旧式家长。


那么曾国藩对自己的父亲,态度怎么样呢?


应该说,曾国藩对父亲,一直是非常尊重、非常孝顺的。虽然他老爹一生只是个土秀才,没当过官,没出过远门,没什么成就。但是他对父亲的教导,一直是非常在乎,非常重视的。我们看曾麟书这封家书,是在曾国藩在北京当官期间写给曾国藩:


“官阶既高,接人宜谦,一切应酬,不可自恃,见各位老师,当安门生之分;待各位同寅,当尽协恭之谊。”


就是说,你官当大了,待人一定要越加谦和。一切应酬之事,不能太自以为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本分。在老师面前,永远是门生。在同事面前,也不要越位。


曾国藩这时已经是副部长,对他这位农村老爹的话,他还是真听得进去,不光是表面听从,实际上也真是这样做的。


曾国藩对父亲一直很尊敬,也时常寄点吃的东西给父亲表表孝心,可惜开始是在北京当官,后来又在外面带兵,一直没能在老父面前亲自尽孝。


咸丰七年正月二十六日,曾麟书在老家突然中风了,七天之后去世。曾国藩闻迅非常悲痛。当时他在江西带兵,听到消息,没等皇帝回复,就直接回到了老家湘乡,给父亲守孝。


因为有了儿子曾国藩的成功,曾麟书这一生应该说过得也还不错。如果曾国藩没有成为官员,曾麟书这样的老秀才也许只能在穷乡僻壤的老家白杨坪做做孩子王,当当教书先生,儿子仕途上的成功,让这个老实本份不爱出头的人,成了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成为湘乡县最大的绅士。历任县令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跑来拜见他,地方官对曾麟书都毕恭毕敬。所以曾麟书也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县里办成了减免税赋等一些能造福乡里的好事。


总体来讲,曾麟书是一位识大体、中正和平的典型乡绅。他晚年对自己的这个身份也非常满意。咸丰四年,他曾经撰过这样一副对联命让曾国藩写了,挂在屋里。对联的内容是: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也就是说,我这一辈子,有儿子有孙子,有田可种,我就保守家业就好了。我没当官,正好也就不必操心国家,难做的事,让儿子们去做吧,我就在家里享享清福。可见他的心态非常好,在人生中能很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所以一生活得不纠结,在传统时代,算是一个对家族尽了责任,也比较有福气的人。


以上我们介绍的是曾国藩的父子关系,下一集我们还要讲两封曾国藩和父亲之间的家书,来看看曾国藩在处理父子关系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1]《曾国藩全集·家书》,岳麓书社,1994年,第934页。

[2]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有子三人:长子曾麟书,次子曾上台,三子曾骥云。因为次子早殤,所以曾国藩家书中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曾麟书和曾骥云。长年应试不第,让他难免自卑,在父亲面前抬不起头来。

用户评论
  • 浮世独孤

    张老师写得好讲得好,以后就认定您,您所有的书都要好好听一听,看一看!谢谢张老师!

  • nao_zhong

    曾麟书真不容易

  • 李日雄_l4

    张老师,您好,非常喜欢您的书,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历史人物完整的呈现,很多我以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读您的书,疑惑一一解开,就曾国潘家书一事,现在有另一种声音,说是曾国潘为了自保而写,为升迁而写。是另一种和咸丰,慈禧沟通的方式。您这么看这一观点呢?

  • 粉墨鱼生

    为什么曾的两位长辈都是中风?

  • 科学怪博士

    不错

  • 听友202418556

    太贵了

  • 星宿嘉措

    棍棒底下出孝子。。

  • 13761319bqo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