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书香

活色生香宁致远最后结局是什么 宁致远角色介绍
1个回答2023-03-08 15:02
和乐颜在一起
最是书香能致远 作文
1个回答2024-01-30 03:10
闲暇时,喜欢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临窗而坐,手捧一杯香茶,闻着淡淡的茶香,握一卷书,任意倘佯在书的世界,书的海洋,就这样自我陶醉其中,畅快淋漓!
书中的世界是美好的,没有书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古时的人们就早已认识到了这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车马多簇簇,”现在,虽然我们不敢确认这些,但书籍带给我们的无穷裨益,却是毋庸置疑的,这幽幽的书香,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拥有深厚的底蕴和撼人魄的力量,令人无法不为之臣服,为之陶醉。
我喜欢游览这书中的世界,在这里,我能上贯古今,畅游世界。“长叹息以掩泣兮,哀民生机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屈原来了!您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惊天动地之坚贞气节,怎能不令人扼腕?“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来了!桀骜不驯,狂放不羁,不愧一代诗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来了,凄惋动人的爱情不由让人唏嘘寒问暖不已。“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保尔来了!您钢铁般的意志就是这样炼成的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来了!您好用比刺刀更锋利的笔尖,直刺敌人的心脏!又唤醒了多少仁人爱国志士!还有巴黎圣母院中善良的敲钟人,《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凄美爱情,荒岛上坚强、乐观、勇敢的鲁宾逊……许多许多的文学
学著作,让我从中级取了丰富的养料,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精神境界。
回想小时,那时便已对书籍产生了兴趣,不过常接触的都是些童话书,故事书之类。只记得自己总是乐书中人物所乐,忧其所忧。长大一些便偷偷去书店“蹭书”看,不过这样的机会其实也不多,书店的人比较精明,不过几次便会识破我,将我“扫地出门”。现在回想一番,却是忍俊不禁了。那时的我便培养了对书籍的兴味了吧,使自己能够在书香浸染的环境中安然成长,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人说过:“读书,乃养气也。”好书,都是有香气的,仔细品,便能体味到这般香味,将它吸入五脏六腑之中,不仅把废气除了,心灵也被洞洗了一遍,身心仿佛都浸染在这股香气之中,精神亦为之一振。如此这般说来,我们也应当读好书,养好气,周遭都浸染于书香溢之中,让它熏陶我们的思想,熏陶我们的心灵,熏陶我们的精神!
暖暖的阳光下,淡淡的茶香中,我仿佛看到一阵阵的香气从中飘散出来,越来越远,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与书香致远相对的词语
1个回答2023-02-13 12:10
书香致远 墨卷至恒
活色生香宁致远结局死了吗
1个回答2023-01-26 22:30
没死,就是这样
活色生香大结局宁致远和乐颜
1个回答2023-02-10 14:04
怎么了,后面的问题呢
活色生香哪一集宁致远挨家法?
1个回答2024-01-29 20:18

  活色生香里,宁致远第19集被他爸爸用家法打了。

  第19集剧情简介

  昊天逼问乐颜,致远支走佩珊、世轩,自己揽下一切,称是自己偷看了香谱告诉乐颜。为了保护乐颜,致远在昊天面前向乐颜求婚,表示乐颜并不是外人,乐颜却以另有所爱为由拒绝求婚。昊天一怒拔枪欲杀乐颜,致远以死相逼救下乐颜。

  致远请求家法处置自己,乐颜逃出后不放心又返回宁家,听到了致远的一翻肺腑之言,挺身而出,为让昊天放心,她发誓终身不嫁,留在宁家。

  乐颜照顾受伤的致远,闲聊中告诉致远自己是通过鞋判断出救她而掉下悬崖的那个人就是逸尘。致远诧异,欲说出真相,乐颜不听。

  昊天被致远对乐颜的真情刺激,回忆起往事。原来,当年自己一怒之下将香谱毁去一半,他抓住雪吟一家后,雪吟将另一半的香谱写在一件丝衣,但需要特殊的香精才能将字迹显现。

活色生香宁致远和乐颜在一起了吗
1个回答2023-02-06 23:55
在一起了啊。
活色生香大结局宁致远和乐颜在一起了吗
1个回答2023-03-29 05:21
看小说就知道了
“最是书香能致远”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21 23:21

“最是书香能致远”的意思是只有读书知识越丰富的人才走的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
1个回答2023-12-04 07:02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淡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二首》中,赞美秋色的两句诗。一千多年后,著名女作家徐坤,在她的《闻书香 识女人》自序的开篇中引用了这些“诗心文性,壮阔雄迈”的诗句。的确,秋天是美好的季节,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时值秋日,集结了徐坤诸多作品的《闻书香 识女人》即将出版,令徐坤写下这些关于阅读的文字。捧读此书,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智慧的光芒;捧读此书,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人生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让我自己在梳理过往过程中,认真打量来时路,明确思量去时程。”

流水人生,转瞬即逝,回首已是百年身,时间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可我们,总被生活压顶,没有多少时间静下来、没有多少时间去读书,更没有多少时间去叩问生之哲理。一有时间,大多呼朋引伴游山玩水,美其名曰劳逸结合。其实,我们可以在劳逸结合的行走中,品读山水间的真味。无论是《兰亭序》,还是《醉翁亭记》,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王羲之他们在兰亭聚会时的欢乐之情以及周围山水的大美,而欧阳修也同样在陶醉山水的美景之时,更陶醉于与民同乐之情。

是啊,说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我更喜欢的是“最是书香能致远 ”。尽管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读书带给人的不同结果,而致远的书香却已经是人们心灵深处,盛开的那朵永不凋谢的智慧之花了。

《闻书香 识女人》是徐坤为第四届全国“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编辑成册的一部著作。书中从讲述自己如何从读书到写书、再到品书论理与识人的读书心得与创作心得的过程,让我们见证了作者对女性思想与精神解放的思考,是一部能引起女性心灵共鸣的佳作。

《闻书香 识女人》这本书共分六章,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章。第一章的主题是《读书点亮智慧人生》,这个主题下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读书:隐秘的快乐”“读书使人风雅”“读书使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绘本时代的阅读”“让阅读照亮未来”。而我感悟最深的,是第一部分“读书:隐秘的快乐”。

在“读书:隐秘的快乐”这部分中,讲了作者生活的时代,读书是唯一的精神生活,是认知世界的唯一方式,隐秘而快乐。作者对比与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同庚的外祖母,就是因为文化差异,两人的生活完全不同。而她自己从小学二、三年级时,就偷读大姑姑手抄的《伊索寓言》,小姑姑的《青春之歌》,后来又读了中外名著等大量书籍,为自己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作者不仅成长为一个获奖无数的优秀作家,还成为了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对此,作者不无感慨地说:“我个人的读书成长经历证明:读书改变命运。”对此,我深有同感。

我和作者徐坤,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因此,我认为“读书:隐秘的快乐”这部分,描写真是栩栩如生,反映了我们那个时代精神的缺失,对书籍的珍爱、惜读。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班上的女生就开始了偷读禁书的秘密活动。什么《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暴风骤雨》等等,如果你想看,得用禁书去换,还只能看一天。许多同学都是在睡觉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看,家里没有手电筒的同学,就点着蜡烛在被窝里偷看,铺盖被烧着了,偷看变成了明看,换来一顿暴打。

每天课间的时候,我只能眼巴巴地看有禁书的同学,躲在教室后面紧张而认真地看书;常常饶有兴趣地听那些看过禁书的同学,津津乐道地讲着她们感兴趣的部分,莫名其妙地望着她们不时爆发出的会心大笑的脸。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我家也有两本禁书,一本是没头没尾的《青春之歌》,还有一本是《欧阳海之歌》。我终于也可以加入到,女生看禁书的行列了。同学们更喜欢看的是《青春之歌》,反复讲林道静与卢嘉川的爱情部分,少女们的心被撩拨得砰砰直跳,稚嫩的脸上也总是红霞朵朵。后来,《青春之歌》就传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于是,母亲没收了那本《欧阳海之歌》。再后来,《欧阳海之歌》被一位来串门的阿姨看见了,她借走后就人间蒸发了。过了几年,每每想起此事,母亲就不无遗憾地对我说:那本书,还不如让你的同学读……望着母亲那张沮丧的脸,我想母亲的潜台词,一定是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还不如让我把书带到学校让我们读,因为我们正青春,我们正是读书的好时光。

不知道是不是与同学们交换禁书阅读有关,一眨眼之间,我的作文一下子就在全班写得最好了,还在学校的作文比赛拿过一等奖。从此以后,我有事无事都会去学校告示栏转转,看还有没有征文比赛的消息。的确,有书读的日子,快乐而充实。当阅读的文字,变成思考在纸间汩汩流淌,让人们看到拍手叫好的时候,这份欣慰就远不是“快乐”和“充实”,这两个词所能诠释了。

后来,我进厂工作后,参加了读书小组,进行演讲、写读书征文,还到北京电子工业部参加笔会。随着阅读的深入,自己的学历,也由大专生变成了本科生。职业由工人,变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见证生命的成长。在教师的岗位上,我一如既往的热爱读书,积极指导学生阅读,他们把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倾诉在《留在字里的日子》《与文字相伴到天长地久》里。同时,我还以身作则引领、影响他人阅读,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各种读书活动中。因此,自己在2013年成都市教师读书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个人。是阅读,让我在收获书香的同时,也收获了沉甸甸的美好人生。

一本《闻书香 识女人》,不仅展示了作家徐坤芳香四溢的心路历程,而且也是中国当代知识女性,在读书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读点亮智慧人生、读书改变生存命运的意识觉醒过程。从作者这些亲历的读书经验与体会中,无不引领我们与书为伴,最是书香能致远。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