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李逵

水浒传里李逵负荆请罪
1个回答2022-09-02 19:15
是李逵负荆请罪
李逵负荆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08:01

《李達负荆》别名《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剧本。元朝唐进之所作。写的是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梁山头领宋江、柴进之名的坏人,强娶其女满堂娇。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達信以为真,李逵听后非常恼火,回山与宋江大闹。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遂達乃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恶棍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最后,全剧在欢喜庆功声中结束。元杂剧《李逵负荆》和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都描写了"李逵负荆"这一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李逵负荆》在艺术上更为成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

此剧是用一出“误会”所构成的喜剧,但并不是一味在“误会”上凑热闹,而是将人物的性格渗透在一起,矛盾的发展合乎情理结构缜密。剧中的李逵是一个十分令人喜爱的形象,他爱憎强烈,明辨是非,忠于梁山的正义事业,为人豪爽坦荡但而又鲁莽天真。作者在创作中用细腻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入手,侧面来描写这个莽撞汉子,从而展示出形象的丰满生动。

李逵负荆的故事梗概?
1个回答2024-03-06 19:34

写的是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

李逵负荆故事梗概 李逵负荆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3-11-20 20:57

1、《李逵负荆》是元代康进之创作的杂剧。写的是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

2、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最后,全剧在庆功声中结束。

李逵负荆故事梗概 李逵负荆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3-11-21 18:35
1、《李逵负荆》是元代康进之创作的杂剧。写的是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

2、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最后,全剧在庆功声中结束。
负荆请罪的故事,负荆请罪有什么哲理
1个回答2024-01-30 04:53
战国时期,蔺相如在赵国为相。由于在出使秦国索回和氏璧的事件中立下大功,赵王于是让他担任上卿之职,位置比赵国战功赫赫的名将廉颇还高。

廉颇听说蔺相如的官高于自己,很不服气。心想:我带兵出生入死,为赵国保境安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蔺相如只不过是出使秦国费了一番口舌而已,有什么资格做的官比我还大呢?于是,廉颇逢人就说:“我以后遇见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有人将廉颇的话告诉了蔺相如,于是蔺相如就不再与廉颇见面。每当要参加早朝时,想到要见到廉颇,就常常声称自己有病不能前去。

有一次,蔺相如出门,远远地望见廉颇骑马向自己走来,马上叫驾车人绕道而行。就这样,廉颇想羞辱蔺相如,却一直没有机会。

蔺相如手下的人看不过去了,就劝告他说:“您这样一味地躲避着廉将军,不是太软弱可欺了吗?我们作为您的下属,也因此而感到羞耻,因此我们向您请求辞职。”

蔺相如听完后,站起来问他们道:“你们看廉颇比得上秦王吗?”

众人回答道:“似乎比不上秦王。”

蔺相如又说:“秦王作为一国之君,威风八面,我尚且敢当着他的面在朝堂之中大声叱责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很愚笨,秦王尚且不怕,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我考虑的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和廉颇在。如果我们两虎相斗,必有一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安危为重,将个人私仇放在一边。”

这些话逐渐传到了廉颇耳里,使他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解衣露体,背上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里去向他请罪。蔺相如一见,马上将廉颇扶起:“老将军这又是何必呢,只要你我二人同心协力,赵国就会强盛。请罪的话,再也休提。”

从此以后,廉蔺二人结为刎颈之交,誓同生死。

哲理点拨:想巧妙地应付极难相处的人,必须要展现你的智慧及忍让气度,问题必能迎刃而解。如果让对方发现你的优点,进而产生敬佩之心,还会乐于与你交友的。
李逵负荆的字词及成语
1个回答2022-11-07 20:03
负荆请罪,瓮中捉瘪,口是心非
负荆请罪 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1:21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这个故事也称之为“将相和”。后人利用这个故事,对主动向认错、道歉,自情严厉责罚的人,就称其为“负荆情罪”。
负荆请罪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6:40
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哪清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李简前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咐迅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负荆请罪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3:29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1]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拼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以后,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塑像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2]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