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原文

论语·季氏篇的作者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03:33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季氏
1个回答2024-02-21 15:43
意译:
壮年时身体机能旺盛,要注意避免争强斗勇。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有国有家者》
1个回答2023-07-02 08:35
答案:解析: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和无寡安无倾;(3)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季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7 17:14

季氏,《元和姓纂》以为系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古今姓氏书辨证》以为系鲁桓公子季友之后,《通志·氏族略》则二说并存。若联系有关文献分析,这两种说法都不可靠。按理说,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应为季连氏而非季氏,《万姓统谱》即谓季连氏源于“鬼方氏陆终第六子季连,因氏焉”。其实,《元和姓纂》在言及季连氏时也以为其系“陆终子季连后”,说明该书作者对季氏的来源游离不定。说季氏系鲁桓公子季友之后,也难自圆。因为据《左传·桓公八年》记载,早在鲁桓公初年,已有年届暮年的季梁其人,足证季氏起源早于鲁桓公之子季友,再说,文献已明协季友之后为季孙氏,为三桓之一。也有学者以为季氏源于周之季历,也欠妥。《史记·周本纪》记:“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虞仲即仲雍,《史记 · 吴太伯世家》说:“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司马贞《索隐》说:“伯、仲、季是兄弟次第之字。”说明季为周太王三子中排行最末者,并非姓氏。那么,季氏源于何人呢?据《世本》记载分析,季氏可能源于周之八士之一的季随,出土文物也表明季氏确系周族后裔,而季梁也很可能是季随的后代。如允许作进一步推论,季随或许为始封于随者,故以随名国亦未可知。

春秋时期的季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7 00:38
季氏就是季孙氏,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其余为孟孙氏,叔孙氏。其实他们祖宗是三兄弟来的,都是鲁国国君的后代。后来因为争权而分出这孟孙、叔孙和季孙了。
请问季氏在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7-15 02:28
季安世,汉朝将军
论语《季氏》——友直,友凉,有多闻,意矣。的译文
1个回答2022-11-10 23:11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的一个有疑惑的的解释
3个回答2022-05-23 10:55
“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就是“这不是因为”的意思。
“尔”,就是“你们”的意思;指冉求与子路而言。
“是”,就是“这样的”意思,指季孙氏所发动的战争而言。
“过”,就是“错误”的意思,指冉求二人没有尽到劝阻季孙氏的责任而言。
“与”,同“欤”,感叹之反诘也。
合解就是:难道这与你们没有尽到劝阻季孙氏不要发动灭友邦祸国民之战争的进谏之责没有关系吗!
道氏理论,江恩理论,破浪理论
1个回答2024-03-09 13:14
江恩理论可以精确的预测出阻力位及支撑位(单凭这点就非常适何短线,另外说一下江恩本人就是短线高手)这一点是任何其它理论所不能超越的,但是江恩理论高深莫测,一个波动率就难倒了多少人一般人很难学会的.
六国论论证思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8 05:48

思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开篇承题,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思路。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式,有力地突出中心论点的同时,又满足了文采方面的要求。

继而对论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释,并以此总领全文。作者将六国的灭亡归为两类,一类是“赂秦”直接导致的灭亡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类是“赂秦”间接导致的灭亡一“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又以“故曰‘弊在赂秦也’”加以总结和点扣,一遍遍地强化中心论点。

内容分析:

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

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

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