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驴子与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2 01:17

做事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做事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读了《伊索寓言》的《驴和蝉》,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做事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行的事情、不能强求。故事主要讲了有一头驴,他想把声音变得好听,就去请教蝉,蝉告诉驴,只要你少吃粮食,多喝露水,你的声音就变好听了。

从此,驴就不吃干粮,只喝水。慢慢的驴就死了。在生活中,做事也不能急干求成,像我,就犯了这样的毛病:一天我在家里没事做,就拿出练习本做数学题,我想前面的没有挑战,就直接翻到后面作难的。我做了半小时,终干做完了。之后我让妈妈检查,结果都错了,看,这就是我做事心急害的。希望大家不要犯这样的毛病。

今天读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驴子和蝉》,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头驴子听见蝉唱歌,自己也想发出同样悦耳的声音,便羡慕地问蝉每天吃什么。蝉回答道:“我每天只吃一点露水。”从那以后,驴子每天都满心欢喜地吃露水。

可是,没过多久,驴子就被活活饿死了。我真替故事中的那头驴可惜,不经大脑思考,随便听从别人的话,并按照他人的生活规律生活,头了仿效蝉,结果连命也丢了。读了这个故事,同时我也明白: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仿效别人,是愚蠢的!

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
1个回答2024-03-07 16:22
是闷热的天气告诉蝉要下雨了。蝉的叫声是由它的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椐一般观察,夏天由雨转睛前2小时左右,蝉就叫,而晴天转阴天时,蝉不叫,这是因为下雨前,它的发音薄膜潮湿,振动不灵;相反,天气转好,空气干燥,薄膜振动有力。
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
1个回答2024-01-30 11:03
跟蝉翅膀结构有关,快下雨时,空气湿度大,婵翅膀不容易飞。

  知了的学名叫蝉,它们不像其他小动物一样靠声带的振动发声,而是靠肚子上专门的发声器官。

  这个器官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震动会产生响亮的声音。鼓膜处还有一小块空间,可以引起共鸣,因此蝉的叫声尤其明亮,在一公里外都可以听到呢!有趣的是,它还可以用不同声调激昂高歌。

 不过,只有雄蝉可以高歌,雌蝉因为身体构造原因,不能发声。

  但是,当天气由艳阳高照转为阴雨密布时,雄蝉也不叫了。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变多,鼓膜不易鼓动,知了也就变成了“哑巴蝉”。只有当天气转晴,空气湿度减小,知了才会再次歌唱。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谚语:“知了鸣,天放晴。”
老人粘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20:48

道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去携橘做,集中注意力,坚持不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缺乏这种毅力和精神,很难有好的成就。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总把错误归结于外在的因素,很少把自己的过错当成主要的原因。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发挥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做好一件事。

扩展资料:

故事内容:

孔子前往楚国,路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术非常娴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就好像信仿宏手拾来一样轻而易举。孔子惊奇地说:“您的技术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驼背老人说:“我的确是有方法的。

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这里,就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我举起手臂,就跟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尽管身边天地广阔无边,世间万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

外界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响不了我对知了翅膀的关注,怎么会粘不到知了呢?”孔子听了,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备隐册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
1个回答2024-02-27 18:44
我觉得这应该是蝉特有的本领,根据他翅膀的湿度而定,不然他它怎么会知道要下雨了。
老人粘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4 16:19


老人粘蝉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先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勤苦学练,专心致志,才能获得高深的学问,做事也才会得心应手。只要思想集中了,就不怕捉不到蝉。
《老人粘蝉》故事: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老人粘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4 19:59

老人粘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老人粘蝉的故事告诉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先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勤苦学练,专心致志,才能获得高深的学问,做事才会得心应手.只要思想集中了,就不怕捉不到蝉.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2 11:33

聪明的人懂得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虚荣所诱惑,时刻保持警惕。

《狐狸和蝉》的故事全文:

一天傍晚,蝉在大树枝上叫,狐狸从树下走过。“唱得多好呀。”狐狸一边说一边向树枝间窥视。,一定长得非常漂亮。下来吧,那我就不仅能欣赏你的声音,又能赞美你的形体了。想道:啊,那是一只蝉,可以做我饭后的美味小吃。

蝉以前见过狐狸,它没有跳下来,却摘下一片小树叶,让叶子飘落到地上。狐狸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蝉得意地说:“哈哈哈,你露馅了,狐狸。有一天,我看见你的洞外有堆蝉翅膀,我就不相倍你了。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赏我的歌喉,可我是不会接近你的。”

《伊索寓言》艺术特色

伊索寓言主要是动物故事,同时也有一些植物故事、神话传说故事和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寓言故事。故事涉及的面很广,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相关的动物的生活及其相互关系和人们的各种日常生活场面的入微观察、精细体会。

这些故事都是对那些观察和体会的进一步的人为虚构、杜撰,它们构思巧妙,令人觉得如此逼真,展现的画面犹如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一样,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4 20:11

《狐狸和蝉》告诉我们:聪明的人懂得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虚荣所诱惑,时刻保持警惕。

《狐狸和蝉》选自《伊索寓言》,蝉和狐狸这则寓言所讲述的内容是:狐狸想吃蝉,便引诱蝉从树上下来,可是蝉曾经看到狐狸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并没有上当,反而把狐狸给骗了。

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我们明白了一个聪明的人,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教训的道理,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虚荣所诱惑,时刻保持警惕。

故事全文:

一天傍晚,蝉在大树枝上叫,狐狸从树下走过。“唱得多好呀。”狐狸一边说一边向树枝间窥视。一定长得非常漂亮。下来吧,那我就不仅能欣赏你的声音,又能赞美你的形体了。想道:啊,那是一只蝉,可以做我饭后的美味小吃。

蝉以前见过狐狸,它没有跳下来,却摘下一片小树叶,让叶子飘落到地上。狐狸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蝉得意地说:“哈哈哈,你露馅了,狐狸。有一天,我看见你的洞外有堆蝉翅膀,我就不相倍你了。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赏我的歌喉,可我是不会接近你的。”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12:12
聪明的人懂得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虚荣所诱惑,时刻保持警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