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本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本
1个回答2024-02-24 13:47
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画什么
1个回答2024-03-10 12:09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的课题是《色彩的对比》。

步骤一:先画一栋小房子,屋顶是一个梯形,在梯形下面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在里面画出小房子的窗户和门。一栋在乡村随处可见的房子就画好了。

步骤二:在乡村篱笆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在小房子的旁边画出栏杆,让房子变得更加的温馨和好看。

步骤三:接着在门前画出几个小圆圈,表示是乡村的石子路,在栏杆的后面画出一棵大树,树的后面就是乡村的小山坡,在山坡上还有一户小房子。

步骤四:最后给房子涂上好看的颜色,栏杆涂上棕色,草地和大树涂上绿色,美丽的乡村风景就画好了。

三年下册美术课本第一课恐龙世界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1-30 23:24

恐画龙,有大有小。多画点山


四年级美术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小溪大山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22 02:36
首先,画出弧形的地平线后,在左侧画上几棵并排着的树,并画出段让小溪弯弯的水流线条;然后在地平线上画出一簇小草后,在小溪的两侧分辨画出一株小花;将草丛和树叶都涂成绿色后,棕色涂上树干,小花也用红黄两色涂好;最后用蓝色给小溪涂色,将地面涂上黄颜色。
孩子透过参加画画课程的学习,让很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让很多的不可以变为可以,让很多的想不到变为想得到,让很多的不枯皮被认可变为非常认可,让很多的不被重视变得很受重视。
观察力是一握败局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可以是对一个人也可以是对一件事,或者对某种现象、某个物件的观察,这是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的一份工作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人教版第7课吊饰
1个回答2024-02-20 20:11
第1课 形的魅力
第2课 形体的组合
第3课 抽象雕塑
第4课 多样与统一
第5课 静物写生
第6课 喜怒哀乐
第7课 夸张的脸
第8课 十二生肖
第9课 学画山水画
第10课 风的魅力
第11课 微观世界
第12课 会亮的玩具
第13课 电脑美术
第14课 旅游节
第15课 舞台布景
第16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有关六年级美术上册课件
1个回答2024-02-12 14:4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楼房高低不同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迅速捕捉物象形神的能力,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

  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策略:

  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进行写生与表现,以校园风景写生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实践方向,设计过程围绕校园风景的速写与素描展开探索。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将目光投入校园风光,在校园中选取适当的视角指导学生进行表现,既锻炼学生的构图、画面安排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该课有前两个活动的铺垫,在体验选择、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直接带领学生室外写生,与前两个活动衔接。

  知识拓展:

  风景写生在我国各大艺术院校的教学中都很受重视,无论是纯绘画艺术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风景写生课程的训练,以自然为师,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

  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

  绘画之别于摄影,就是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景色表现出来,而不是面面具到。怎样做才不会面面具到,构图取景在这就体现出重要地位。

  1. 端正学生取景时的心态,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①有的学生对自然界的景色很感兴趣,什么都想画,再加上一些风景名画的影响,总想画出雄伟气魄的画来,有了这种想法后,导致构图取景时取很大一个角度,里面什么都有,对什么都感兴趣,结果完成后画面很平庸,甚至有些空荡。这就是“什么都想画,什么都画不好”②与之相反,也有学生总觉的景色很平庸,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挑不起作画的欲望,并且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事,画出来的还是平庸的作业。

  2. 培养学生在构图上的创新意识。

  “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就是对取景构图的诠释。这里所谓的理想并非是固定的审美标准。绘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

  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只强调怎样画,只要照这样就能产生效果。以某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不仅消磨了学生的灵气,更能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某种思维定式。俗语讲:画无定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不仅明白为什么这样构图,而且明白现在所学习的仅仅是适合初学阶段,此方法旨在培养基础能力等。总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这种方法。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课本中所界定的完美构图如: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但作为教师不能强行灌输某种构图方法,而应是清醒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理念,努力去创新。谈到了创新就得说说何谓“俗套”,平时我们所谓“俗套”的构图,就是指平常人脑中的完美构图,那种构图取景往往把什么东西都画得很完整,四平八稳。这样的构图在大多数人脑中已形成思维定式,成为一种构图的审美标准,也就是“通俗”。如果你是那少数的绘画有识之识,你就会觉得这样的构图,这样的作品,不能引起你的冲动,因为看得太多了,一千张只有一种感觉——四平八稳。譬如:在风景写生中,将房子、树木、桥等因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也没有仰视、平视、俯视的区别,这样的作品在视觉冲击上就变得很弱。然而学生们碰到这样的景色,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开始构图,几十个学生一个样,这时候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了。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冲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跪求:初一上册美术第一课
1个回答2024-03-16 23:47
我没注意,有吗?我们初一没有啊,我初二的。
四年级上册美术,十六课怎么编小鱼
1个回答2024-01-20 19:32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
16






《纸带穿编》







周营镇后韩小学

韩业娥

一、
教材分析:

《纸带穿编》
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十六课,
属于“设
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的“纸带穿编”它是一堂手
工制作课,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并进行简
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用纸条做原材料而编织成的有趣作品。

我国利用纬线不同的色线编织图案的工艺历史悠久,现
将这种工艺方法纳入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绪和丰
富的情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促进手脑并用能力的提
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并与装饰生活环境相
联系。纸带穿编开拓了学生造型手法的新领域,其浓艳的色
彩对比,富有装饰意味和节奏美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
习兴趣。
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有多少课时
1个回答2024-02-04 20:16
课时是按照教材来制定的,这个说不准。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