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续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相比哪个好?
2个回答2022-09-01 00:04
当然是《资治通鉴》的好,什么东西都是原装的好
《续资治通鉴·宋纪》岳飞
1个回答2022-05-14 14:42
阮经天路口都不(;`O´)o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内容如何?
1个回答2023-02-23 18:30

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九百八十卷本,久已亡佚,今本系清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厘为五百二十卷,其中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四月至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三月,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七月至绍圣四年(1097)三月,元符三年(1100)二月至十二月以及宋徽宗、宋钦宗两朝记事。1979年,中华书局开始分册出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用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本和文津阁本对校,改正了不少错讹。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
2个回答2022-12-25 11:00
通鉴纪事本末本身就是资治通鉴的缩写版!就算变成白话文估计也差不多是这样。除非柏杨自己有修改。(只读过文言文的,对你的问题进行猜测)
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篇的内容差别在哪里?
1个回答2022-07-17 22:16
前者为清人所写,是一部宋辽金元史,系剪裁相关史书而成,有阅读价值而无研究价值。后者为南宋时李焘所写,专写北宋,原书近一千卷,卷帙浩繁,鲜有刻本,多以抄本流传,内容多有丢失。今本五百二十卷,系清代四库阁臣从明代纂修的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价值甚高,为研究北宋史者所必读。
资治通鉴 周纪译文
1个回答2024-03-13 18:00
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翻译:
魏文侯(魏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魏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外交政策,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斯闻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魏文侯的性格特点:

重信用,守承诺,体恤下属,宽容胸怀。一个君王在大雨的时候还能记起和臣下的约定,而且不管风雨多大也要亲自和猎场官员说明。
《续资治通鉴》是谁写的?
1个回答2023-04-05 12:36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李焘。
跪求指点:《续资治通鉴》翻译问题
1个回答2022-09-29 06:46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多少人编的
1个回答2022-09-18 22:41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范军和庞晓戈结婚了吗
1个回答2024-06-16 06:20
因该没有结婚吧.庞晓戈不配范军.她傲气大.爱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