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各阶段的幼儿歌曲

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呢?
1个回答2024-02-07 05:20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后开始让孩子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表活动
当幼儿老是向你提问一些问题他处于哪个阶段?
1个回答2024-02-05 03:03
求知欲旺盛期
爱思考
爱提问
爱学习

耐心解答
做好孩子知识启蒙的引导者
幼儿园发展有几个阶段?
1个回答2024-02-07 08:49
小宴桐空园,中园,大园。三个阶段。小园就是孩子不多,分三四个班,有点画画,认字的课,教生活习惯。中园就是大点,班多了,文化课晌瞎丰富点,比如可以跳舞👯。大园就是规模大,内容更多,涉及轮逗的范围广了。
大班幼儿处于推理能力的什么阶段
1个回答2024-01-19 03:24

儿童在大肌肉动作和感觉动作两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上,开始形成丰富的知觉表象世界。当大人要求孩子做某种事情时,孩子不用先模仿大人的动作,而是通过手势、表情、语言,并根据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就可以完成这项活动。于是儿童的学习能力就发展到了知觉动作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视觉与听觉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视觉方面:开始辨认有意义的事物,学会区分经验中的对象与背景,辨认相似图形中的不同部分,辨认点、线、面,并能记忆呈现的图形与文字。这时家长应给孩子多看儿童画报、画书,玩拼图游戏和迷宫游戏,到公园看各种动物,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等。听觉方面:开始用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事物联系,辨别不同的发音并从中提取意义。儿童能够将听到的语言记在大脑中,按照这一指令去行动。这时家长应给孩子多讲故事。如“365夜”、“故事大王”、“格林童话”等,讲各种有趣的事,听各种优美的音乐,如果孩子喜欢可以学一种乐器。这也是培养孩子审美观、是非观、同情心等美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阶段。听知觉能力差的孩子,无法过滤环境中不重要的听觉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听觉刺激所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视觉与听觉总是与动作联系在一起的,看到或听到对他们有用的信息,他们不会无动于衷,他们通过积极的看、积极的听,目的是行动。前面阶段,是以动作为主,动作诱发感觉、知觉,而在这个阶段,是以知觉为主,知觉统辖动作。他们将知觉经验如实画出来、如实说出来,他们这时有能力照着画、照着说,他们内部心理活动占据了优势,但动作仍然必不可少,这就是为什么叫知觉动作统合阶段。视听觉动作统合能力是大脑将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进行正确处理,再指挥行动,如果这个信息处理过程出现问题,那么行动一定会出差错,看到的、听到的与做到的是两码事。例如,孩子在做数学运算时,时常忘记进位和错位,就是因为视觉记忆受到下一步计算的干扰;孩子将数字抄错、遗漏或左右颠倒,是由于视觉记忆、视觉分辨能力与视觉次序性记忆能力发展不足造成的;在竖式计算中,将个位、十位、百位数排列不正,是因为视动协调性出现了障碍,大脑对方向、位置和距离信息的处理出现了问题所造成的。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知觉动作统合能力训练来解决。知觉动作统合能力是后天学习与训练的结果,现代都市家庭的孩子住在高楼,没有户外游戏,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玩。其实很多家长小的时候玩过的游戏如踢毽子、踢沙包、打陀螺、滚铁环、跳格子、抓石子、抓羊拐、斗鸡等游戏对孩子的能力发展都是很有效的方法。这时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聊天,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让孩子有适应陌生环境的机会,进行适应社会能力的训练。现在有些家长连孩子系鞋带这样的事都要代劳,一个初中三年纪的女生还等着爸爸妈妈把螃蟹剥好了自己只管吃,孩子的能力能发展起来吗?

现阶段幼儿园游戏存在哪些问题
1个回答2024-02-12 03:22
一、当前幼儿园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活动流于形式
《纲要》中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但有不少教师在观念上仍有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没有真正把游戏寓于一日的活动之中。有的嫌玩游戏麻烦,平时不玩游戏,只在有人参观检查时才让幼儿玩游戏,幼儿游戏活动不能得到正常开展。
(二)游戏活动安排不当
过于死板,教师过多考虑游戏的教学因素,而忽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限制了幼儿的主体性,游戏和教学难以平衡,无法发挥其的优势。
(三)游戏指导两极分化
分化一:有的教师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常常是“玩具一散,幼儿一放”便不闻不问,让幼儿随意玩,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分化二:教师过于注意游戏的结果而忽视游戏的过程,往往亲自设计和指挥幼儿游戏,“导”得过多;幼儿则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机械地消极模仿,选择游戏的自由度小,内容也单调,开展游戏活动的思考、创造和自主性被忽略了。
(四)游戏评价缺乏实际价值
许多幼儿园对游戏的评价如同虚设,要么面面俱到,要么简单了事。有一些游戏评价还流于形式,抓不住重点,缺乏评价价值。
二、当前幼儿园游戏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受物质环境的影响
一是区角的规划:室内游戏空间太挤孩子容易起冲突;场地过于空旷,幼儿会出现粗鲁行为。二是游戏材料的投放:稀少单调的游戏材料无法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教师对游戏机会与时间的把控不够到位
幼儿在游戏期间被提供的机会少,发生新的学习的可能就少。游戏中没将选择权留给幼儿,分配角色时带偏见,没有根据因材施教的需要将某些游戏机会留给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在基于相同情境、玩具与教师的情况下,同一群幼儿在长短不同的游戏时间里,所表现的游戏行为也不同。
(三)教师的游戏知识与信念不足
教师对于活动室游戏的认知与现实的游戏实践存在一定差距,如:游戏材料没有激起预期的探索或假装游戏,也没有产生教师期望获得的意义,游戏所产生的喜悦与进程并不是教师期望的样子。
(四)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的不当介入可能限制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游戏及探索、解决问题,使其丧失与同伴互动或考验自己能力的机会。如何富有弹性地、在合适时机、以合适角色与强度介入幼儿游戏,何时扮演指导者、旁观者、管理者角色抑或参与者角色,这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一大挑战。
小孩在幼儿园阶段需要哪些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3-14 08:59
建议你去看看 39健康网 上面的孩子专栏

里面什么都很详细哦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阶段?幼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11:47
建议你去幼儿教育网看看,那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一切的答案。
某幼儿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且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这说明该幼儿处于(  )阶段。
1个回答2024-03-17 02:56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的思维,幼儿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并能说出理由,说明其思维发展水平已经比较抽象,有了好人坏人的概念,并能对此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C项正确。

A项: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分析创造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面对孩子幼儿阶段的“叛逆期”,好妈妈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1-25 10:28
这个方法要首先判断下孩子只是嘴上逞强还是会采取行动。也可能你随他去了,他就会变本加厉。就那通融一下好了,让他继续,直到他达到了你的底线。比如,对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你不要他玩水,他非要玩水,那就让他玩好了,但是前提是不能把水玩到卫生间以外。比如,他要爬得很高很高,那就让他爬好了,直到爬到你已经不能再保护他的时候。如果他把水玩到卫生间以外了,或者坚持要爬到你够不到他的地方,那你就要赶紧发飙,必须制止他。
第二个方法,比较难。就是你要学会反思,你眼中孩子的叛逆行为是不是就那么让你不可容忍,它的行为是不是一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你只要反思下,就会发现,从前十件事里有八件事你觉得孩子都是错的,但是现在,可能只五件事孩子是错的。你也可能犯错,你虽然是他的权威,但是权威也未必事事都对。
孩子如果真有严重的叛逆行为,最初的根源都在家庭。相比较孩子在幼儿时期出现的叛逆行为,青少年时期,甚至成年以后的叛逆行为要严重和难理解得多,别看那时候他们似乎更有能力懂得道理。当年轻的父母们总是为自己三岁孩子的叛逆行为苦恼不堪时,不妨想想,其实这已经是孩子一生的叛逆行为中最轻的了。
孩子每一次挑战你的权威,既是他与生俱来的探索行为,也是在给你机会练习如何管理他和管理自己的脾气,要知道这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孩子也跟成年人一样,有时候你越是跟他对着干,他就会更加坚持跟你对着干。你适当通融一下是很能缓解气氛的(当然,如果通融过度了,孩子就会变成你的权威了)。其实在孩子眼中,如果他懂什么叫叛逆的话,他恐怕也认为是你相当叛逆呢。
好的父母都是练出来的。比如我,虽然经常发飙,但是每次情绪一上来就会立即提醒自己:就事论事,不要借题发挥。即使如此,我也经常做自我报告,题目总是:我对孩子是不是太严厉了或者太放纵了?我想,我的一生都将会在严厉与放纵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幼儿绘画发展的阶段
1个回答2024-02-20 23:25

1.涂鸦期(1岁半—4岁) 
涂鸦期可分为三种水平:无意涂鸦、有控制的涂鸦和命名涂鸦 
2.象征期(约4—5岁)嫌运这个时期是幼儿从涂鸦到形式概念画得过渡阶段,本迅者冲质是“命名的涂鸦期” 
3.概念画期(约5—7岁) 
4.写实倾向期(约亩歼从7岁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