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姓编儿歌

我姓樊 这个姓有什么来历
1个回答2024-03-05 12:44
樊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乃周文王之后
。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文王子虞仲有支孙名仲山甫,宣王封仲山甫于樊(今河南济源),后世子孙以邑为氏。
2、出自子姓,乃成汤王之后
。据《左传》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汤王的后裔子孙,有陶、施、樊、繁等七大族,称为殷民七族,中有樊姓。周时,殷民七族归齐管辖。
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据《世本》所载,“巴郡蛮”五姓有樊;武落山出四姓,其三为樊;前秦、隋初时陕西关中氐族大姓有樊姓;明清时云南黑盐井(今禄丰西北)巡检使土巡检为樊姓,系白族;今蒙古、满、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春秋时楚国有共王夫人樊姬,鲁国有孔子弟子樊须,战国有避罪于燕的秦将樊於期,汉初名将沛人樊哙等
百家姓:樊姓的来源,姓樊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1-03 20:02

一、姓氏来源 
一是上古汤王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王族的后代传到商纣王时,分成了七个大族,其中有一族姓樊。纣王残暴昏庸,被周武王打败。周武王就将商朝七大族都迁到山东、山西一带居住,井没有改变他们的姓氏。姓樊的继续相传姓樊;  
二是源于周武王曾孙子,叫仲山甫,为国立功,被封为樊地(在今河南济源市)的首领,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相传姓樊。
二、郡望堂号  秦置上党郡,现在山西省长子县。 望出上党、南阳。
三、历代名人  
樊迟——名须,字子迟。春秋时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弟子。  
樊哙——汉朝时沛人。少以屠狗为业。长成随刘邦起义。鸿门之宴,项羽欲杀刘邦,哙面责羽,邦得脱走。灭秦后,与张良谏刘邦不要贪图咸阳宫室安乐,遂封存重宝财物府库。以军功封舞阳侯。
姓樊男孩起名字大全
1个回答2024-01-23 16:08
符合宝宝命理的名字才是好名字,排出八字、合理搭配才是适合八字的吉祥吉利的好名字、笔画:1。3、时代特征,去其忌讳用字,避开凶数,五格、象。4、还要避开不冲克八字、综合搭配、性别、分析生辰八字命主五行、音、格局、形,确定喜用五行用字。2.取其字的意。起名步骤、八字数理合理搭配将要用的字、根据姓氏。供参考,找出用神喜忌,再确定名字根据宝宝出生时间、选出命局所喜用所需要的五行汉字
樊姓女孩名字大全 三月底生的
1个回答2024-01-27 21:45
樊佳莹
樊瑞文
樊德霞
樊怡昕
樊翰琳
樊蓉耀
樊蓓芳
樊如婧
樊秀娟
樊继花
樊惠英
樊子婵
樊怡馨
樊海文
樊清霞
樊倩荣
樊洁蓉
樊倩榕
樊宸雪
樊兆雪
樊睿雪
樊蕊雪
樊兆霞
樊玉文
樊婕婷
樊思瑛
樊思洁
樊悦兮
樊庆美
樊耀琳
樊姓的原意是什么, 出处在那里
1个回答2024-03-15 20:15
樊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寻根溯源 樊姓来源有三:1、出自姬姓,乃周文王之后 。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文王子虞仲有支孙名仲山甫,宣王封仲山甫于樊(今河南济源),后世子孙以邑为氏。2、出自子姓,乃成汤王之后 。据《左传》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汤王的后裔子孙,有陶、施、樊、繁等七大族,称为殷民七族,中有樊姓。周时,殷民七族归齐管辖。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据《世本》所载,“巴郡蛮”五姓有樊;武落山出四姓,其三为樊;前秦、隋初时陕西关中氐族大姓有樊姓;明清时云南黑盐井(今禄丰西北)巡检使土巡检为樊姓,系白族;今蒙古、满、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仲山甫。又名樊穆仲,乃周文王之裔孙。周宣王时任卿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使周人统治的疆域扩大,史称“宣王中兴”。由于仲山甫功勋卓著,周宣王封他为樊侯,他的子孙便以封邑为氏,称樊姓。他们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樊姓发祥于今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樊姓以此为主源,北入山东、山西,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如春秋时楚国有共王夫人樊姬,鲁国有孔子弟子樊须,战国有避罪于燕的秦将樊於期,汉初名将沛人樊哙等。自战国至西汉,樊姓在河南繁衍兴旺,如尉氏、新野、新蔡、陈留等地皆有樊姓人。其中有一支迁至今唐河湖阳,迅速繁衍成为南阳郡大姓。湖阳樊姓至樊重,在西汉末、新莽初,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庄园主,嫁女于春舂陵宗室刘钦,生刘秀。樊宏,汉光武帝刘秀之舅父,被拜为光禄大夫,位至特进,封寿张侯。宏弟樊丹,封谢阳侯,兄子樊寻,封玄乡侯,族兄樊忠,封更父侯,父樊重,追封为寿张敬侯,一门五侯。后樊宏子封燕侯,孙樊凡官至大鸿庐。此支樊姓显贵于当朝,又族大人众,子孙昌盛,于是形成了樊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南阳郡。此期北迁入山西的一支樊姓经繁衍昌盛,形成了樊姓历史上的另一大郡望——上党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汉以外戚声势显赫的湖阳樊姓余威不减,南朝梁的樊方兴,历散骑常侍,东益州刺史,封富川县侯,其孙樊毅和樊猛亦任高职,皆封公侯。此支樊姓传续六百年,隋统一后,才湮而不闻。此际上党郡的一支樊姓入迁北猗氏(今山西临猗),以北周樊进、北齐樊逊为代表,使北猗氏之樊姓昌盛起来。唐代时,樊姓依旧在北方昌盛,值得一提的是,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樊淑流落大食(今阿拉伯),将中国书画艺术传入西方。两宋时,江南始有樊姓见诸史册。明初,樊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江西等地。明代,南方樊姓有大发展。清代时,樊姓已广布大江南北,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樊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陕西、河南、江西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樊姓约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

郡望堂号 樊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1、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2、上党郡,秦治所在今山西壶关,西汉移治长子(今属山西)。

�堂号:“南阳”、“文魁”、“上党”、“忠烈”、“听命”等。
三国里姓樊的人名或地名
1个回答2024-03-30 22:51
樊稠:三回,董卓将,韩遂友,被李傕杀。

樊能:十五回,刘繇部将,为孙策喝死。

樊氏:五十二回,赵范嫂。

樊建:八十七回,蜀掾吏,

樊岐: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姓樊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4-06 19:20

战国末年大将樊於期、西汉开国大将樊哙、唐代女将樊梨花

姓樊给孩子起名字
1个回答2022-12-12 09:43
樊梨花,樊虎。
姓樊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15 09:31

樊梨花~~樊哙

樊姓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5 17:32
  樊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著名人物有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樊哙。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太王古公次子仲雍裔孙仲山甫樊侯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周太王的儿子虞仲雍有裔孙名仲山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姬静南征北战,使周王朝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号称“宣王中兴”。亦称樊仲甫、樊仲山,逝世后谥号“穆”,故又作樊穆仲,在周王室为卿士,是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贤名之臣,在当时的诸侯之间,地位十分崇高和尊贵。在樊仲山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称樊氏至今。因其始祖为樊仲山,史称姬姓樊氏、樊氏正宗。

  樊氏族人大多尊奉仲山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殷民七族。据《左传》记载,在商中期以后,按分封的地名,形成了陶、施、樊、繁、锜、几和终葵七大族,其中有樊氏,子孙一直沿袭下来。

  商朝灭亡之后,周武王姬发把殷商的遗民七族划归齐国管辖,故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樊氏家族多在齐、鲁一带。孔子的弟子樊须,字子迟,便是商人七族中樊氏的后人。史称樊氏。

  源流三:

  源于古巴人,出自汉朝时期巴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上古时期,古代巴人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地区,后迁徙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以巴廪君为首领,由巴氏、巴蔓氏、巴瞫氏、巴相氏、巴郑氏这五个姓氏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史称古巴国,国人称巴人。古巴国在夏王朝时期称“巴方”,在商王朝时期称“巴奠(甸)”。

  巴国形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灭亡于战国中期,约有八百年历史。秦国灭巴国之后,故巴国五个姓氏部落中的巴蔓氏族部落,后取谐音汉字“樊”为姓氏,称樊氏,世代相传至今。 按历史、文物专家李学勤考据,信阳平桥樊君墓出土铭文,樊为芈姓。

  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巴郡、南郡蛮夷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包括混入赢姓、子姓、姬姓的部分樊姓 ,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 长阳 西北)。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流域等地区。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伊拉哩氏多冠汉姓为樊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