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长辈礼貌待人演讲稿

有关有礼貌、尊敬老师、尊敬长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0:43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表示不讲礼貌和不尊敬长辈的四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2-07 07:30
负面:不知羞耻
狼心狗肺
没心没肺
狗屁不通
自欺欺人
变本加利
不耻下问
息事宁人
残无人道
朝三慕四
黑白分明
杀一儆百
四面楚歌
三番五次
处心积虑
贻笑大方
无所不为
趋之若鹜
狗急跳墙
不可理喻
洗心革面
囫囵吞枣
近墨者黑
天网恢恢
成事不足
挥之即去
三心二意
心浮气燥
六亲不认
丧家之犬
司空见惯
相提并论
天壤之别
指手画脚
自命不凡
自以为是
苟且偷生
夸夸其谈
正面:彬彬有礼
谦谦君子
谦虚谨慎
谦恭下士
敬贤礼士
不矜不伐
竭诚相待
敬贤礼士
克恭克顺
门不停宾
情礼兼到
屈高就下
屈己待人
屈尊敬贤
扫径以待
扫榻以迎
善气迎人
泰而不骄
婉婉有仪
温恭直谅
温恭自虚
温柔敦厚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洗耳恭听
相敬如宾
以礼相待
虚怀若谷
虚己以听
虚左以待
执经叩问
忠信乐易
戒骄戒躁
自知之明
不骄不躁
礼贤下士
平易近人
表示不讲礼貌和不尊敬长辈的四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2-19 09:36
负面:不知羞耻 狼心狗肺 没心没肺 狗屁不通 自欺欺人 变本加利 不耻下问 息事宁人 残无人道 朝三慕四 黑白分明 杀一儆百 四面楚歌 三番五次 处心积虑 贻笑大方 无所不为 趋之若鹜 狗急跳墙 不可理喻 洗心革面 囫囵吞枣 近墨者黑 天网恢恢 成事不足 挥之即去 三心二意 心浮气燥 六亲不认 丧家之犬 司空见惯 相提并论 天壤之别 指手画脚 自命不凡 自以为是 苟且偷生 夸夸其谈

正面:彬彬有礼 谦谦君子 谦虚谨慎 谦恭下士 敬贤礼士 不矜不伐 竭诚相待 敬贤礼士 克恭克顺 门不停宾 情礼兼到 屈高就下 屈己待人 屈尊敬贤 扫径以待 扫榻以迎 善气迎人 泰而不骄 婉婉有仪 温恭直谅 温恭自虚 温柔敦厚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洗耳恭听 相敬如宾 以礼相待 虚怀若谷 虚己以听 虚左以待 执经叩问 忠信乐易 戒骄戒躁 自知之明 不骄不躁 礼贤下士 平易近人
有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
4个回答2022-08-08 07:20
递剪刀时,不能把剪刀尖锐部份朝别人。
有没有关于尊敬师长,谦虚礼貌的传统美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9:53
、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误会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 "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 "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5、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尊敬长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1:19
匡衡凿壁借光:
古时候有个叫匡衡的少年,十分喜欢看书,为了看书,他到富人家里做杂活挣钱买书看.但是他太穷了,家里买不起油灯,只好把墙壁砸烂,让旁边富人家里的光透过来让他看书.富人很感动,于是让匡衡到他家来看书,并给了他许多的书供他学习,最后他考起了举人

听妈妈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星期六,我做完了作业,觉得没事干,就缠着妈妈让她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妈妈说:“你小时候倒真是有很多小故事呢!”妈妈还没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说:“那你就给我讲一个吧!”“让我想一想”妈妈说,“给你讲哪一个好呢?”妈妈想了一会儿,就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开始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就在我刚刚学会走路,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有一次过节,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可是当客人吃完晚饭要回家的时候外面下雨了,他们都没有带雨伞。我爷爷说:“我借几把雨伞给你们吧。”“不用了,雨下得不太大,谢谢!”客人说。站在一旁的我连忙跑到妈妈房间拿了二把雨伞,又跑回了客人们面前一边“嗯!嗯!”地叫着,一边恭恭敬敬地把伞递给客人们,好像在说:“给你们,给你们!”客人们低头一看,个个眉开眼笑,惊喜地说:“好乖啊!你还不会说话就懂得尊敬长辈了,真是让我们太感动了!”看见客人们在笑,我也站在一旁傻呵呵地笑了起来。妈妈说着说着,好像又回到了我小的时候。

听妈妈讲完了我小时候的故事,我觉得我小时候原来是一个这么可爱、这么尊敬长辈的小男孩阿啊!
关于形容尊敬长辈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1 22:55
敬老爱幼】敬:尊敬;爱: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敬老慈少】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敬老慈穉】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慈稚】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老怜贫】老散或: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贫】老:年老洞洞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怜贫敬老】老:年老纳掘枯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葵藿之心】比喻臣下对君主表示忠诚或对所仰慕的人的尊敬之情。
【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关于形容尊敬长辈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5 01:46

一、寸草春晖

读音:[ cùn cǎo chūn huī ]

释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培桥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译文: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二、扇枕温衾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凌濛初《初刻配悄猛拍案惊奇》卷十三:“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译文:说到这里,就这样躺在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三、安老怀少

读音:[ ān lǎo huái shào ]

释义: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运改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白话译文:希望自己有善事也不张扬,有功劳也不夸张。」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养,朋友之间能诚信相待,少年人都能得到照顾。」

四、扇枕温被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出处:唐房玄龄等人合著《晋书·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译文:请对父母和颜悦色奉养父母,夏天那扇枕席,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温暖被。

五、敬老怜贫

读音:[ jìng lǎo lián pín ]

释义: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白话译文:我们的神要将小女桂花许配给奇童做妻子,那是体恤孤寡,尊敬老人,怜悯贫穷,因此而感动天地了。

尊敬长辈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1 09:10

尊敬长辈的经典句子有:

1、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2、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3、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4、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6、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7、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亲戚,仁也;敬长,义也。

10、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11、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12、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尊敬长辈的句子
1个回答2024-04-04 15:55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诗选:
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段落:
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
---高尔基
不要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变革中越来越脆弱地面对冲击,至少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现在为自己的双亲送上一份不算奢侈的温馨问候!
----鲁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