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感受

中国近代史大纲中的故事及感受?
1个回答2024-01-30 16:19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近现代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关键并非只掌握知识而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而当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时,他的行为方式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各个时期,及其重大历史事件,谢谢
1个回答2024-01-28 07:43
世界历史年表
约300、400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出现。
约200、300 - 1万年前:人类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流行,已使用火,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器。狩猎和采
集业发展,血缘家族及母系氏族公社产生。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今中国元谋一带,已能制造和使用石器。
约70 - 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
18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
约公元前3 - 前1万年:原始宗教出现。
约公元前1.2万 - 前4000年:人类中石器时代。发明并使用弓箭,细石器广泛应用,狩猎业发展。
约公元前8000 - 前2000年:人类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光加工的石器流行,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
公元前6000年:小亚细亚地区出现亚麻和羊毛织物。
约公元前6000 - 前1000年:古代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希腊、罗马、印度和波斯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
教盛行。
约公元前5000年:亚洲西南部和中亚地区开始用冷锻法加工天然铜。古埃及已使用等臂天平秤,为已知最
早的衡器。
约公元前5000 - 前4000年:古埃及出现以太阳和月亮为规律的日历。
约公元前5000 - 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
公元前4000 - 前3000年:古埃及、西南亚、南欧、中欧和中国等地先后开始用矿石炼铜。
前3760年:古代犹太人日历的首年。
公元前3500 - 前3100年:古代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出现陶轮制陶和塔庙建筑,创造了楔形文字。古埃
及国家(诺姆)形成。出现了象形文字。
公元前3500 - 前3000年: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开始使用轮式运输工具。古代埃及人已在农业中使用犁、耙
和施肥。
前3372年:古代南美玛雅年表中最早的日期
前3100年:古代埃及上埃及统治者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初步形成统一国家。埃及早王朝时期开始。
公元前3000年: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3000年:古代埃及出现有桨和帆的船。古埃及人已使用铜镜。古印度人发明了印章文字。
公元前3000 - 前2300年:爱琴海地区克里特文明出现。
前2686年 - 前2181年:埃及古王国时期。国家统一完成,大规模兴建金字塔。
前27世纪: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时代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形成。
前26世纪:古埃及著名的狮身人面像落成。
前2500年:古代苏美尔医学发现矿泉水有愈合特性,古代苏美尔人已使用燃油灯,学会烤制面包和酿制啤
酒。欧洲出现编织机。
约公元前2500 - 前1500年:西亚古亚述时期
前25世纪 - 前23世纪: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人发明在陶片上刻划地图。
前2378年 - 前2371年:古代苏美尔拉格什国王乌鲁卡基那在位,进行世界最早的改革。
前2371年 - 前2154年:古代两河流域阿卡德王国时期。国王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南部。
约公元前2300 - 前1750年:古印度哈拉帕文化时期。
前23世纪:中国尧命羲、和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366日为一年,置闰月以正四时。
前2181年 - 前2040年:古埃及第一中间期。
约前2113年 - 前2096年:古代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创立者乌尔纳姆在位,颁布《乌尔纳姆法典》。
约前21世纪:中国禹治水成功
约前21 - 前17世纪:中国二里头文化存在
前21 - 前16世纪:中国夏朝
前2040年 - 前1786年:古埃及中王国时期。青铜器广泛应用,开发法雍湖地区,修建卡尔纳克神庙。
前2017年 - 前1595年: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时代
前2000年:- 爱琴海地区迈锡尼文明出现。古代埃及出现图书馆,制作木乃伊。
前1900 - 前1600年:古希腊出现线形文字,青铜器广泛使用。
前1792年 - 前1750年: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第6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定《汉穆拉比法典》
前1786年 - 前1567年:古埃及第二中间期。喜克索斯人入侵,统治埃及百余年。
前18世纪:古巴比伦出现农人历书,内容包括灌溉、耕耘和收获,为已知最早的农人历书
约前17 - 前14世纪:小亚细亚赫梯古王国时期
前16 - 前11世纪:中国商朝。
前1567年 - 前1085年:古埃及新王国时期。
约公元前1500年:中国二里冈文化存在。古代埃及人已使用24个字母符号。古代埃及小说《锡诺赫的故事 》问世。古巴比伦人创造了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马开始用于车辆运输。英国索尔兹伯里和威尔特地区建
造史前巨石群。古代埃及人已使用水银。
前15
有哪些电影是关于世界近现代史史的?
1个回答2024-02-12 17:43
《珍珠港》
《辛德勒名单》
求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中国近代史纲要》要求的读书笔记)
1个回答2022-05-30 20:00
唐德刚《晚晴七十年》
与感同身受意思相近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5 03:12
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褒义
出 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无所不至 感同身受 体贴入微
与感同身受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1 17:42

感同身受【gǎntóngshēnshòu】: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出处:清·籐谷古香《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感铭心切【gǎnmíngxīnqiè】: 感:感激;铭:铭刻;心切:心情急迫。指对于师长或施惠者感激不忘,铭刻在心。出处:宋·陈师道《答陈先辈》:“书问见遗,感铭心切。”感人心脾【 gǎnrénxīnpí 】: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出处:清·顾彩《焚琴子传》:“[琴子]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感恩戴德【gǎnēndàidé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激涕零【gǎnjītìlíng 】: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出处: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感同身受”的近义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30 20:05

“感同身受”的近义词是:无微不至。

“感同身受”的释义为: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感同身受”读音为:[gǎn tóng shēn shòu]

例句

黄君事业有成,我亦感同身受,铭记老伯提携之恩。

对于玉树地震灾区之外的人民,我们应该感同身受,不能置之度外。

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从来只是听与说,从来只有留意与忽略,而且你去查查,这个词语本来就错了。所以,不要妄想让别人感受你,野兽受伤不也是自己舔伤口吗?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我们都在默默地舔舐伤口。

看到地震灾区群众那痛苦的情景,我感同身受。

听完他苦尽甘来的故事,每个人都感同身受,衷心致上祝福之意。

与感同身受意思相近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07:42

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微:微细;至:到。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褒义 出 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无所不至 感同身受 体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