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理论

中医有哪些知识和理论,什么最好?
1个回答2023-08-08 05:59
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五行相生相克,脏腑别通理论,平时用的也是最多的
在那里可以看到中医理论知识,(完整的)
3个回答2022-10-11 14:17
黄帝内经上可以看到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
1个回答2022-09-06 16:03
可以说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 简直是皮毛中的皮毛 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熟悉中医上的专业名词 大概轮廓 不要太过于相信它 要多看些其他方面的书 借以佐证
论坛有谁是妇产科医生的或者有认识好的医生的
1个回答2022-12-02 09:33
楼主私下可以问大叔我,妇产科的东东大叔懂得比医院的医生多。(骗,你小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2个回答2022-11-21 04:10
四大经典著作
中古古代名医以及著作有哪些?中医的理论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2 16:34
中医理论不是一下子说的清楚的,但是根本是阴阳五行。中医古代名医从朝代算过来有扁鹊(春秋)、张仲景(汉)、华佗(三国)、葛洪(晋)、皇甫谧(晋)、陶弘景(南朝) 、孙思邈(唐)、李东垣(元)、朱震亨(元)、李时珍(明)、叶天士(清)、吴瑭(清)、张锡纯(清末民初)等。
不是每个名医都有著作流传下来的,张仲景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葛洪有《肘后方》、皇甫谧有《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有《本草经集注》、孙思邈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李东垣有《脾胃论》、朱震亨有《丹溪心法》、李时珍有《本草纲目》、叶天士有《温热论》、吴瑭有《温病条辨》、张锡纯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等等。
《论语》的论什么意识
1个回答2022-09-11 06:57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在我看来:《论语》为原宪所著,故自称宪;成书于“参派”,故称曾参为曾子,称本派为参;后被多家门人编辑流传,作为辅助教材使用,故称“柴、参、师、由”。
在我看来:《论语》以孔子为子(老师)、以老子为老(老老师),直接继承了他们的思想基础,出于同类竞争的关系,导致除老孔直接著作之外,再无基本思想传之于世。
恰恰是因为并合老孔,《论语》才会流传广泛!
以语成论:用一句句零散的言语,构筑成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才是《论语》的本来面目。
论语知识
1个回答2024-01-31 21:07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 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两方面结 合起来,正好是孔子“温故而知新”(《为政》)的意思。
从心理状态上来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又是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写照。
子夏手中所棒的,原本是圣人的“衣钵”,儒学可真是劝学之 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论是从方法还是心态上来说,我们今天所宣传而要求于学 生们的,也还是与儒学的精神相通的吧!
论语十则 的有关知识
1个回答2024-02-06 13:08
学习态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关于思想修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什么叫理论知识
1个回答2024-03-02 01:56
理论知识乃前人经过大量实验或现实生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社会公认的用来指导实践的知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