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策略

幼儿情绪情感教师的回应策略
1个回答2024-02-13 01:58
面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时,教师首先要理解幼儿情绪情感表现的特点,了解幼儿的情绪情感的需要,识别幼儿情绪情感的的类型,然后才能采取有效的回应策略。  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工作实践,我们把幼儿基本的情绪情感归纳为哭、笑、生气、害怕、依恋等类型。哭是幼儿最明显的情绪表现,代表不愉快的情绪情感,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大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用动作和言语来表示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和需求,取代哭的表情。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有自发性的笑和有外界刺激诱发的笑。生气是由于孩子受到了外界的干扰或者内心没有得到满足而表现出的情绪情感。害怕亦可为恐惧,是因为外界的环境、语言、表情、动作、声音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情绪情感表现。依恋则是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大班,幼儿的高级情感情绪也会发展起来,比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例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这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大班幼儿的情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稳定性。美感是幼儿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比如幼儿喜爱颜色鲜艳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事物。他们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而对摆放整齐的衣物、玩具产生好感。同事,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欣赏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同事,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者需要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拼搭大型建筑物等。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有助于促进其理智感的发展。 三、教师回应策略的关键——学会自控  面对孩子们各自不同的情绪情感表现时,教师要想采取有效的回应策略,首先应学会自控。控制自我情绪、情感,无论遇到什么打击和不幸,都能始终以乐观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面对孩子,面对生活,而绝不能把孩子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要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孩子。  案例一、案例二告诉我们,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或减力效能。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发挥增力作用;而情绪低落时,情感则趋于发挥减力作用。幼儿教师只有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才能感知敏锐,思维灵活,头脑清醒,判断准确,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展示;而不良情绪则会干扰、抑制教师的认知过程,使教师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情绪管理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础。幼儿对教师的依恋是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产生好奇心、学习兴趣及探索行为的前提条件,也是幼儿自尊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如果幼儿不能产生这种依恋感,就可能产生畏惧、提防心理,心情焦虑,无心活动。幼儿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情绪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影响,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支持性措施,尽可能使幼儿感到愉快,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幼儿教师的情绪是幼儿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前提,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它通过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幼教目标的实现。  四、教师研究的关键——学会方法  面对孩子们的情绪情感表现时,要想做出有效的回应策略,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我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身体接触——情感认同——学会表达——物质刺激——移情。  当孩子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摸摸孩子、抱抱孩子等身体接触,初步获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关心他、在乎他的。孩子高兴,老师和他一起高兴;孩子伤心,老师就陪着他,认同他的感受,领着他走出不良情绪,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理解他的。老师还要交给孩子恰当的情绪表达方法,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委屈说出来,这样老师才能走进孩子的心,替他们排忧解难。其实有时候,一颗糖、一块饼干、一朵小红花、一句鼓励的话就能让孩子忘记不愉快,走出不良情绪。最终孩子也会和别人产生情感共鸣、情感换位,学会移情。
简述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
1个回答2024-03-05 16:23


(1)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2)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3)倾听、积极反馈。

(4)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5)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6)肯定期待。

简述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
1个回答2024-02-23 19:23
参考答案:(1)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2)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3)倾听、积极反馈。
(4)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5)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6)肯定期待。
简述幼儿的复述策略。
1个回答2024-01-18 17:53
正确答案:(1)幼儿较少使用复述策略;(2)幼儿复述策略对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
(3)幼儿不能进行复述策略的迁移。
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12 23:12
  婚礼上司仪问新郎新娘,以后家里谁说的算,说了算的向前迈一步。然后就看新娘笑眯眯的一动没动,新郎往后退。
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
1个回答2024-01-30 05:26

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要有正确的儿童观、要有正确的发展观、要改变陈旧的游戏观等。

1、要有正确的儿童观。

在自主游戏中,我们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师游戏幼儿”的情况,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真正体现游戏的本质—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儿童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要尊重儿童是完整的个体,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

2、要有正确的发展观。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不但要为幼儿的发展打好基础,更应在挖掘幼儿发展潜力的过程中,着眼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幼儿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要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教育。

在组织和开展游戏时,要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生活经验,感兴趣的是什么,最乐于干什么,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游戏环境。

3、要改变陈旧的游戏观。

过去教师总是希望幼儿在每次游戏中都能学到什么,掌握什么,对于幼儿的任何游戏,教师总是千方百计的寻找教育机会,急于控制幼儿的游戏,试图促进幼儿的发展。

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游戏观,应认识到:幼儿能够在属于自我的游戏中满足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需求,在没有任何控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意愿,从而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其个性的发展才是最充分、最和谐的。因此,应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的自由,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指导幼儿愉快游戏,共享游戏的喜悦。

简述幼儿的记忆策略
1个回答2024-02-15 12:58
幼儿的记忆策略包括:复述和系统化组织.
复述:例如,幼儿在学数数时,总是不断地重复,最后就记住了.
系统化组织:这个策略在幼儿身上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例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但是他们自己还意识不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策略,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会意识到并且主动运用这些策略.
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
1个回答2024-01-28 07:25

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要有正确的儿童观、要有正确的发展观、要改变陈旧的游戏观等。

1、要有正确的儿童观。

在自主游戏中,我们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师游戏幼儿”的情况,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真正体现游戏的本质—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儿童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要尊重儿童是完整的个体,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

2、要有正确的发展观。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不但要为幼儿的发展打好基础,更应在挖掘幼儿发展潜力的过程中,着眼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幼儿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要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教育。

在组织和开展游戏时,要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生活经验,感兴趣的是什么,最乐于干什么,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游戏环境。

3、要改变陈旧的游戏观。

过去教师总是希望幼儿在每次游戏中都能学到什么,掌握什么,对于幼儿的任何游戏,教师总是千方百计的寻找教育机会,急于控制幼儿的游戏,试图促进幼儿的发展。

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游戏观,应认识到:幼儿能够在属于自我的游戏中满足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需求,在没有任何控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意愿,从而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其个性的发展才是最充分、最和谐的。因此,应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的自由,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指导幼儿愉快游戏,共享游戏的喜悦。

情绪调节的方法和策略
2个回答2022-11-06 13:35
1. 自我鼓励法

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2. 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如你悲伤时,朗诵滑稽、幽默的诗句,可以消除悲伤。用“制怒”、“忍”、“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

3. 环境制约法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能起调节作用。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做做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忧虑时,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滑稽电影。

4. 注意力转移法

请你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会豁然开朗。例如,当你遇到苦恼时,可以将它抛到脑后或找到光明的一面,则会消除苦恼。

5. 能量发泄法

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找知心朋友倾诉;不满时发发牢骚,愤怒时适当地出出气;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