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县官断案故事

娃娃县官是如何断案
1个回答2023-11-26 19:03
该县官通过借助城隍的名声断案。
在《民间故事:十二岁的娃娃县官断案》文章中,讲述了娃娃县官假借城隍爷的名头,声称城隍爷已说了偷包裹的人是谁,劝偷东西的人知错改过,一个时辰之内把东西如数交出就不惩罚,知错不改就严惩。偷包裹的人越想越怕,便悄悄将包裹还回去。
《醉县官断案》幽默笑话
1个回答2023-11-20 07:38

《醉县官断案》幽默笑话

  从前,有一个喜欢喝酒的`县官,一天到晚脸上红通通、醉醺醺的,喝了酒他就要捉弄衙役,拿他们寻开心。

  一天,他又喝得脸像猴子屁股,走起路来东倒西歪。

  他唤来王甲与赵乙两位衙役,限令他们三日之内将三个人捉来,否则各打四十大板。

  王甲、赵乙问道:“不知老爷要缉拿哪三个人?”

  县官红着脸说:“一个‘人中人’,一个‘草中人’,还有一个‘像个人’。”

  王甲、赵乙知道,这是昏官灌足了黄汤在与他俩过不去,便合计说:“天无绝人之路,我俩且到大街人多的地方走走,总会有法子的。”

  两人来到车来人往的大街上,看见一个孕妇挺着大肚子在慢慢行走。

  王甲对赵乙说:“兄弟,你看,那不是‘人中人’吗?”

  赵乙一看,对呀,大人肚里怀着个小人,正是“人中人”。

  两人不容分说,走上前去,将那孕妇带到县衙。

  第二天,天下着蒙蒙细雨。

  王甲与赵乙又来到大街上,看见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农夫,挑着菜在沿街叫卖。

  王甲一拍赵乙肩膀:“兄弟,快看,那不是‘草中人’吗?”

  赵乙一看,是呀,草蓑衣里面藏着一个人,是“草中人”。

  两人走上前,又将农夫带到县衙。

  第三天,街上举行庙会,随着一声响锣,几个壮汉抬着一尊都天菩萨走来了。

  王甲一见,便对赵乙说:“兄弟,那都天菩萨不是‘像个人’吗?”

  赵乙一想,倒也是,泥塑木雕的身子,看上去倒还真像个人样子。

  于是,两人上前,将那都天菩萨抬到县衙。

  县衙大堂上,随着一声吆喝,醉醺醺的县老爷升了堂。

  孕妇与农夫一见这怕人的架势,早吓得双膝跪下,请求饶命,唯有那都天菩萨直挺挺地站着一动不动。

  县官醉眼蒙?地见这人好大胆子,在大堂之上竟敢不下跪,还咧嘴对他笑呢,便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狂徒!在本大人面前为何不下跪?”

  王甲连忙走上前,附在县官耳边说:“禀告老爷,这人喜爱喝酒,一喝酒他就下跪。”

  县官一听非常高兴:本官贪爱这杯中之物,他竟也与我同样喜好!

  县官便命人取来酒壶,朝那都天菩萨口中灌去。

  这一灌不要紧,却将都天菩萨下巴颏灌掉了下来。

  县官见此人喝了酒仍在原地站着,便走下大堂,近前一看:“咦,这人怎么没有下巴?”

  王甲回答说:“老爷有所不知,这人不喝酒倒还像个人,喝了酒就不像个人了。”

;
县官巧断银中的金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3 03:35

金孝在厕所捡到一个小包,内有二十银子,他不昧良心,不贪财,在厕所周围等候失主,却被失主反讹诈,县官判决失物归金孝。

唐朝县衙怎么断案
1个回答2024-02-06 22:29
像昏官,就是谁给送钱,就判谁是对的。
清官,就像包公。一观神色,二听口音【看慌不慌】,三找证据【人证物证】,四打听受害者及嫌疑犯的品德【微服私访】,如果找着证据还不认罪,就大刑伺候。有时也采用特殊手段,比如营造一个阎罗殿的氛围吓唬嫌疑人,古代迷信嘛。
个人听书看书后总结的观点
巜县官巧断银》选自哪里,作者是谁?
2个回答2023-11-30 17:24
出自写史记的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是说有人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
趣味谜语:五十两银子!从前有位孝子田春生,忠诚老实,对母亲十分孝敬。
一天,春生进城卖柴,在一处茅厕里拾到个白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有50两白银。他想失者一定焦急万分,于是站在门外等待,时已过午,春生怕饿坏了老娘,便先赶回家侍侯母亲,并把拾到银子的事向母亲禀告。
老人听了连说:“孩子,莫记挂我的肚子,你是先去等那失主吧,早点把银子归还人家,免得人家着急。”
春生听了老母的话,赶紧赶回茅厕。只见一财主模样的瘦老头正领了一帮人在打捞东西,便问:“相公可否丢了银子?” 财主看了春生一眼,冷冷地回答道:“你怎么知道?” 春生笑道:“我在此拾到了个白包袱,可是相公的?”说着将白色袱递了过去。
小县令设计巧断案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2:45
汉朝的时候,有个十分能干的县令叫李贤,年龄大了,要告老归乡。按照当时的惯例,由他的儿子李崇顶替他的官职。
李崇只有18岁,虽说他从小跟随父亲,帮助父亲理事,得到不少锻炼,不过毕竟年龄太小,少不更事,李贤很不放心,对儿子是千叮咛万嘱咐。
上任的时间到了,李崇辞别父亲,带着几个随从,到寿春去当县令。
李祟到达寿春的第二天,就有两个人来县衙击鼓告状。
李崇细细地读完状纸,不禁作难起来:两张状纸上写的是同一件事,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来这案子不易审理。
一张状纸上这样写着:本地开豆腐店的苟泰,有个2岁的儿子,长得十分伶俐可爱。3年前的元霄节晚上看灯时,儿子走失了。去年的春天,他到西郊收豆腐钱,发现自己的儿子在本县大户赵泰伯家里。苟泰向赵泰伯索要儿子,赵泰伯不给。
另一张状纸是赵泰伯的。状纸上面先是写他妻子生下一子,模样如何可爱,天资如何聪慧,然后又说:苟泰在收豆腐钱时,如何看中了这个孩子,如何妄图占为己有,最后告苟泰企图强占他人亲生子之罪。
前任县令传讯过苟、赵两人的邻居,传讯过那个孩子,仍弄不清事实真相,便作为疑案存档,推给新任县令去办。
新县令李崇上任了,于是他们二人又来告状。
“青天大老爷,小人的孩儿被人拐了。”苟泰凄楚地哭诉说,说完怒视着赵泰伯。
“贼人敲诈!”赵泰怕申诉,“他竟敢冒认他人之子,如不从严治罪,王法何在?”
“大老爷,孩儿实为小人之子。”苟泰乞求说,“老爷明察,将孩儿判还小人!”
“启禀大人,孩儿确系小民妻室亲生!”赵泰伯赶紧申辩。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争执不下。
李祟听着两人的争执,同时思考着对策。
不一会儿,李祟连声吩咐:“速去赵泰伯家中,将那孩子抱来。”
孩子抱来了。果然长得可爱。
苟泰、赵泰伯以及县衙那些当差的,静悄悄地等候县令审案。
想不到,李崇开口说道:“你们暂且退下,改日审理。孩儿留下,由本官护理。”
满堂的人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李崇不动声色退堂后,吩咐亲信随从将那个孩子托给可靠的人家照看,让孩子们吃好睡好,吩咐要严加保密,绝对不准走漏半点风声。
一个多月过去了。
这一天,李崇又升堂审案,传讯苟泰和赵泰伯。
李崇神情严峻,对苟泰、赵泰伯说道:“此案已无法断清,那孩子突患急病,不及医治,不幸身亡!”
苟泰听说孩子死了,悲痛欲绝,痛哭不已,全身哆嗦,竟昏死过去了;赵泰伯却掩面干嚎,装模作样长吁短叹。谁真谁假,一清二楚。
古代县衙里负责侦查破案的官是县令还是什么其他的官?
1个回答2022-09-17 11:09
县令主要审案做决定的,吏史或其他人解案。
古时候县衙除了县官办公,是否是县官居住场所?审案是县令审吗?县尉负责审案吗?
1个回答2023-08-18 20:29
是的啊,县官平时也是住在县衙啊 审案也是县令审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