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为什么说“冬病夏养”?
4个回答2023-03-17 01:41
之所以会有这种原因,来源于对这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
冬病夏治
1个回答2024-03-20 00:02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对于儿童来说,冬病夏治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抓住三伏天贴药的有利时机,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

儿童敷贴更应严格遵守固定疗程:伏天30天,每伏为一个疗程,也就是3个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如在冬至时加一个疗程,可加强疗效。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效果就会更好。

天气渐热,夏天将至,而“酷暑”时节正是小儿进行冬病夏治的良机。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今年夏季我科将开展“三伏贴”治疗儿童咳喘活动。

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即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发,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咳嗽、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患,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中医外治法在临床应用中另辟蹊径,发挥着独特疗效,穴位敷贴疗法就是其中一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在三伏天进行穴位敷贴,药物最易由皮肤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亚健康

许多儿童之所以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是由于自身免疫差,近几年亚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孩子的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反复发热、反复咳嗽、消瘦、变色萎黄、口臭、便干、手足心热、汗多等,持续的亚健康状态使孩子易于患病,影响生长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儿童可抓住三伏这个时机敷贴,增强免疫力,改善体瘦、食欲差等状况,防治咳喘等呼吸道疾患。配合本科研制的”健脾益肺口服液”有效调整患儿的整体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优势

敷贴对儿童来说有三大优势:一是疗效好,三伏之日敷贴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进入血液发挥作用;二是副作用小,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保护脏腑; 三是使用方便,免除了最令儿童反感的打针吃药的麻烦。小儿在伏天接受敷贴治疗后,冬季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减轻,体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原则,对冬季气候寒冷时易发或加重的病在夏季气候炎热、疾病缓解时进行治疗,以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夏天炎热,人体阳气相应旺盛,脾脏的功能在长夏最旺,痰湿水饮易消,所以疾病就容易缓解或消除。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人体阳气相应最旺盛、脾脏主令的时候,所以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小儿冬病夏治有那些方法?

①中药内服;

②中药外敷:即“三伏贴”,于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一次,每次辨证选取穴位;

③其他:有药液浸泡,穴位注射,按摩推拿等多种方法。

那些小儿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

1.有严重心肺疾病;

2.对敷贴中药过敏;

3.正在感冒发烧或哮喘发作时;

4.一岁以下小儿皮肤娇嫩,敷贴易引起皮肤损伤,可采用服药膳、捏脊和中药方法进行冬病夏治。

哪些小儿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儿童支气管哮喘;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

儿童免疫功能低下;

儿童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

冻疮等。

小儿冬病夏治莫忘冬调护

儿童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在气候寒冷时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在冬季寒冷时,容易复发,特别是一些体质偏弱的小儿,更加容易发病。在冬日“三九”天对夏日“三伏”治疗的效果进行巩固调护,冬夏共治,才能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小儿贴敷注意事项

给小儿敷贴前应温水沐浴,敷贴后不要立即沐浴。

小儿敷贴部位有热感或微痒无需处理,如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应去除膏药。若背部穴区若有发泡时,可局部涂搽消毒药水或保持干燥,切忌洗澡、沾水;

贴敷期间小儿应清淡饮食,禁食生冷、辛辣、油腻食品,忌食冷饮和冰冻食品;

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每晚7小时-8小时睡眠;

不要让小儿长时间在空调房内逗留;

避免小儿过于情绪激动,避免看刺激性影片。

因出汗过多,使药膏脱落,可擦干汗液,用电吹风加热使膏药变软后再贴到穴位上。

冬病夏治
1个回答2024-03-25 06:20
中医强调人必须遵循天时变化,用药治疗和调养精神,谨慎饮食起居,以适应四时的变化,达到保养精神和元气,以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冬病夏治”是将冬天好发的疾病,选择在夏天治疗。利用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盛、人体经络最疏松之时,治疗寒湿性疾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寒湿性疾病疾病。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择时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制定的,也就是指在一年四季里,大自然规律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人体与“天”及自然相应,不同的季节人体也有不同的变化,即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也就是夏季阳气浮越在表,冬季潜藏在里。夏季是自然界生气发动,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人体也与之相应,为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驱风散寒,祛除体内沉疴,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病、防病或减轻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使以往在冬季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减少复发。此外,夏天阳气最为亢盛,有利于调动阳气,并且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涌盛,有利于药物的局部吸收。

  药灸法是以药饼作为传热介质的一种方法,即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药物直接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可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艾炷的热力更能将药物渗透到腧穴中达到治疗的目的。三伏灸就是运用在外界环境阳气最盛时借助温阳药物得以驱逐体内寒邪、振奋阳气,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将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三伏天,通过药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

  此时采用循经药灸法治疗痹证有较好的疗效,因其施用于督脉上,铺灸面广,非一般灸法所能及,有调动阳气、强壮真元、温通经络、驱风散寒除湿之功,尤适合沉寒痼冷之痹。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学里都属于痹证范畴,是由于免疫力低下所导致以关节的肿胀疼痛为基本临床症状的疾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中医学认为,痹证多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气侵袭肌肉筋骨而致病,属于寒湿性疾病。循经药灸是选取特定的经络、穴位进行药灸的治疗方法。三伏天阳气最为亢盛,有利于调动阳气,并且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涌盛,有利于药物的局部吸收。因此,三伏天施行药灸法可将药效和灸法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每年实施药灸治疗,能治疗沉寒痼疾,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循经药灸法的主治病证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腿痛、虚人感冒、痛经、空调病、免疫力低下及其他属寒湿性病证者。
冬病夏治有道理么
1个回答2024-04-27 11:59
参考:(1)“冬病夏治”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特殊矛盾的正确方法。(2)不同的病开不同的药方,即使是同一种病,同一种药在不同一季节其治疗效果也不一样。这说明,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3)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必定要碰钉子,犯错误。
都说冬病夏治,三伏天你们是怎么养身呢?
2个回答2023-02-10 10:41
我会在三伏天用暖水保,因为胃寒的人,会容易胃部寒凉,温热能够帮助缓解胃寒。另外我大量喝枸杞水,喝山药莲子粥。
冬病夏治靠谱吗?
4个回答2022-12-07 14:41
有这种说法,但是不一定靠谱,有病就要及时医治,千万别拖着,到时候小病成大病了。
西医能治病,为什么中医也能治病呢?
1个回答2024-03-17 12:40

谁说中医不科学?

先把科学的定义抄录一下:所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由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

中医是我国古代先民参与自然活动的产物,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正是由于有中医的存在,我们祖先用以疾病治疗,健康养生。才保证了我们民族的延续。这样优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不能因为了解的人少而称其为“不科学”。

不可否认的是,从古至今,不乏有打着中医旗号从事与中医无关的人(如巫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混淆了人们对中医的认识,败坏了中医的声誉,也误导人们逐渐丧失对中医的信心。

人对任何事情的理解,都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中医发展传承至今,由于其知识体系及教育推广等诸多因素,中医理论和技能没有被大众化。目前真正了解中医博大精深理论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确信中医可以治疗疾病,但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对中医持怀疑态度,进而用自己“科学”的认识来反证中医的“不科学”。

科学所反映的大多数都是相对的真理,科学不完全等同于真理。把科学的结论绝对化是一些并不了解科学本质的人经常犯的错误。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怎么翻译
1个回答2024-01-19 22:27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善治未病之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也就是我们家人推崇备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仅善治已病之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扁鹊本来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名医,但上述史载的扁鹊实为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左右(战国时代)的齐国名医,本名秦越人,被后人称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上医”和“中医”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都已产生。  

   当代名医陆广莘先生云:“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属于保健学,或都叫预防医学,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1个回答2024-01-20 18:28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据《鹖冠子·世贤第十六》记载魏文侯求教于扁鹊:

魏文王说:你兄弟三人,哪一个最擅长医术。

扁鹊说:我大哥最擅长,二哥其次,我最不擅长。

魏文侯说:为什么?愿闻其详!

扁鹊说:我大哥看病,发现病害没有形成就消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二哥治病,病因刚一萌芽就消除了,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街巷;像我这样的,用针灸刺血脉,给病人吃烈性的药,用药膏敷肌肤,所以名声传得出来,在诸侯间闻名。

魏文侯说:好。如果让管仲用扁鹊的方法治理齐国,那么齐桓公还能成为霸主吗?

故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好的医生消除病,差的医生打败病,病人就算侥幸不死,也伤体动元。

世人不应把精力脑力放在担心危机上。

最优则应在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加以防范,制定预案,从可控范围内消除危机可能生发的机体,使危机在无形之中消除,功效就在这里,叫做自然。

次之,则是待危机刚一露出端倪,就察觉到危机,在尚未形成大势钱,积极应对,加以针对性处置,并建立健全后续的防范性机制,此可以防微杜渐。

再下之所谓“时势英雄”做法。待危机大面积发生,局面超出控制范围后,英雄人物出场,重典峻法以待之,刮骨疗伤、断臂求生等等手段大肆祭出!英雄气概,力挽狂澜,好生威风!然则,伤筋动骨,大伤元气,牺牲主体,造就英雄!

而在当下投资者,真正悟透这寓言故事的也不多。

投资要成功,必须做自己的上医,用“取势、明道、优术”来要求自身的投资与经营行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