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英语作文初一年级

初一风俗习惯
1个回答2024-01-27 22:36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要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达斡尔族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苗族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初中生不良习惯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2:18
中小学生都存在哪些不良的习惯

『劳动习惯』

校内积极校外懒惰

超过六成学生在校内积极参加各种劳动,57.9%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劳动,而仅有三成多学生“在家经常帮父母干活”,其中初中生只有28.2%。

调查中关于学生“劳动习惯”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在学校与在家参与劳动“冷热不均”,出现在学校、家庭、社会行为不一致的“两面人现象”。

专家分析: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学校表现积极主动以期待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同、肯定和接纳,是学生特定心理年龄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更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家庭劳动认识的误区,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劳动习惯等人格品行的培养,应当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消费习惯』

富裕学生爱花钱

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生中,花钱无计划、选择“看到喜欢的东西就随意买”的,以每月零花钱在200元以上者居多,而随着零花钱数额的减少,选择“存起来”理性消费的人越多。80.4%的学生认为“穿鞋舒适就行,不必讲名牌”。

专家分析:大部分学生能从主观上认识到追求名牌是不良行为,有较强的节俭意识。而生活条件的富裕和家长的娇纵助长了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这种无节制的消费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学习习惯』

自主性越差成绩越糟

调查显示,“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与学生成绩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即“面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成绩从高到低的学生分别选择“独立钻研”“等待老师讲”和“参看答案”。此外,学生成绩的差异与其课后自主完成作业和课后阶段复习的质量显著相关。

专家分析:课后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优劣。应重视帮学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建议帮他们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并请家长协助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树立信心。

『生活习惯』

运动娱乐很缺乏

调查显示,62.5%的小学生坚持“早睡早起”,更多的中学生“早睡晚起”,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越发不足;“运动习惯”统计中,超过半数的小学生每周坚持体育锻炼,而中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明显短缺,仅为三成多。超过八成学生以看电视打发业余时间。

专家分析:中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繁重课业占据睡眠时间,同时也存在部分中学生用上网打游戏挤占睡眠时间。建议教师多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请家长不要只盯学习成绩,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初一风俗习惯
1个回答2024-02-07 23:06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要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达斡尔族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苗族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初中坏习惯
1个回答2024-02-20 20:10
你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就首先就很好!学习这个东西是没有捷径的相信你这么聪明应该是知道的!首先呢你要做的就是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开始学习!先从基础下手。最主要的是对这几门课程要感兴趣!这样学习起来你会很轻松!只要你能塌下心来去学习我相信你会喜欢上这几门课程的!还有就是利用好这个暑假。系统的进行一下安排!不要给自己设置心里障碍!其他的你都能学好凭什么化学学不好!没有学怎么就知道学不好。要自己相信自己

加油支持你
初中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1-07 18:35
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规律
习惯不曾习惯的习惯会习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25 08:50
拗口,我觉得是一个道理。努力改变自己,是一个成长,成熟。努力做自己以为不到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放弃!
有没有初中生有坏习惯结果酿成大祸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6:39
就在身边 网吧游戏什么的
如何培养初一学生学英语的良好习惯
1个回答2024-01-28 07:44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记忆,对学到的语言知识要不断地使用和练习,用来巩固这些知识。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就必须先解决如何学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认为帮助学生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一 . 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之一。“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朗读”。朗读主要是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的过程。对于所学的单词、短语、对话或课文,必须多读,熟读,达到朗朗上口的程度。背诵是笨办法,但也是学英语的较好方法之一。这里也有个熟能生巧的问题,越背越熟练,越背越觉得学习更简单、更容易了。“读”的另一层内涵是指“阅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每天学习的课文,学生还要每天阅读一篇和教材同步的英语短文。“阅读”要坚持由浅入深,随着英语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阅读量和难度。通过“阅读”,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词汇量,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特有的习惯用语、社会背景及国外的风土人情,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熟练地做好“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等题目。



二 . 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要引导学生多动口,克服怕说错和害羞的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要经常在课堂上安排朗读、对话、复述、问答和表演等练习,还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说”的活动。例如:用英语作自我介绍、演讲比赛、讲故事等。另外,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把所学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口头形式输入大脑,为以后使用作好储备。



三 . 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听”和“说”的能力提高了,英语的水平才可以提高。除了在课堂上做听力练习外,学生还要养成每天听英语录音磁带的好习惯。英语录音磁带有两种:一种是英语教材的辅助磁带,另一种是专用的听力训练磁带。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难易程度相当、适合学生的听力材料,每天进行听力训练,持之以恒,学生们“听”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四 . 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几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学生必须养成“写”的习惯。“写”有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三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读”是对知识的吸取和摄入,“写”是信息的反馈和提取。通过“写”,能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听说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内外笔头练习,让学生每天坚持写几句话,日积月累,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五 . 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对新课内容经过预习后,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每一课的讲解,学起来就会有轻松之感,课堂效果也就好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一是课堂巩固,二是课后复习。按照正常的方法复习,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大有益处。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一,学习成绩不大好,一放学总喜欢开动画片看,如何解决这坏习惯呢
1个回答2024-01-20 18:35
看动画片也不能算是坏习惯吧。。 看动画片对培养小孩子的想象力, 发散思维能力挺有帮助的。 适当的看看没什么的, 你可以跟孩子做个约定, 回家先写作业, 写完了作业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