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点情绪

孩子爱闹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24 17:01
首先作为家长的要放好心态,更不能发火,对待小孩只要知道尊重二字,作起来就不会这么难了。个人感觉重点还是家长的责任,并没有更好的引导孩子。
济源有个情商教育,好像叫慧成长吧?慧成长情商教育,你可以查查慧成长怎么样
孩子每天一让他做作业就闹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4 16:51
刚上学的孩子要引导而不是呵斥,本来他就烦写作业,你越呵斥他他会越反感。把家里的玩具放到一个他看不到的地方,至少是他不容易拿到的地方,这样会减少环境对他的诱惑。不知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用感兴趣的东西引导,比如,他喜欢当英雄,那你就拉着孩子的手:宝宝,你是男子汉,长大要保护妈妈保护你喜欢的人,现在不写作业,没有知识就保护不了我们啊!以后和坏蛋打仗光靠力气是赢不了的,得靠高科技呢.......然后再用奖励的办法,如果宝宝每天回来能坚持写完作业,坚持三周或是四周,就奖励他最想要的玩具。(现在家里的孩子什么都不缺,所以孩子没有上进心和劳动的概念,即使家里很富有,也不要轻易给孩子买这买那的,这样只能磨掉孩子的上进心和奋斗的精神)试试看吧,应该有效果的。
孩子和家长闹情绪,怎么处理?
1个回答2024-02-15 20:15

孩子和家长闹情绪,家长应该冷静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静静地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等孩子安静以后,慢慢的靠近孩子,用柔和的语气和孩子勾通,让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和他所希望的结局。

然后家长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的思想和情绪回归正常。

孩子闹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22 05:58
每个小朋友都有闹情绪的时候,他如果是不想刷牙,那就给他看看那些小朋友牙齿不好的图案片,然后告诉他说小朋友不刷牙,以后牙齿就会像那样很难看。不要强迫着让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可以从侧面引导他。
孩子闹情绪时,是怎样的心理
1个回答2024-02-08 21:24
孩子闹情绪时,
的心理是
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
理解和爱护
对待孩子闹情绪这个问题,该如何教育孩子?
1个回答2024-02-16 07:00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即使他很懂事,但是孩子们也是讲道理的,
所以对待孩子们的情绪时,要多和他们讲他们能听懂的道理。
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惯着孩子,特别是他无理取闹的时候,否则他就会得寸进尺,以后会害了他,
让他产生只要闹情绪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这种错觉。
要正确对待孩子们的情绪,既要安抚他们的小情绪,又要让他们明白道理。
小孩最近老闹情绪
1个回答2024-02-20 23:55
孩子的情况老是闹情绪,不爱吃饭,有可能是缺钙,缺锌症,还可以见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所以需要积极的治疗,建议服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治疗,小儿健胃消食片,平时不要过多吃难消化的食物,平时需要清淡饮食,以后正常生活就可以了,如果是有其他疾病的发生,那就需要对症治疗的,所以不需要担心。
幼儿闹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9 22:44

幼儿闹情绪怎么办

  幼儿闹情绪怎么办,智力的大门需要通过钥匙来开启,比较小的宝宝就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解决问题是为孩子的发展扫清障碍,孩子的世界是很纯净的,幼儿闹情绪怎么办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幼儿闹情绪怎么办1

  1、让孩子学会暂停冲动。在处理孩子闹情绪问题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学会暂停,让自己先平静下来,然后再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习惯在生气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可以在平时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例如,只要举起手,心里立刻就会有声音在大声喊“不要!”或者“停!”。

  2、 引导孩子学会辨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不再冲动之后,父母就要让孩子留意到自己的情绪变化,知道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这就需要父母们扮演一个善于聆听的角色,认同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抑制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个人想法,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我们还要帮助孩子用言语来讲述自己的感受,有益于让孩子更真切地辨识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孩子掌握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如果父母们能够以一种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闹情绪的缘由,并引导孩子学会调节和把控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学会缓解压力的方法,给予孩子适当的安慰和激励,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积极的方面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幼儿闹情绪怎么办2

   1、认真倾听孩子

  当孩子表现出闹情绪时,他已经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全神贯注、认真倾听,孩子常常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这也会让孩子觉得更安心和安全,同时更愿意向父母诉说更多的情绪。当然,这里的倾听一定是出于真诚的态度,而不是为了表现出倾听而刻意做出努力。

  也许,您会说,有时候孩子闹情绪不会说,不会闹,会特别安静,这个时候怎么倾听呢?其实这时也可以倾听,只是这时候您不能用耳朵倾听,您需要用眼睛、用实际行动“倾听”孩子的情绪。当看到孩子脸上紧皱的眉头、失神的眼睛、沮丧的表情时,您可以走到孩子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安静地陪他坐着,即使不说话,孩子能感觉到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也许过一会儿,孩子就会和您说说自己发生了什么事,即使不说,孩子的心情也会因为您的陪伴得到安慰。

   2、积极回应,表示您对孩子闹情绪的接受

  在倾听孩子的`同时,父母时不时地以“哦”、“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对孩子的描述和情绪表现做出反应。这样不仅让孩子更真实地感觉到父母在认真聆听,也让孩子从回应中感觉到自己得到重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感觉到自己诉说的事实和暂时的情绪是被父母接受的。这等于说,孩子们不舒服的感觉在父母这里有了发泄的渠道和安放的场所。就这样,在回应时,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和释放。

  但需要提醒的是,这时的积极回应是接受孩子闹情绪这一事实,而不是要认同孩子的错误看法。比如,孩子哭诉考试没考好,您可以一边听一边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你才这么难过。”但是如果您这样回应孩子就不太好了:“我也觉得考不好让人很难过。”这等于您认同了孩子难过背后的错误看法——即考试成绩太重要了,考不好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心事。

   3、理解并用适当语言概括孩子情绪背后的认识和想法

  有时候,孩子做错事情,受老师批评,或是考试失利,自己就会伤心难过。这时候孩子们最希望听到的不是家长们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会难过、伤心失望,会闹情绪,本身就代表他们是懂得那些大道理的。这时候孩子们最希望的是父母能真正理解自己情绪的产生不是无理取闹。

  很多家长常常在孩子闹情绪时,没有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闹情绪。有的是直接问孩子为什么,有的则是给孩子一大堆指导意见,这些都绕开了孩子当时的状态,即导致他感觉不好的原因。其实面对闹情绪的孩子,在听完孩子的描述后,家长可以尝试着用适当的言语表达出来。比如,上面举到的孩子考试失利的例子,家长在听完之后可以说:“认真复习却没有考出好成绩,感觉像是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还可能会被老师和同学们认为不努力、不好好学习。我想你一定很难过吧。”

  这样可以帮孩子认清自己的问题,明白自己真正感觉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同时,孩子的注意力也会从情绪转移到背后的问题上,迈开真正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面对问题。

   4、积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等过了前三个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大多已经开始转移到实际的问题上来,而不是在原有的消极情绪上转圈了。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和孩子来商量实际的解决办法了。这个时候,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打算怎么办,合理的家长可以多加鼓励和赞赏,不合理的家长可以提出疑问,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和接受建议。

  说了这么多,也许您会觉得,面对孩子的情绪都有这么多条条框框,教育真是个麻烦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哪有随随便便的呢?不过,上面这四点,要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认真倾听、积极回应、真诚理解、积极帮助。相信一步步做到这几点,孩子的消极情绪一定能慢慢化解,展现在您面前的就会是孩子真实的内心感受以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实际行动了。

学龄前孩子为什么爱闹情绪
1个回答2024-02-13 14:33
孩子2岁之前主要以感觉、动作发展为主,3到6岁则是语言与认知的快速发展期。6岁前的语言发展尚未成熟,所以在沟通表达上多以情绪语言为主,当小孩闹情绪时父母请记得那只他的表达方式,只是我们不喜欢也不习惯而已。2岁之前的小孩通常会以抓、摔、舔、含来了解这个世界,当你看见他在舔地上捡来的棒棒糖时,你会认为他不爱干净、担心感染肠病毒,所以狠狠打他手心让他知道后果,并且口头告诫一番,通常他会大哭之后又再出现同样的行为,实际上你只需的是维持他周遭环境的整洁就好,即使他继续哭闹,只要转移注意力用其他的东西去吸引他或带离现场通常就能安抚。3到6岁的儿童,以语言来表达其需要,但由字到完成句子的能力是逐渐发展,而孩子的认知能力与生活、教育环境相关,所以当要表达的东西大人听不懂时,会造成孩子的挫折感,因而以发脾气的方式也许哭闹或者丢东西来表达愤怒,但那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所造成,若能体会他的心境,多花一些时间倾听,事情就会圆满解决。
宝宝闹情绪的常识问题
1个回答2024-02-22 15:22
家长们该学习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