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荷花池

仲夏荷叶雨露七首:盈盈荷上露,满池荷叶捧真珠
1个回答2023-12-05 08:40
仲夏荷叶雨露诗词七首:收来荷露堪烹茗,似珠无数转分明

公历的六月,仍旧在农历五月中,是传统的仲夏和盛夏。此时荷花未必盛开,但荷叶已然出水或者贴水而长,一场雨,分外了它们的清新和存在。夏天的雨,乃至梅子雨,都仿佛因为荷叶而留住了那种动人的晶莹。

荷叶是水生植物,然而和萍,睡莲不同的是,出于水而不染于水。如果你分不清荷花和睡莲的区别,因为两种花叶都极其近似,只需要一场雨,就可以分辨。那在雨中油绿的是睡莲的叶子,但是在雨中能够将雨水团成晶亮珍珠和水晶的,那一定是荷叶。

“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夏摇比翼扇,冬做比肩毡。 ”魏晋陆云《芙蓉诗》

只有荷叶才有这种团集露水和雨水的功能。那滚在荷叶上的水珠,像明珠一样晶莹耀眼。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殊的植物特征呢?这是荷叶的自洁和防水功能。荷叶的表面有一层茸毛和细小的凸起,这是荷叶用以过滤和呼吸氧气的通道,将一些灰尘挡住在外,而当雨水和露水降临时,这些凸起,会挡住雨水和露水的入侵,并带走许多附着在表面的灰尘,让荷叶保持干燥,避免高温高湿下的细菌和微生物腐蚀叶片。

这是荷叶在物竞天择中演化出的特殊植物属性。

而不能附着在荷叶上的水,就变成了光溜溜的水珠,折射着太阳的光泽,给人一种特别可爱的晶莹的美。

古代人们利用荷叶,夏天可以当做扇子,做成防水的衣服,冬天,条件艰苦的地方,也会将干燥的荷叶收集起来,用以填充枕头和被窝。

“荷生渌泉中。 碧叶齐如规。

回风荡流雾。 珠水逐条垂。” 南北朝鲍照《学刘公干体诗》

荷叶荷花是生长在清澈的泉水中,你看那碧叶整齐普通圆规的圆。那一阵风来,荷叶上飘着云雾,走近一看,那荷叶纷纷倾斜,将水珠和露水倾倒在泉水里。荷叶才真正是大自然的搬运工,除了一点点干净的空气,所有的雨水和露珠,它都无偿送给脚下的溪流湖泊。

这种高洁也往往被拟人化,弱水三千,所要无多。

“绣帘高轴临塘看,雨翻荷芰真珠散。

残暑晚初凉,轻风渡水香。

无憀悲往事,争那牵情思。

光影暗相催,等闲秋又来。” 唐朝 毛熙震《菩萨蛮》

夏天的荷叶有视觉之美。尤其是在荷花盛开之前的新荷池塘,仲夏荷叶,清圆满塘。在雨中卷起窗帘,看那无边新荷叶,正是由于荷叶这种不沾水的功能,雨水打在荷叶上,变成一颗颗珠子,又被风倾落,仿佛一颗颗珍珠,毫不吝啬的又归到水里。

而雨中的荷叶,别有一种弥漫的清香,随着雨气扑面而来,消暑清肺。

就光看荷叶上因为雨水形成了各种露水流荡,就可以让人感受愉悦,生出各种联想。是谁家的珍珠如此不吝啬?小孩子往往会用手去捉,但是谁也没有荷叶这样点水成珠的俏皮手掌呀!

“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唐朝成彦雄《露》

在夏天的山区或者初秋之时,昼夜温差大,在雨水之外,会有露水。所以早上的荷花塘也许没有雨,却可以看到,很多荷叶中窝着一团团晶莹如珠的露水,而晶莹给人视觉的明丽和清凉。

诗人展开联想,这露水是传说中鲛人的眼泪吧。要不这荷叶上的露珠怎么和珍珠有一比?传说鲛人落泪,泪水化成了珍珠,这是她在天上哭吧,而荷叶承载了她无声相思的泪水。

“轩车几处归频湿,罗绮何人去欲生。

不及流他荷叶上,似珠无数转分明。 ”唐朝韩琮《雨》

夏天的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比如房顶,车顶,衣裳,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让人不耐,有一种雾数不分明的感觉。

只有下在荷叶上的雨,让人格外觉得明丽,仿佛夏天的雨就应该是这种形状,在荷叶上如珠子一样分明。所以你干脆都下到荷叶上好了!

“高荷不受雨,倾泻与低荷。

低荷强自持,聚雨倾入波。

朝雨尚滴沥,晚雨忽滂沱。

临池卧以听,雨声静中多。

两耳本自清,奈此荷叶何。” 宋朝仇远《句》

正是荷叶不沾雨水的功能,所以看夏雨荷叶,听荷叶雨,更有一种享受。荷叶上的凸起,使雨水难以附着,反而形成跳珠,而荷叶雨的声音因为各种反跳而格外密集,形成更大的雨声,雨珠弹跳声,仿佛多重协奏曲。

这是暴雨中的荷塘,高的荷叶承接不了雨水,往低的荷叶上倾泻,低处的荷叶努力承接着雨水,但是实在是太多的雨了,只好头一歪,雨水流到波中。

早上的雨本来只是滴沥的声音,晚上可是滂沱大雨。在雨中听荷,可以享受那种静美的天籁。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荷叶,这天籁更有一种让人迷醉的磅礴啊,让你仿佛走进另个听觉的盛宴。

李商隐说,留得枯荷听雨声,那已经失去了韧力的秋荷叶,或者更有一种萧瑟冷脆的听觉美吧。

“谁云广厦不知暑,偶陟高台亦趁凉。

竹解纳风还蔽日,心存无逸却非忙。

收来荷露堪烹茗,伏出燕雏才下梁。

赢得昼长何所事,重翻旧稿一商量。” 清朝乾隆《趁凉》

乾隆皇帝也吐槽,谁说皇帝住的地方,就没有热,就没有夏天的暑气?我只要是出门就往高地方走,我也要乘凉啊!

不过紫禁城的绿化的确赶不上田园,他每年夏天都要去承德避暑山庄。在这里有皇家庄园,竹林荷花一样不缺。

谈起荷叶上的露水,古人认为是夏天最清凉去火的水。乾隆这里,收集上来的荷叶露满满一大壶,可以烹茶。

实际从现代荷叶研究上我们也能看到,荷叶露,主要是荷叶用以清洁灰尘的一种自然植物特性。无论是雨水还是露水,荷叶上的水珠带着很多细小的灰尘和病菌。是不合适做饮用水的。

不过雨后的荷叶的确带着一种特有的植物芬芳,古人大约因此迷信荷露的功能吧。

荷叶上的露珠给我们带来很多夏天特殊的美和联想。有时候看着一池雨中或者雨后的荷叶,让人安静,也让人产生诗情。

你有哪些美诗,写写荷叶上的雨露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仲夏是什么意思,仲夏是几月
1个回答2022-11-22 20:16
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最后;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
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农历五月份。
荷花池原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22:20

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敞开的很少,第二天敞开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曾经一天两倍的数量敞开。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原理,也叫30天原理

小学生画荷花池怎么画三年级?
1个回答2024-01-20 18:05

画一个池塘。然后画一些荷叶。荷花。。画一些鱼儿。。。荷叶上可以画青蛙。或者蜻蜓

仲夏流萤和仲夏夜月哪个好听?
1个回答2023-07-01 08:53
个人喜欢仲夏流萤
啥叫仲夏啊?仲夏是什么时节?
1个回答2022-10-28 00:32
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

仲夏

季夏

孟秋

仲秋

季秋

孟冬

仲冬

季冬
五月。又称
皋月
(见一月“陬月”。皋,同高。谓五月阴生,欲自下而上,故称皋月)、
蒲月
(旧俗于端午悬
菖蒲
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
榴月
(因五月
榴花
盛开而来。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
三咏》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恶月(古代迷信对五月之称。《太平御览》二二东汉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午月(见一月“寅月”)、建午(见一月“建寅”)、仲夏(见一月“孟春”)、中夏(即仲夏。中,读如仲。再见一月“首春”)、蒲节(见
“蒲月”)、小刑(《淮南子
·天文训》:“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午,通五)、
鸣蜩
(《诗·七月》有“五月鸣啁”之语)、
蕤宾
(见一月“太簇”)等。
仲夏之后叫什么夏?
3个回答2022-11-23 16:11
仲夏,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最后;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一般来说,是指农历五月份。
所以最后一个一般是季夏。
仲夏之后叫什么夏
1个回答2022-11-30 15:05
夏,指的是相对于春秋冬的四季中的一季,具体指农历的三四五月。
长夏是指五藏对应的气候中的一个,即春-肝,夏-心,长夏-脾,秋-肺,冬-肾而来。其中的长夏具体指七八月份特别湿润的气候。
仲夏是指农历四月,夏季对应的三四五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
夏心仲仲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8-09 05:28
这应是个错别词,忧的繁体字是忧,正确的是"忧心忡忡(chongchong)",形容担心害怕的意思,希望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