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鲁迅》:让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人物
 8.37万

试听180《人间鲁迅》:让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人物

00:00
45:00

“世上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该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听书笔记 


《人间鲁迅》的作者是林贤治


一、鲁迅的成长期:


1、原生家庭:

1.1家庭条件: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他的父亲叫周凤仪。鲁迅家的条件不错,是官宦人家,祖父周福清30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进过翰林院,做过知县。

 

1.2家道中落: 13岁那年,鲁迅的祖父科场舞弊,东窗事发,周家为营救祖父,再加上为父亲治病,散尽了家财;


1)为父亲治病,周家请来绍兴城最好的中医。这个老中医,故弄玄虚,居然要用打破了的鼓皮,制成药丸,给病人吃。还要鲁迅去弄一对原配的蟋蟀,来做药引子。这些稀奇古怪的要求,鲁迅都满足了,可父亲还是死了。这让鲁迅对中医产生怀疑。后来他学了西医,对中医更加不屑。他一辈子批判中医,自己生了病,也绝对不看中医。

 

2)父亲去世后,周家分房。亲戚们欺负鲁迅家没了主心骨,给他们的房子又少又差。鲁迅拒绝签字,遭到了长辈的严厉斥责。这强烈地刺激了他的心灵,让他看到了人世的虚伪。后来他回忆这段经历时,亲口说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2、教育经历: 

2.1南京求学:从18岁到22岁,鲁迅改名周树人,在南京待了四年。在这期间,鲁迅读了两所学校:南京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也是在南京,鲁迅的思想世界第一次打开,开启他思想的钥匙的,就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从此,鲁迅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念。

 

2.2 日本留学: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考取清政府的公费名额,赴日留学。鲁迅在日本待了7年多,这对于他的人生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有三件事比较重要:

 

1)以日本为媒介,学习西方文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翻译西方著作,哲学、文学、科学,无所不包。鲁迅留学的时候,西方重要思想家、科学家的代表作,基本都有了日文版。过了语言关之后,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西方经典。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鲁迅看来,中国正需要书中提到的“超人”,去打破死气沉沉的传统文化,让国人振作起来;

 

2)结识许寿裳:

许寿裳比鲁迅小两岁,也是绍兴人。他乡遇故知,加上两个人的性格、爱好相似,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两人的友谊,保持了一辈子。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加入光复会、亲近章太炎,都有徐寿裳介入其中; 

 

3)弃医从文:

在仙台学医时受到刺激,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要用文艺改造国民性。

 

4)具体行动:从医学校退学,带同弟弟周作人到东京,与许寿裳合作;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作,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翻译作品,《域外小说集》。收录了俄国和东欧小国的一系列小说,但在日本的尝试并不成功;

 

1909年8月,鲁迅返回中国,他的成长期至此结束。


二、蛰伏期:


1、浙江时期:教书办报

1.1在辛亥革命之前,经许寿裳推荐,鲁迅也进入杭州一所师范学堂,教生理卫生课和植物课。一年后,鲁迅回到老家,担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2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在绍兴办理报纸,评论时政。但触怒了绍兴革命政府的都督。鲁迅看到社会没有因为革命发生变化,非常失望,于是在许寿裳的介绍下,去往北京;

 

2、北京时期:任职教育部

1912年5月,鲁迅抵达北京,出任教育部佥事,算是助理级别的职务。当时的教育部,其实是官场的一部分,人人都想往上爬,真心搞教育的没几个。大环境如此,鲁迅也打不起精神。他和许寿裳经常一起吃饭、喝酒、逛琉璃厂。一个人的时候,鲁迅则转而研读古籍,甚至学起了佛经。

 

3、新文化运动的到来:

3.1 《新青年》与白话文学运动:

1)《新青年》来京:《新青年》的创办人是陈独秀,原先在上海出版,1917年初,陈独秀受邀北上,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也搬到了北京。

 

2)《新青年》的宗旨:介绍西方文明,批判传统文化,唤醒国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为此,陈独秀连续刊登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第二篇是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宣布彻底推翻腐朽的古典文学、贵族文学。

 

3)白话文学运动的尴尬:文学革命的理论和口号是有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来说话。

 

3.2 铁屋中的呐喊:鲁迅走上白话创作

1)钱玄同拜访:1917年8月的一天,钱玄同拜访了鲁迅。两人都是留日学生,彼此很熟,钱玄同知道鲁迅有文学天分,想请他写点文章。但此时的鲁迅有些消沉,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有意义吗?他打了个“铁屋子”的比方。

 

2)铁屋中的希望:鲁迅说,中国好比一个铁屋子,屋子里的人都睡熟了,不知道自己快要闷死。你把其中一些人叫醒,又没办法打破铁屋子,结果,无非是让那些醒来的人,承受临死前的挣扎和痛苦。何必呢?还不如在睡梦中死去的好!钱玄同回答:既然有人醒了,就有打破铁屋子的希望啊。

 

3)鲁迅加盟《新青年》与狂人日记的诞生: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以“鲁迅”的名字,发表文章。鲁,取自母亲的姓氏;迅,寓意飞奔疾驰。

 

《狂人日记》有着双重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它是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对鲁迅个人来说,他由此迈入了人生的爆发期。

 

三、爆发期:


1、北京时期: 

1.1 创作文学作品:据统计,从1918年到1926年鲁迅离开北京,鲁迅发表了25篇短篇小说,其中就包括《孔乙己》、《阿Q正传》、《伤逝》和《祝福》这些名篇。这些小说,激烈地批判封建礼教,批判国民性,也揭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伤痛和迷惘,打动了年轻读者。

 

1.2 担任《新青年》编委:当然,鲁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新青年》采取轮流编辑的方式。7名编委,每人主编一期,依次轮换。作为编委,鲁迅和《新青年》的伙伴们步调一致。他和胡适的关系就特别融洽。

 

1.3 与新文化同仁的分道扬镳: 

1)观念分歧:鲁迅认为,胡适只想走精英路线,他的文章,是给知识精英、政坛高层看的,希望出现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对底层社会缺乏同情和了解。相反,鲁迅认为启蒙大众,让大众觉醒才是当务之急。

 

2)人事纷争:当时的北京文化界和教育界,可以分成两大群体。第一大群体,包括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这批人年纪比较大,留学的地方,是日本或法国。又因为其中浙江人多,所以这个群体也被称作“浙江系”。另一大群体,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这些人。他们年纪轻,都在欧美留过学,所以又叫“欧美系”。

 

3)聚焦点: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

女师大风潮:1923年,许寿裳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随即邀请鲁迅做兼职教授。北洋政府不喜欢许寿裳,第二年,女师大就换了帅。由性格强硬、作风强悍的女性学者杨荫榆主持校务,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反弹。鲁迅支持学生,北大外文系教授陈西滢,则认为是浙江系鼓动,两人发生论战;

 

“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的卫队,射杀了请愿的学生,鲁迅在女师大的学生,刘和珍也成了死难者。鲁迅异常愤怒,连续写下《无花的蔷薇》《纪念刘和珍君》等杂文,控诉北洋政府的暴行。这也代表了知识界的主流观点。但是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发表文章说,组织者没考虑到极端情况,就带学生去请愿,这太草率了,双方最终决裂。

 

2、厦门广州时期:

2.1 厦门时期:1926年8月到12月,鲁迅南下,出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一方面是为了躲开原配朱安,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已经发不出工资,鲁迅南下可以解决经济困难;

 

2.2 广州时期:1927年初到1927年9月,鲁迅又南下广州,在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因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迫害共产党人。4月15日广州戒严,抓捕了3000多名共产党人、工人和进步青年。许多中大学生也被抓了。鲁迅提出要营救这些学生,但校方怕惹事,不敢行动。结果,一些学生因此遇害。愤怒之下,鲁迅辞去了中大的一切职务。

 

3、上海时期:

3.1 动迁上海的原因:上海有租界,可以躲避国民党的控制,而且上海的文化市场发达,到处是大学、报刊和书店,要养活自己和许广平,靠稿费问题不大。

 

3.2 1927年10月,鲁迅带着许广平,移居上海。由此开启了他的上海时期。一直到1936年10月去世,鲁迅在上海住了整整九年。这也是鲁迅人生的最后九年。经历了革命、背叛,还有文化圈子纷争的鲁迅,其实对一切都看穿了、也失望了。这一时期的他,变得喜欢挖苦讽刺、含沙射影。

 

3.3 鲁迅的心境与创作转向:跟北京时期不同,在文字创作上,他从小说转向了杂文。杂文,是一种短平快的随感和时评文章,写得时候但求犀利,读起来酣畅淋漓。和他这一时期的心境很搭调。鲁迅生前出版过14本杂文集,其中有10本是在上海写的,他给今天的人们,留下刻薄而有洞察力的印象,很大程度上,靠得就是《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里边的文章。晚年,鲁迅只出过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跟杂文的风格比较接近。可以说,上海时期的鲁迅,成了一位杂文家。

 

3.4 鲁迅的两类杂文:

1)批判国民党当局,批判国民性的实证文章,直指人们不愿面对的痛点;

2)一些私人性质的论战文章,很能反映鲁迅晚年的心态,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可以极尽刻薄;

 

四、鲁迅的私人生活 


1、鲁迅跟周作人的关系:

1.1从融洽到决裂:周作人是鲁迅一手培养的。从生活起居到文学道路,再到婚姻大事,鲁迅都尽心尽力。兄弟俩的关系,曾经非常融洽。新文化运动时期,“周氏兄弟”一个写小说,一个写散文,是闪亮的文坛双子星。然而在1923年,兄弟俩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鲁迅搬出北京八道湾住所。

 

1.2委婉地劝诫: 1925年,鲁迅写了短篇小说《弟兄》。他通过文学作品婉转地表示,如果弟弟有难,自己愿意全力帮助。晚年,鲁迅还多次通透过亲友,劝周作人离开北京。鲁迅觉得,北京气氛保守,周作人性格又软弱,很容易掉坑里去。可惜,周作人没听他的。抗战爆发后,周作人趟了浑水,成了汉奸。

 

2、儿子周海婴: 1929年,许广平为鲁迅生下了一个男婴,因为是在上海出生,鲁迅就给他取名“周海婴”这时候,鲁迅已经49岁了,可谓老来得子,所以非常兴奋。只要有朋友来,他一定抱着周海婴出来,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周海婴渐渐长大,每晚睡前,都要听故事。这个任务,当然交给了身为文学家的鲁迅。他花费大量时间,找素材、编故事。鲁迅还为周海婴挑选玩具,并且乐此不疲。

 

3、年轻人的导师:萧军萧红夫妇

3.1接济生活:最能体现鲁迅热心的,是他对萧军、萧红的关心。萧军和萧红都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这对情侣逃到青岛。期间,萧红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当时,两人生活窘迫,无奈之下,就向鲁迅求救。鲁迅十分赞赏萧红的《生死场》,帮忙联系出版。1934年,萧军和萧红离开青岛,来到上海。从此,他们成为鲁迅关系最亲密的年轻朋友,三天两头来探访。

 

3.2 萧红眼中的鲁迅:鲁迅逝世后,萧红写了篇《回忆鲁迅先生》,描述了她眼中的鲁迅。

1)鲁迅爱抽烟,走路轻快,笑声明朗,是一个幽默、和蔼,并且非常细致的人。有时候,萧军萧红在鲁迅家聊得晚了,或者碰到下雨,鲁迅都会嘱咐许广平,叫来小汽车把他们送回去,还坚持自己付车费。

 

2)鲁迅还有着不错的审美品味。有一次,萧红穿了件红色上衣、咖啡色裙子,问鲁迅好不好看。鲁迅实话实说:不好看。随后,他传授起了衣服搭配的经验。鲁迅告诉萧红,红上衣应该配红裙子,或者黑裙子才好看,配条咖啡色裙子,视觉上很浑浊。之后,鲁迅又对萧红平时的穿着,进行了点评。

 

鲁迅并不只有严肃、犀利的一面。实际上,鲁迅有生活情趣,也非常热心,乐意和年轻人打交道。可以说,晚年鲁迅,已经是中国青年的偶像了。


五、鲁迅身后:


1、葬礼: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家中病逝,享年56岁。他的死震动全国,宋庆龄、蔡元培、茅盾、周作人等一批人,组成治丧委员会,成千上万的人赶来参加葬礼,其中既有好友、学者、作家、青年学生、电影明星,也有普通市民和工人。鲁迅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边印着三个字“民族魂”,当时落葬在万国公墓,也就是今天上海市虹桥路1290号的宋园。


2、迁葬:1956年,鲁迅墓搬到了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里边,墓前还有一尊鲁迅的雕像,摆出大家都熟悉的坐姿,雕像下还标明了鲁迅的生卒年份。直到今天,他的墓边依然有人鞠躬行礼,还有人们奉上的鲜花。

解读 | 刀劈三观抱老师

播音 | 秋安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用户评论
  • hotkey818

    最近在读鲁迅全集,文字如投枪匕首,犀利如疾风暴雨,直接剥掉国人的遮羞布

  • zzsnbb

    鲁迅,家道中落,世态炎凉,被逼改名,留学日本,启蒙大众,我等楷模

  • 拾思说课

    为什么教育部,要去掉教科书里的鲁迅文章呢

    13839492vkq 回复 @拾思说课: 因为他们接受不了批评

  • 婵婵_ft

    作为女孩子,看历史书比较枯燥,这样讲故事般的了解历史,忍不住一直听下去,收益满满,感谢

  • 第一劍客

    鲁迅批驳学习古文,而我批驳鲁迅极端的倒向西方文化一边!👎

    13839492vkq 回复 @第一劍客: 光学习古文是不行的,历史已经给出答案了。怎么你还在质疑?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西方文化

  • 1880413ylom

    只是个人环境导致对国学过分抵触,哎!

    止水_7t 回复 @1880413ylom: 但是鲁迅先生的国学修为绝非一般人可比,那一代的大师基本上都是中西贯通

  • 顾北寒歌

    鲁迅先生的书 今日看来还是很有批判讽刺的意味 这同样值得我们反思 这个世界会好么? 希望未来可以给出答案

  • zzsnbb

    让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人物

  • zzsnbb

    鲁迅的书批判政府很棒

  • 听友264521661

    听了《人间鲁迅》,理清了伟人人生成长思想变化成熟的历史阶段,了解了历史上论战的主要观点背景,感觉到伟人产生于平凡的人间世界,是众多平凡的人生中不平凡的启蒙人引路人带头人革命者。听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伟人也平凡,鲁迅在人间。看到他的平凡的一面,对比他不平凡的觉悟和贡献,更觉得他的伟大。鲁迅文学的时代性在当前是否还具有适应伟大斗争的先进性?鲁迅精神在当时在历史上确实发挥了促进民族觉醒和人民解放的启发和助推的作用。

    Call_aspade_aspade 回复 @听友264521661: 此书犹如“觉醒年代”让人更贴近个人成长与时代进击的流转演变. 相信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有真理不变与局域待转的特质,知与不知的推进乃人类之所存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