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织女渡河

你知道牵牛织女渡河桥这句诗的出处吗'
1个回答2024-01-28 14:50
  出自唐朝林杰诗《乞巧》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
  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牵牛织女星和银河表示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22:46

牵牛星代表牛郎,织女星代表织女,每年在银河桥上相会,这叫鹊桥相会

牵牛织女渡河桥这句诗是出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08:18

原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译文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赏析一《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牵牛织女渡河桥这句诗出自什么故事?
4个回答2023-11-30 23:42
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因此结缘,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马上用扁担挑起一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去追织女了。眼看就快要追上了,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就是王母娘娘划的银河。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便破例让他们每年七月七日通过喜鹊搭桥相会一次。“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1-21 13:12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你知道牵牛织女渡河桥这句诗的出处吗'
1个回答2024-01-15 21:55
乞巧

作者:林杰 (唐代)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831-847)字智周,儿时非常聪明,传说六岁就能赋诗。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牵牛织女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00:59
相传早前南阳城西牛家庄聪明.忠厚伙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度嫂马氏狠毒经虐待逼干秋嫂逼放牛给九牛却让等十牛才能家牛郎奈赶着牛村 牛郎独自赶着牛进山草深林密山坐树伤知道何才能赶着十牛家位须发皆白现面前问何伤知遭遇笑着说:别难伏牛山病倒牛喂养等牛病赶着家 牛郎翻山越岭走远路终于找病牛看牛病厉害给牛打捆捆草连喂三牛吃饱才抬起告诉:自本灰牛仙触犯规贬摔坏腿弹自伤需要用百花露水洗月才能牛郎畏辛苦细照料牛月白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依偎身边睡觉牛病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牛家 家嫂仍旧曾几要加害都牛设相救嫂恼羞怒牛郎赶家门牛郎要牛相随 织诸仙起凡游戏河洗澡牛郎牛帮助认识织二互情意织便偷偷凡间做牛郎妻织带蚕给家并教家养蚕抽丝织光亮绸缎 牛郎织结婚男耕织情深意重男两孩家幸福景事快便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凡强行织带恩夫妻拆散 牛郎路牛告诉牛郎死用皮做鞋穿着牛郎按照牛做穿牛皮做鞋拉着自起腾云驾雾追织眼见要追岂知王母娘娘拔金簪挥道波涛汹涌河现牛郎织隔两岸能相哭泣流泪忠贞情喜鹊千万喜鹊飞搭鹊桥让牛郎织走鹊桥相王母娘娘奈允许两每七月七于鹊桥相 每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鹊桥相姑娘花前月抬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牛郎星织星希望能看度相乞求能让自能象织灵手巧祈祷自能�
牵牛织女长什么样子?
1个回答2024-03-08 18:59
        牵牛织女是我国民间神话故事中的两位神仙,为夫妇,每年七月七日渡银河相会。既然是神话那牵牛织女长的样子应该在每个人的想象中产生。肯定是极美的,极善的。
牵牛织女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12:43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牵牛织女是哪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2-27 02:38
牛郎织女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浪漫情怀:

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牛郎织女的浪漫情怀。

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的曲折爱情。我们相信,在天河的两侧,牛郎织女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彼此,一直见证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可贵精神,激励着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我国古籍中最早关于牛郎、织女的记载是《诗经小雅大东》篇,但是文中只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直到汉时,这两颗星宿才被转化为具体人物,班固在《两都赋》中说:"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意思是说,汉宫昆明池边有牵牛、织女两座石人像。最早记载牛郎织女是夫妇的文学作品,要算《文选洛神赋》了,文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由此来看,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渐渐被古人所意会的。现在所见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版本一:《荆楚岁时记》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饪,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这种说法与一则民间传说极为相似。相传,牛郎和织女原本都是天上的星宿,牛郎放牧,织女织布,两人兢兢业业,十分勤劳,深得玉皇大帝的喜欢。于是,玉帝便赐婚于他们两人,让两人结为夫妻。但不承想,牛郎和织女在婚后如胶似漆,以致荒废了工作。玉帝盛怒之下,让乌鹊传旨只准他们每七天相会一次。但是乌鹊却误传成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据说,在民间,每当七夕过后,乌鹊身上的羽毛就会脱光,这是对乌鹊传错命令的惩罚,罚它脱毛为牛郎织女相会时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