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新闻相声分析

怎么分析新闻稿用事实说话
1个回答2024-02-24 21:58
个人体会:写好新闻,主要是写好消息。因为,消息,是新闻的主体。



那么,消息,按具体行业或具体事件来分,有政治、经济、会、文教、科技、体育、政法、国际等新闻。



按各行各业新闻报道的共性来分,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报道、调查报告、新闻述评等。



怎么写最好?格式如何?简单地说:一篇消息通常包括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或者,形象的讲,一篇消息要求达到“凤头、猪肚、豹尾”。



1、导语:消息开头的一段话。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告诉读者;二是它应当像诱饵一样把读者吸引住,使他们有兴趣往下看,欲罢不能。因此,一篇好的消息,在导语上是要很下功夫的!所谓“凤头”。



2、主体部分。要毫不矫柔造作,极少形容雕琢、清晰无误地把事情说清楚; 内容要足,信息量要大。所谓“猪肚”。



3、结尾部分。结尾,对消息来说不是很重要。正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的:“故事一讲完,文章即结束。”所谓“豹尾”。但是,对有些消息来说,写一个或者发人深省、或者催人振作、或者给人希望的结尾,也很有意义。



新闻稿,一定不要过多引用晦涩难懂的“专家语言”、“专业语言”或大话空话套话,否则,读者不买帐。
喜闻乐见 成语辨析
1个回答2024-03-09 03:40
喜闻乐见
拼音: xǐ wén lè jiàn 简拼: xwlj
近义词: 脍炙人口、喜闻乐道 反义词: 痛恨不已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出处: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例子: 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人民群众~的好小说。
喜闻乐见成语辨析?
1个回答2024-02-24 04:21

喜闻乐见xǐ wén lè jiàn[释义]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语出]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答王屍庵中丞》:“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辨形] 闻;不能写作“文”。[近义] 脍炙人口 喜闻乐道[反义] 痛恨不已[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联合式。[辨析] ~和“脍炙人口”都有“被人喜爱、受人们称赞”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脍炙人口”含有“人们普遍传诵”的意思;“喜闻乐见”没有。②“脍炙人口”的前面可以加上“很”“十分”等词语;~不能;~往往用在“为……所”的后面;“脍炙人口”不能。③“脍炙人口”可形容肉菜受人喜爱;~不能。[例句]     ①好的文学作品应当是人民大众所~的。    ②小品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艺术形式。[英译] be delighted to hear and see

"闻鸡起舞"音节结构分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4 00:31
闻鸡 起舞。
属于双动宾并联结构。
闻,听到了。
鸡,雄鸡清晨的鸣叫声。
起,立即起床。
舞,练习舞剑。
——这个成语的读音:
wénji qǐwǔ.
(国家规定,词语之间必须用空格隔开)。
涑水见闻 不计人过 赏析翻译
1个回答2024-03-07 10:26
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



翻译: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朝中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涑水见闻 不计人过 赏析翻译
1个回答2024-03-08 05:43
富弼性格温和,为人宽厚,经常与他人交谈,好像没有不一样的。但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的时候,他就义正言辞,什么也不能让他屈服。智谋与见识深远,比其他人强多了,但是大事小事,都反复考虑,必须万无一失之后才去做。



自唐朝以来,官员向宰相行礼,宰相可不用还礼,来拜见的人,无论老少都要行礼,宰相站立的时后,都有年轻侍从垂首扶着他;送客时,不用下台阶;如果客人坐得久了,旁边的侍从就喊“相公尊重”,客人就恭敬不安的起身退出。但到了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百姓来见他,都能一平等的礼节来对待,请他坐下,心平气和地与来见人说话,客人走时送到门口,看到客人上马,才回来。



自从卸任回到西都,十多年了,几乎不出门。晚年的时候,有宾客来拜见的时候,常常称病谢绝。亲人问他为何不见客,富弼说:对待他人,无论富贵贫贱贤达愚钝,都应一样的以礼相待。我家几代人居住洛阳,亲戚好友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不是同等对待了。如果人人都见,我病情会加重,受不了。士大夫们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怨言。曾经想去老子祠,乘坐小轿路过天津桥,会府中徙市于桥侧,市人看到富弼出行而高兴,伴随着观看,都到了安门,市面因为这件事儿而冷清了,富弼如此深得民心。等到富弼去世时,士大夫不论远近,认识不认识,见面了就相互转告,见不到面的,就写信,相互吊唁,常常落泪,富弼如此受士大夫爱戴。哎呀!如果不是尽忠职守为皇帝办事,尽仁尽义关爱民众,他的恳切至诚充满内心,表现在外,能这样么?
遗孀秘闻剧情解析?
1个回答2024-04-25 02:00

剧情介绍

该片讲述大学女生Frances归还某年长的寡妇(伊莎贝尔·于佩尔饰)丢失的钱包后,和她发展出一段意外的友情,但渐渐地,Frances发现这个寡妇身上隐藏着秘密,而且非常危险……

<闻笛> 戎昱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9-15 19:15
闻笛(一作李益诗)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戎昱是唐代诗人,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其诗语言清丽婉朴,铺陈描写的手法较为多样,意境上大多写得悲气纵横(诗中常有“愁”、“泪”、“哭”、“啼”、“悲”、“涕”等字),颇为感人。题材上写边塞戎旅和秋思送别的诗很多.

大意:夜深了,我的思念也愈深了
远处传来悠远的笛声,清幽却又哀伤
我的心缠满了愁绪,那笛声却愁更愁
还是不听吧,斜枕而卧
夜里的大风吹断了塞外的稠云
那边关的寒月清晰可见
我独自惆怅,满院梅都谢了

首联及颈联都是对仗句,全诗以"独惆怅"为中心,写了诗人在边关的夜里独自惆怅,思念起了故园.
怎样分析财经新闻
2个回答2023-04-06 11:15
如果是有效的就会有用
唐诗《闻虫》解析
2个回答2023-08-20 19:16
大意:驿馆里一灯如豆,夜是那样的绵长,暗处的促织鸣声唧唧,让人更增惆怅,何况这是在令人伤感的深秋,天色又阴沉得快要下雨了。那可恶的促织还尤恐我这满腹惆怅的人得到暂时的休眠,唧唧声一声更比一声近地移到我的床前。
热门问答