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价十倍文言文阅读

马价十倍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7 08:15
注释译文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市场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注释
  1、比:接连 ,连续。
  2、莫:没有谁。
  3、知:知道,了解。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旦:天。
  6、立:站立。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还:音义通“旋”,围绕,转圈子。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 ,于是 。
  14、去:离开。
  15、顾:回头看。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8、见:拜见,谒见。
  19、子:代词,代指伯乐。
  20、一朝之费:一天的花费
句译
  1)人莫知之:人们不知道那是(一匹好马)。
  2)人莫与言:人们不跟他交谈。
  3) 臣请献一朝之贾: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4)愿子还而视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
  5)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也不知道他卖的是 好马
  6)去而顾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7)一旦而马价十倍:一天马价涨了十倍
  8)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寓意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伯乐相马传说故事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干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糊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时间,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伯乐简介
  伯乐(约公元前67 4年-前611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出处简介
  《战国策》又名《国策》,相传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马价十倍(一)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12-24 13:47
参考答案:

1.①拜见 ②尊称对方,您 ③回头看 ④于是 2.A 3.B 4.不对。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

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

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马价十倍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12-11 04:11
注释译文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市场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注释
  1、比:接连 ,连续。
  2、莫:没有谁。
  3、知:知道,了解。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旦:天。
  6、立:站立。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还:音义通“旋”,围绕,转圈子。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 ,于是 。
  14、去:离开。
  15、顾:回头看。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8、见:拜见,谒见。
  19、子:代词,代指伯乐。
  20、一朝之费:一天的花费
句译
  1)人莫知之:人们不知道那是(一匹好马)。
  2)人莫与言:人们不跟他交谈。
  3) 臣请献一朝之贾: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4)愿子还而视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
  5)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也不知道他卖的是 好马
  6)去而顾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7)一旦而马价十倍:一天马价涨了十倍
  8)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寓意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伯乐相马传说故事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干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糊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时间,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伯乐简介
  伯乐(约公元前67 4年-前611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出处简介
  《战国策》又名《国策》,相传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21 00:14

马价十倍的原因因为“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人们认为:伯乐善于识马,如果伯乐都还而视之”“去而顾之”,那这匹马就一定是一匹好马。

说明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

随着名人被抢注事件的屡屡见报,远的如诸葛亮,近的如李连杰、姚明,都没有逃脱成为商标这一劫。

相当于一种品牌效应,它可以带动人群,它的效应可以如同疯狂的追星族那么强大。在现实生活中,利用“人名”和“名人效应”狠念发财经的却大有人在,而且愈演愈烈。

文言文 马价十倍
1个回答2024-03-02 15:57
1选B,A中:连续 对齐 B中:都是结构助词,无实意 C中:希望 老实

D中:前往 离开

2选D,前三个都指马,D中是结构助词“的”

3选C,A中“hai”,指“去,前往” B中通“价”,价钱,这里引申为收入

D中通“影”“阳景”即“日影”

4选D A中应为“人莫与言(我)” 没有人来过问(我)(关于骏马的价钱)

B中为(滕子京)乃重修岳阳楼 C中应为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意思是这个人(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他们,“具”通“俱”全,都

5选A,“劣马”错误,也不是请伯乐故弄玄虚,只是请名人代言,打个广告罢了。

上面是我自己做了,如果有错误,希望下面指正,谢谢。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价十倍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4 10:17
告诉我们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马价十倍,一般指人有卖骏马者,是选自战国策燕策二的文言文。战国策又名策,相传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的史书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西,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依次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马价十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02:39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 寓意: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马价十倍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2 20:28
“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两句话出自《战国策•;燕第二》中。故事最后的结局是: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十倍之多,且众人不惜本钱争相抢购。一匹普普通通的马儿,何能一下子身价十倍?还不是因为伯乐。而伯乐又有何妙招?还不是因为他相马的名气大;“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则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权威是何等地有说服力。它又形象地告诉人们:千万不要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名人。

在当今社会上,人们对名人的轻信程度可以说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古人仅仅相信那些人认可的权威,然而当今社会,已是三人成虎地步,不,应该是一人成虎。只要一个稍稍有名气的所谓的“名人”说该东西如何如何的好,便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成龙代言的“霸王”防脱洗发水,从之前的三元多涨到了十元以上;郭德刚代言减肥产品,结果使奄奄一息的减肥产品“死灰复燃”……

昔日,古人借有声威的人做广告,而今人借名气做广告,来转销,如今明星的范围甚广,稍出了点风头也被规划为明星。这名气,可以是美名,也有是臭名的……这不就是伯乐那匹马吗?马并非千里马,仅为一般的上等马,只因伯乐的“过度赏识”,便飞黄腾达了;产品并非优质,只因有了某名人的希望光环的庇护,结果当然是害了那群迷信名人fans。

在此,我要劝告盲目听信“伯乐”的人们,伯乐当然有慧眼,可当慧眼遇到钱时,早已被钱迷住了眼。所以当我们遇到新情况时,应抱以一种“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想法,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马价十倍”!
马价十倍(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8 08:24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做事要一心一意,心无旁贷 !
马价十倍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10:13

马价十倍文言文翻译是: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连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汪高腊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马价。

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天的时间里马价涨困滑到了原来的十倍。

出处

本文出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马价十倍》文言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策》)

重点词语注释

1、比:副词,接连不断,接连,连续。
2、莫:没有谁。
3、知:了解。
4、见:拜访,谒见。
5、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6、旦:天。
7、立:站立。
8、于:在,到,向,从
9、言:交谈。
10、愿:希望。
11、去:离开。
12、顾:回头看。
13、一朝之贾: 一天的费用;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4、乃:就 ,于是 。
15、还:通“环”,围绕。去:离开。
16、之:代词,这里指好马。

《马价十倍》寓意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达到目的。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随便收别人好处而念蠢办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