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俊自制豆腐

豆腐花制作
1个回答2024-03-14 06:01
豆腐花亦称豆腐脑,一道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可分为甜、咸两种吃法。一般来说,甜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甜豆腐花),后者则为中国北方(咸豆腐脑)。豆花制作须先将黄豆浸泡,依品种或个人喜好约4至8小时不等,俟黄豆吸饱水份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步骤称为“冲豆花”,意即需冲入凝固剂豆浆后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浆与凝固剂融合的温度控制,以及冲豆花的速度与技巧。
怎样自己在家制做豆腐
1个回答2024-03-15 16:51
自制豆腐的做法详细步骤
1.泡黄豆,豆子是自己家里种的,记得泡以前要挑一下,杂质,坏豆,再洗一下.大概一夜就可以了,这次我们大概泡了1.2斤干黄豆.泡完再洗一下即可待用.
自制豆腐的做法图片第1步
2.打豆浆,乡下以前用石磨,后来用粉碎机,家里只能用豆浆机代替了,大概一份豆,五份水,豆浆机自己带的过滤网不用,拆掉.打的越细越好,但是注意阅读豆浆机说明书,不要开太久把机器烧了,还有打时候泡沫很多的.
豆浆机小,要打很多次哦.
自制豆腐的做法图片第2步
3.过滤豆渣:家里用普通容器盛放豆浆,用锅子也可以.上面铺好两层的干净纱布,将打好的浆倒在纱布中,用手将豆浆挤出,这个活有点费力气的.挤剩下的豆渣我们是扔掉的,其实也可以吃,自己想办法,如煎成小豆饼,伴在面粉中做各种面食..
自制豆腐的做法图片第3步
4.挤完后就是煮豆浆了
煮浆记得要小火,而且必须有人看着.因为豆浆沸腾是会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此时可以小火并将沫子撇掉.
豆浆开后还要多煮个五分钟以上,煮透,不然会有豆腥味.
大家可以看见我家煮豆浆是分两锅的,但以后点卤又用一个大锅,猜猜原因?
自制豆腐的做法图片第4步
5.以上就是做豆浆了,要喝趁热.
现在就是点卤,卤水是向做豆腐的买的,一块钱一瓶,大概400ml.
豆腐是谁在无意中制作出来的
1个回答2024-03-17 14:27
豆腐在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所创制,据说刘安在炼丹的时候,喝的豆浆洒在了炼丹用的石膏上,豆浆便凝成了豆腐,豆腐这一美食便出现了。所以说豆腐也是刘安无意之中发明出来的。

拓展资料:

豆腐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即豆腐。豆腐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豆腐味甘性凉,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不过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比如,引起消化不良。
在家怎样自制豆腐?
1个回答2024-03-09 20:41
豆腐的做法

豆腐脑与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即豆腐是凝固体,豆腐脑是半凝固的流汁。豆腐脑的制作工艺是,先将净黄豆磨成豆瓣,去皮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个小时左右,到豆瓣膨涨成发白时捞出,倒入磨浆机或石磨中磨成细豆浆,用布将细豆浆过滤,将取过豆渣的浆汁倒入铁锅里,用旺火烧开后,倒入专用桶内,再将熟石膏用清水化开,放入瓦缸内,将桶里豆浆趁热倒入,约5分钟,即成豆腐脑。

这是一种做法。

另一种做法:

豆腐是怎样做成的呢?把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我们喝豆浆,有时就在重复这个豆腐制作过程哩。有人爱喝甜浆。往豆浆里加一匙白糖,豆浆没有什么变化。有人爱喝咸浆。在豆浆里倒些酱油或者加点盐,不多会儿,碗里就出现了白花花的豆腐脑。酱油里有盐,盐和盐卤性质相近,也能破坏豆浆的胶体状态,使蛋白质凝聚。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样吗?

豆浆点卤,出现豆腐脑。豆腐脑滤去水,变成豆腐。将豆腐压紧,再榨干去些水,就成了豆腐干。原来,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都是豆类蛋白质,只不过含的水有多有少罢了。牛奶和豆浆差不多,也是胶体溶液。在新鲜的牛奶里,酪素,也就是蛋白质包裹着奶油,在水里分散开来,不停地运动矿所以,牛奶总是均匀的乳白色液体。让牛奶发酵,做成酸牛奶,酪素就聚集拢来,凝结成块,象豆腐脑似的。兴许你挺爱喝我不爱喝的这种酸牛奶。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ºC—20º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º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º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ºC-70ºC时放人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º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ºC—85ºC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卤水是盐井中打上来的盐卤,与石膏一样,点在豆浆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点进去就会凝起豆花,将豆花用布包起,挤出水,压实,就成了豆腐。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北方人喜欢“老”豆腐,南方人喜欢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用什么东西点来区分的,主要是以嫩和“老”来分的,另外在工艺有点不同
怎样在家自制豆腐?
1个回答2024-03-14 22:52

主料 黄豆200克

调料 醋2大勺 水2500克

做法

1.黄豆挑出杂质、坏豆,洗净,用清水泡一夜,充分泡发之后再洗一下即可使用

2.用搅拌机把黄豆打成生豆浆,泡好的黄豆与水的比例为1:5(最好不要用豆浆机来做,一来豆浆机的容量有限,再者豆浆机做好的豆浆浓度不够,压不成豆腐)

3.将打好的生豆浆倒在纱布中,用手把豆浆挤出(挤剩下的豆渣留着,拌在面粉中可以做各种面食)

 

4.过滤后的豆浆煮开,将表面的泡沫捞除,不然很容易溢出,豆浆煮开后还要继续小火煮五分钟左右,煮透,防止有豆腥味

5.煮好的豆浆关火等5-10分钟,让温度降到80-90度,把醋倒在量勺上一点一点均匀地洒入锅内,轻轻用勺子往一个方向搅拌,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并且与水分离就可以了

6.点好后要保温静止20-30分钟,让沉淀充分反应

 

7.准备一个可以滤水的容器(我用一个小蒸笼),铺好干净纱布,将豆腐花舀到纱布内(下面要用一个盘子接漏下来水)

8.把豆腐花铺平,用纱布裹好,然后上面用重物压住以利于把水挤出,压1小时左右(压豆腐的时间和力度根据个人的口感来决定,喜欢吃嫩的就少压一会儿,上面的重物可以轻一点;喜欢吃硬的就再多压一会儿;把水分都尽可能地压走,就是豆腐干了。)

 

9.新鲜做好的豆腐最好尽快食用,如果不能马上吃的要用冷水泡着放入冰箱保存


 

自制豆腐做法
1个回答2024-03-15 01:26
做法如下:
一、材料
豆子500克,水2500克,内脂6克,盐5克,油10克
二、做法
豆子先洗净,去除杂质,然后用双倍的水来泡豆子一晚上。泡好的豆子一般会吸收自身一倍的水。泡好后,一定要充分揉洗干净,将豆子表面一层黄曲霉菌清洗掉。(可以在浸泡时在里面加1克碱面,这样可以提高蛋白质溶解度,不加也行。)
然后再加入四倍的水,分次用搅拌机搅拌成豆浆。
用毛巾将豆浆倒入容器中,上面有很多浮沫。使劲挤出豆浆,豆渣不用。
用筛子过滤一下豆浆,将浮沫去净。
内脂取6克(内酯不能过多,多会容易酸)。
用少许的冷水调开。
将刚才的豆浆加入5克盐和10克油不停地搅拌直到煮开后,稍凉一会,大概是85度的时候,将内脂倒入搅拌几下,盖盖。15分钟后打开盖子。豆浆就已经凝固了。
取一个有眼的容器,我用的是电饭锅上的蒸笼。(关于容器的选择,最好选择直径比较小的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看,比较高)。
上面盖一块新的毛巾或者是沙布(这样压出来的水会通过沙布流出来)。
将凝固的豆浆倒入搅拌几下(搅拌几下做出来的豆腐会更细腻)。
将毛巾盖好,用装满水的电饭锅压上,30分钟后即可。
豆腐的制作方法
1个回答2024-05-12 21:40
1、 榨取莱汁选取新鲜的蔬菜,清洗干净,切碎捣烂,而后榨取汁液,过滤除去菜渣。菜汁的PH值小于6时,彩色豆腐凝固不完全,产品质地过于软嫩松散。PH值大于6.5时,产品质地粗硬易断,表面粗糙。所以菜汁的PH值最好调整到6.0—6.5之间,这样产品的质地细嫩,有光泽、弹性大,且出品率高。
2、彩色豆腐的加工应注意豆乳与菜汁的混合比例。菜汁量小,不易使豆腐着色;菜汁过多则会产生青草味,使风味变坏。一般适用量为每50毫升的豆乳加8—10毫升的浓缩菜汁。
豆腐制作方法
1个回答2024-05-25 10:09
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会的。每一个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诀窍,密不传人,因为更多的人会了这套手艺,自己的饭碗就会不牢。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冻豆腐是什么?如何制作出来的?
1个回答2024-02-21 01:35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的豆制品。与新鲜豆腐一起冷冻,多孔,有弹性,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冻豆腐可以用来做许多美味的食物。水豆腐是冷冻豆腐。除霜和脱水的冻豆腐,也被称为海绵豆腐,水分不足1%,易于保存。

冻豆腐制作方法:

主料:豆腐1块。

辅料:精盐少许、水1碗。

1、准备一块新鲜的豆腐。

2、切成两半,在淡盐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沥水。

3、把两块豆腐分成若干小块。

4、然后分别装袋。

5、入冰箱,冷冻8小时以上。

6、之后取出,即可制作完成。

自制豆腐的做法和配方
1个回答2024-03-03 10:29

自制豆腐的做法具体如下:

配方:黄豆150克、水1500ml、石膏5g(7.5ml量勺1平勺)。

1、准备黄豆,然后把黄豆转入大碗中,接着再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上12个小时以上,黄豆泡发至表面发鼓、发胀以后,即可控水捞出。

2、准备一个破壁机,然后把泡发好的黄豆,分三次加入到破壁机中,再根据1:5的比例,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将黄豆搅打成豆浆。

3、放到炉灶之上开大火对其进行加热了,在对豆浆进行加热的时候,一定要让其完全煮沸,在对豆浆进行加热的时候,是很容易出现溢锅现象的,所以我们要用汤勺不停搅动,这样豆浆在加热的时候,就腔敏森不会扑出铁拿宴锅。

4、豆浆关火后马上化石膏粉。1/2大勺(7.5ml量勺)一平勺大概5g,用小半杯温水化开,放入电饭锅内胆待用。

5、当豆浆降到85℃,从高处沿锅边快速冲进石膏水中,放入电饭锅中,按保温档,保温20分钟即可。(如果没有温度计,南方的冬天豆浆离开灶台大约1分钟;夏天豆浆离开灶台5分钟)

7、豆浆转变为豆腐脑以后,接着我们还要准备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把豆腐脑转入纱布中,再准备一个重物,压到豆腐脑的表面,将其内部多余的水分给挤压出来即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