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露小说

岭南前三家邝露简介 邝露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3-11-12 08:10

  邝露是明朝末年著名诗人、古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通晓兵法,骑马击剑都十分熟悉,是一个十分有才的人。

  人物档案

  姓名:邝露

  别名:邝瑞露

  字:湛若

  号:海雪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广东南海

  出生日期:公元1604年

  逝世日期:公元1650年

  毕业院校:私塾

  信仰:儒学

  职业:诗人

  代表作品:《邝露诗集》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邝露在广东出生。据说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有“甘露降于庭槐”,所以家中长辈为他取名为邝瑞露,后来才改名邝露,字湛若,因为在海雪堂读书,所以号海雪。

  邝家是书香世家,邝露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有功名之人。家中有这样的长辈,使得邝露自幼就接受了好的教育。他是广东著名的诗人,祖父和父亲也工诗词,也许是遗传的原因,邝露在诗词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据说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他的诗才不凡,据说可应声作诗。

  后来他的父亲早逝,家境中落。这个时候的邝露更是努力读书,以祖父和父亲为榜样,“以父、祖皆能诗而业未竟也,益力学苦吟”。

  十五岁的时候,邝露参加南海的考试。结果因为他在试卷上以真、行、草、篆、隶五种字体答卷,违反了规定,因此落为“五等”。虽然考试成绩不佳,但是邝露却并未放在心上。此后他又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中举,于是越发放纵不羁,好饮酒,经常披头散发在街市上游荡。邝露的这种行为,被那些遵从礼法之人所不容。

  崇祯七年的上元佳节之时,邝露与友人乘醉策马,纵游花灯夜市。当时正好遇到南海县令黄熙出巡仪仗,仪仗到来,邝露却丝毫不避,甚至出口讥讽“骑驴误撞华阴令,失马还同塞上翁。”因为犯下此等大错,此后只能避走他乡,在各地浪迹。

  在外游荡了五年的时间,邝露才终于在南海县令黄熙受贿获罪之后回到家乡。回家之后,仍然过着闲散的生活,靠典当古文物为生。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贡献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灭,当时在史馆供职的邝露避走逃亡。不久之后,清军入关,邝露于是怀抱复国大计赶往南京,想要投靠弘光帝。哪知道还没到南京呢,就传来南京失守的消息,此行作罢。

  清顺治三年,邝露长子邝鸿率领义兵与清军交战,壮烈战死。顺治四年,邝露被永历帝召入朝,为中书舍人。

  永历四年,邝露奉使回广州,正好遇到清兵包围广州城。邝露在安排好自己的妻儿之后,将收藏的古文物和怀素真迹等环绕在身旁,抱着自己心爱的古琴,绝食而亡,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香蜜》中,邝露的真身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8-24 20:04
印象中记得邝露的真身是鹤。她真的一心为润玉着想,一心为了润玉而活。就连最后润玉做了天帝一个人,邝露也没有离开,一直陪着他。
邝露的古琴遗音
1个回答2023-11-09 21:41

邝露不仅是诗人、书法家,还擅长古琴,是一位品格极高的琴人。
其平生珍爱两张名琴,一为宋琴“南风”(曾是宋理宗赵昀的内府珍品,今藏山东省博物馆),一为唐琴“绿绮台”,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绿绮台”曾属明武宗朱厚燳所有,后以琴赐大臣刘某,明末归邝露所得。据载,绿绮台与春雷、秋波、天蠁(响)被誉为岭南“四大名琴”,在琴界有极高声誉。
邝露出游必携二琴,有时穷困也将其暂质于当铺,待有钱时又赎回,故其诗有“四壁无归尚典琴”之句。顺治七年清兵攻广州,邝露抱琴,从容殉国。
邝露殉国后,琴被清兵所抢,售于市上,为归善(今惠阳)人叶龙文以百金所得。叶氏某日泛舟丰湖,邀请当时文士一起雅聚,席中叶氏抱出绿绮台,诸人一见先朝遗物,都唏嘘不已,当场赋诗,以屈大均之作最脍炙人口,其中“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之句,更是一字一泪。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王士禛(渔洋)亦有诗“海雪畸人死抱琴,朱弦疏越有遗音”来咏邝露。后来此琴由叶龙文后人保存了数代,至道光末年,叶氏家人以穷困将琴质于当铺无力赎还,被东莞人张敬修买下。
张敬修是莞城望族,抗清名将张家玉之后人,又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东莞可园的主人。他得到绿绮琴后专门在可园中辟“绿绮楼”以宝藏之。后在民国初年,张家中落,琴亦以破残不堪修复而售于同邑邓尔雅。
邓尔雅是杰出的书法家、篆刻家,他与可园张家素有交往,深知此琴的意义,因此他所得虽是一张朽琴,却视同性命。1944年,邓尔雅筑于香港大埔的“绿绮园”曾被台风吹毁,连邓所藏大量书籍文物均遭破坏,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绿绮台却安然无恙,邓尔雅视为奇迹,随即迁居九龙以安顿名琴,直至邓氏临终之际,仍命家人将琴放在病榻畔,抚摸不舍以至最后一息。
邓尔雅身后,此琴至今保存于家人手中,曾有数度因经济拮据而欲出售,初时愿以市区房屋一幢即可,后终因谈价未谐而告吹,近年又传出开价四百万港元之巨。
邝露故居就在五仙观旁边的仙邻巷。

邝露得到了润玉的信任,为何却得不到他的心?
4个回答2023-05-27 21:57
润玉心里爱的人一直都是锦觅,不会再把心给其他人。
邝露、锦觅,谁先遇见润玉?
1个回答2023-04-18 13:40
邝露,杜雨宸在直播里说了,不过没播。
《香蜜》邝露喜欢润玉的原因是什么?
4个回答2023-05-08 06:15
其实润玉是一个非常值得喜欢的人,首先说相貌,仪表堂堂,身长玉立,其次说他的性格,虽然童年受了一些伤害,但是保留着善心,更加令人心疼。
邝姓的来源 邝姓的来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8 16:53
1、出自古邝国之后人,以国名为氏。据《路史》载:“古邝国后有邝氏。”古代邝国的后人,有以国名为姓,称为邝氏。

2、出自方姓,为南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方淑丽被册为皇妃,方愈平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

3、“邝氏”之先,始自黄姓。听长辈说“邝”乃姓黄在广东与湖南的郴州一带躲起来了姓邝的祖先黄氏在当时的朝代可能是放了“株连九族”罪就着家卷南下,逃到了史称“南莽”的广东与郴州。而南莽历来朝廷不管。于是“黄氏”就在这带扎营。 “黄氏”为了隐姓埋名。在者“黄氏”不让自己的后人忘记自己的祖先姓“黄”,再者黄氏所在之地是广东与郴州,顾而黄氏就改姓为邝。 还有一说“黄广邝乃一家”。
失去锦觅之后,润玉为什么不能接受邝露?
1个回答2022-12-16 20:31

我认为是由于润玉对于锦觅的爱实在是太深了,深到自己的内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人了,再加上他和邝露之间的不平等是横亘在他们中间最大的问题,不得不承认所有退而求其次的“结合”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共同点,那就是平等!润玉想要和喜欢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邝露却一心想要做润玉的妾!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邝露爱的卑微的证明,可实际上,从这一方面看,就足以证明,在邝露的心中,她其实是配不上润玉的!而一个连自己都看轻自己的邝露,润玉又如何会看得上她?

因此在面对那卑微无比的邝露之时,润玉只有可能把她当成自己最相信的下属,却绝对不会跟她产生任何情感上的纠葛,不为别的,只因为不相配!不仅仅是邝露这样认为,润玉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梓芬,洛霖能爱上临秀,那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平等的,而失去旭凤,锦觅也能嫁给润玉,答案同样如此,可是邝露不是临秀,更不是锦觅,一个只能一辈子站在润玉身后的女子,又怎能让润玉正视她对自己的爱呢?

虽然不少人都会认为在失去了锦觅之后,邝露应该算得上润玉最好的配偶选择,但事实上,成为天帝并走上太上忘情这条道路的润玉,哪里还需要什么爱情?即便需要,邝露又怎会是他最好的选择?身为天帝,润玉早已今非昔比,他值得更好的选择,完全不闭委屈自己选择邝露!若哪一天,润玉想要爱情了,那么他的另一半,一定会是他喜欢的,而不是仅仅喜欢他的!


而且按照剧中润玉的人设来说,如果这时候的润玉会接受邝露的话,那他就绝对不是润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也算是润玉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吧!

香蜜:为什么润玉跟邝露不会有结果?
4个回答2023-04-26 06:25
因为邝露不会争取
失去锦觅之后,润玉为什么不能接受邝露?
4个回答2023-04-21 13:57

我认为是由于润玉对于锦觅的爱实在是太深了,深到自己的内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人了,再加上他和邝露之间的不平等是横亘在他们中间最大的问题,不得不承认所有退而求其次的“结合”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共同点,那就是平等!润玉想要和喜欢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邝露却一心想要做润玉的妾!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邝露爱的卑微的证明,可实际上,从这一方面看,就足以证明,在邝露的心中,她其实是配不上润玉的!而一个连自己都看轻自己的邝露,润玉又如何会看得上她?

因此在面对那卑微无比的邝露之时,润玉只有可能把她当成自己最相信的下属,却绝对不会跟她产生任何情感上的纠葛,不为别的,只因为不相配!不仅仅是邝露这样认为,润玉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梓芬,洛霖能爱上临秀,那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平等的,而失去旭凤,锦觅也能嫁给润玉,答案同样如此,可是邝露不是临秀,更不是锦觅,一个只能一辈子站在润玉身后的女子,又怎能让润玉正视她对自己的爱呢?

虽然不少人都会认为在失去了锦觅之后,邝露应该算得上润玉最好的配偶选择,但事实上,成为天帝并走上太上忘情这条道路的润玉,哪里还需要什么爱情?即便需要,邝露又怎会是他最好的选择?身为天帝,润玉早已今非昔比,他值得更好的选择,完全不闭委屈自己选择邝露!若哪一天,润玉想要爱情了,那么他的另一半,一定会是他喜欢的,而不是仅仅喜欢他的!

而且按照剧中润玉的人设来说,如果这时候的润玉会接受邝露的话,那他就绝对不是润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也算是润玉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