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管鲍之交的译文

管晏列传鲍叔牙,晏子的品格
1个回答2024-01-26 19:11
晏子的品格:聪明机智,有德有能,生活节俭,谦恭下士。
管晏列传鲍叔牙是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24 04:14

治国安邦靠贤才,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然而,贤才难得,荐贤、让贤更属不易。常言道“荐贤者贤”。鲍叔牙之“贤’有三:

举贤不避亲

鲍叔牙与管仲自幼交好,可以说情同手足,但面对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大业,他考虑的却是管仲的“治国才能”,即“内能安百姓,外可抚四夷,功勋加于王室,恩泽布于诸侯,使国有泰山之安,使君享无疆之福。”当有人说“管鲍分金”时鲍叔牙吃了亏,他解释说:管仲“不是贪这点小钱,而是家贫不给”;当有人讽刺管仲战场上胆怯后退,他辩解道:“这是因为管仲家有老母,需要他孝养侍奉,故不能轻生。”

贵有自知之明

当齐桓公看到鲍叔牙连立大功、却不思己得,而干心不忍时,鲍叔牙说:“主公不必顾虑微臣,如若不嫌,臣还是作我的将军,边疆有事,为主公冲杀陷阵,万死不辞。至于相仕,还是授予管夷吾(管仲)吧。对于治理国家,微臣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不如;治国不失权柄,不如;忠信以交好诸侯,不如;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不如;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士卒百姓勇气百增,不如。”如此肝胆相照的一番话,说得齐桓公心悦诚服。

不为小人所惑

管仲病重后,齐桓公考虑他将不久于人世,问他是否可以让鲍叔牙接替他为相。管仲说: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以善待善尚可,以恶对恶谁能忍受得了?“他是位君子,但不可以委以国政。”当有人将管仲这些话告诉了奸臣易牙,易牙以为这正是离间管仲与鲍叔牙的好机会,遂到鲍叔牙面前挑拨离间。没想到鲍叔牙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昏“这正是我推荐仲父(管仲)为相的原因。仲父忠于国家,没有私心。若让我为相,哪里还有你们这些小人容身的地方?”一番话说得易牙面红耳赤,连忙狼狈而退。

 

后人评价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鲍叔牙推荐管仲做了齐国的相国,自己甘心情愿地在他的领导下为官做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国家棒禄,后世有十余代在齐国有封邑、任大夫之职。天下人鲍山墓地不但赞美管仲的贤能,而更赞美鲍叔牙能够识才荐贤不妒,谦和爱国忠君。”

宋代曾巩有《鲍山》诗云:“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是矛朝,山前哪得叔牙城。”

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史记•管晏列传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3-09 20:08
晏子,字平仲,名婴,莱地夷维人。服事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节省检朴,亲躬理事,而受到齐国人的敬重。做了齐相之后,吃饭时不用两样肉菜,小妻也不穿丝绸。他在朝廷的时候,国君谈到的事,他就直言;国君没有谈到的事,他就秉公去做。国家有正义,就顺理而行;国家无真理,就权衡利害而举措。因为这样,在灵公、庄公、景公三代,他的名声在各国间颇为显赫。

越石父这个人十分贤能,但陷于监牢之中。晏子外出时,在路上遇见他,便解下左边的骖马将他赎出来,载着他回到府里。晏子也不告辞一声,就走进了内室。过了些时,越石父对晏于说要绝交,晏子非常惊诧,提衣整帽,连连谢罪说:“我晏婴虽无仁德,但却将你从困境中挽救出来,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石父说:“话不能这么说。我听说君子只在不知己的人那儿受委屈,而在知己面前是自由伸展的。当我被囚在牢中的时候,那些人是不了解我。您既然已经知道我的为人并且赎出了我,就是我的知己;既是知己而不按礼节待我,那实在不如在监牢之中。”晏子于是请他进屋,待他为上宾。

晏子做齐相的时候,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抱着大伞盖的柄,扬鞭驱马,意气扬扬,很是自我满足。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丈夫问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相,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思虑非常深远,总是态度谦和。现在你身长八尺,却做了人家仆从和车夫,但是你的意气自感满足了。我因为这才要求离开你。”后来,丈夫便自觉地控制自己。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管子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以及《晏子春秋》,他们说的都很详细。读过他们的书,想考察他们的事迹,所以编写了他们的传记。至于他们的书,世上大都能见到,因此不论述,只是论述他们的一些轶事。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小看他。莫非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是贤君,而管仲不劝勉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称霸吗?《孝经》说:“顺应并推广美德,匡正并补救恶行,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亲相附。”这难道不是说的管仲吗?

当晏子伏在庄公尸体上哭吊他,并行完臣子的礼节之后才离开,这难道是所说的“见义不为就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他那些抗争劝阻的言论,触犯君主的面子,这便是《孝经》所说的“当政就想到竭尽忠心,在野就考虑弥补过失”的人啊!如果让晏子活到现在的话,即使让我替他执鞭赶马,也是我所高兴和向往的事。
成语「管鲍之交」中的“管鲍”是谁
1个回答2024-01-14 10:16

管仲、鲍叔牙

管鲍之交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29 16:39
管鲍,典故名,即管仲和鲍叔牙。典出《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两人相知很深,交谊甚厚。旧时常用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鲍之交意思
2个回答2023-01-29 16:40
这是一个典故呀。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鲍之交
1个回答2022-09-01 23:43
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意指非常好的朋友。
管鲍之交意思
2个回答2022-07-17 10:41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鲍之交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23 22:14

管鲍之交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管:管仲。鲍:鲍叔牙。交:交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

一、成语的拼音、释义和出处

管鲍之交,汉语成语,拼音是guǎn bào zhī jiāo,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管:管仲。鲍:鲍叔牙。交:交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

二、近义词的拼音、释义和出处

生死之交,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g sǐ zhī jiāo,意思是同生共死的交谊。出自元·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三、反义词的拼音、释义和出处

点头之交,汉语成语,拼音diǎn tóu zhī jiāo,意思是谓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出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少说也有百儿八十,点头之交,那就数不清了。”

管鲍之交的造句:

1、三年同窗,我和小红成了"管鲍之交",现在她有困难,我当义不容辞,共同分担。

2、管鲍之交,从古到今都难得到,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3、他二人的友谊,堪称管鲍之交。

4、说起鲍山,不能不讲管鲍之交、管鲍分金。

5、管鲍之交是最耳熟能详的故事之一。

6、在尔虞我诈的时代,你能有此管鲍之交,真该好好珍惜。

7、我刘源看人很准的,你是高人,我也高人,我也只比你高那么一丢丢罢了,不然我凭什么说我们是管鲍之交呢?我们以后就是好基友了。

8、陈雷义重逾胶漆,管鲍贫交托死生。

9、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10、黄口小儿,你懂什么!我家先祖与你们龙族“骨龙”乃是管鲍之交!你骨龙与我黄蚁大人,墓葬之处不到两米,我这是守卫我的祖先!

管鲍之交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1-30 14:57
“管鲍之交”讲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共同经商,赚了不少钱,可管仲却把一大半收入自己囊中,鲍叔牙的朋友对他说:“管仲如此见利忘义,不足与之为友。”鲍叔牙却笑着说:“管仲家贫,又有老母需要侍候,我既与之为友,理应如此。” 几千年来,这个故事读起来仍让人倍受感动,他们的友谊令人赞叹,鲍叔牙对朋友缺点的宽容,也让人感受颇多。 中国自古就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说法,人有缺点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别人的缺点。鲍叔牙临死前曾发自肺腑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是什么使管仲把鲍叔牙看得像父母一样重要,正是这种博大的胸怀,使朋友在无奈的阴云下感到一点温暖,在黑暗的包围下看到一丝光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宽容,对别人缺点的谅解也是对自己人格的提升。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我们的告诫,不能为了一点小事而与之计较。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希望每个人都有两个口袋,第一个装着宽容,是为别人装备的;另一个装着谦卑,是为自己准备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