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儿歌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来来来,喝了这杯,还有三杯
1个回答2023-07-27 22:25
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知己,喝一千杯酒都嫌少,这句俗语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不觉得厌倦的状态。豪放如李白,遇到知己,当然要豪饮千杯,不醉不休。他曾写下《山中与幽人对酌》,记录了这一状态。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两人对酌山花开”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在这里,诗人以“两人”点明人物,只有诗人和他的隐士朋友一起对饮,表明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对酌”点明人物的状态,两人对饮,却没有那么多酒桌规矩的束缚,在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下喝酒;以“山花开”点明环境,清幽的环境暗合两人的品格,表明他们都不是那种受世俗束缚的人。

“一杯一杯复一杯” ,喝了一杯又一厅局杯。得遇知己,是人生一大快事,酒逢知己千杯少,于是,诗人和隐士朋友一杯又一杯地喝酒,以助快意。在这里,诗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和朋友对饮的豪爽场面。随着一杯又一杯酒下肚,诗人飘飘然了,心中的快意也随之达到了顶点。

“我醉欲眠卿且去” ,我已经喝醉了,您可以自行离开。在这一句中,诗人化用了一个和陶渊明相关的典故:不论贵贱,只要来访,陶渊明就拿出酒来与之共饮。如果陶渊明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便是化用陶渊明的这一句。从这里,我们可知诗人是主,隐士是客,他们都是豁达豪爽之人,不为世俗所束缚。

“明朝有意抱琴来” ,明天早晨一定要抱着琴再来。诗人虽然已经喝得昏昏欲睡,但他还不忘邀约,希望隐士朋友明天一早带着琴再来。到时候,一人抚琴,一人静听,像钟子期和俞伯牙一般,抚琴为知音。在分别之际,诗人又向隐士朋友发出邀约,希望明冲伍天还能相聚,足见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山林中,诗人找到扮判让了知音,他们志趣相投。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俗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志趣是否相投,是两人能否成为知己的关键。所以,志趣相投也成为我们交朋友的一大原则。
李白月下独酌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02 19:05
李白一个人在月下喝酒
李白的《月下独酌》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28 12:45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个回答2023-09-13 03:35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诗得首句写“两人对酌”,对酌者是意气相投的“幽人”,于是乎“一毁闭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清余察怀畅饮了,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答茄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了“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以至于诗人“我醉欲眠卿且去”,一个随心所欲,恣情纵饮,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挥之欲出。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的故事中‘斟酌’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08 06:51
唐代诗人贾岛,字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月下独酌》
1个回答2022-09-29 21:22
晚上喝醉的时候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的故事中‘斟酌’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08 06:00
唐代诗人贾岛,字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李白《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下半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1 23:51
影徒随我身。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写了李白在月下做什么事
1个回答2023-01-01 17:17
独自喝酒的事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