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论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3 17:56

明白了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其中朱熹的三到使人受益匪浅。“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扩展资料:

从《论语》中,可以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可以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人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0个回答2022-10-03 02:17
《论语》告诉我们什么?
2个回答2022-09-19 12:14
被人告诉你的都是表象,真正用心去体会才能明白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争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02:20

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的正确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产于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要先行动起来再说。

师旷论学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15:42
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只争朝夕,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
学习是没有年龄、界限之分的。
谁告诉我什么是相对论?
1个回答2022-09-18 22:45
额~~就是高速运动的物体因为选了不同的惯性系造成的一些比较稀奇的事情
比如两个相对运动的高速卫星(接近光速),在地面上(静止参考系)测得的相对速度和在其中一个卫星上测得另一个卫星的相对速度差距是很大的~
这个和牛顿运动建立在惯性系(速度较小)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最经典的有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
你可以看看<<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
我们大学物理老师推荐的
我看了下觉得写的还是很易懂的~
不知道楼主是那个年级的
高一学完了看下大学物理相对论的推导就会理解了...
师旷论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1 22:35

道理:

主要的道理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终身学习,受益终身。“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原文赏析:

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

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说明了活到老,学到老。告诫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就是这么来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抓紧学习。

师旷论学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5 00:06
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告诉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师旷论学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5 03:58
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告诉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秦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6 14:27
我想秦王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天下苦秦久矣”!

参看贾谊的《过秦论》,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